可是,憑什麼呢?
我上大學的時候,叔叔家可是一分錢都沒出。
不但叔叔家沒有,我爺奶也沒有。
那時候我媽還沒有小吃店,還在擺攤兒,經濟比較困難。
我上學的地方又跟家裏這四線小城市不一樣,消費水平很高。
我是靠助學貸款和我媽起早貪黑賣煎餃賺的錢,才勉強讀完。
我爸在我大學四年,完美隱身。
因為他不賺錢,他早幾年就下崗了,一直沒找到穩定的工作。
不是去我媽店裏幫忙,就是去別處打零工。
工作也沒好好幹,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
賺的錢大部分接濟了叔叔家,他自己錢不夠,就找我媽要。
我媽為了息事寧人,能給就都給了,卻沒落著好。
這個家,全靠我媽一個人撐著,我從沒聽過我爸心疼過她一句。
現在,我工作沒定,貸款錢沒還完,這就被惦記上了。
吸我媽的血不夠,這就要吸我的了。
最後,我媽答應給堂弟交第一年的學費,往後的就靠叔叔自己了。
我有些憤憤不平,我媽卻說,“家和萬事興。一萬塊錢能解決的事兒,不想跟他們多掰扯。”
可是,這真是一萬塊錢的事兒嗎?
沒幾日,堂弟拿著新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來找我炫耀。
“瞧瞧,最新款的!”
“還是我大伯疼我。”
“不像大伯娘,摳摳搜搜的——”
我上大學的時候,隻有一部國產手機,還是我自己打工賺錢買的。
那會兒我爸是怎麼說的?
“上大學不是讓你攀比去了,手機能用就行,電腦那麼貴就沒必要買了。”
我早就習慣了。
高中英語聽力比較難,我原本是可以買一部複讀機的。
媽把錢都準備好了,可我爸卻拿著這錢又添了點給堂弟買了台學習機。
還是那話,小樂上初中了學習困難,當大伯的得幫幫忙。
我看著水果牌的新款手機和電腦,很是疑惑,這兩個下來得兩三萬,我爸哪來的錢?
“可欣!你爸媽在店裏打起來了,你快過去吧!”
鄰居吆喝一聲,我飛也似地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