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順帝沒有想到,沈馥錦今日過來竟然為了給蘇子期和沈折枝請求賜婚。
略微沉吟:“朕聽說你同蘇子期青梅竹馬,感情深厚,當年你更是為他和祖父請命上戰場,九死一生。”
“你前來宮中,此事他可知情?他可願意?朕可不能因為你的話就促成一對怨偶。”
當年,祖父和蘇子期在戰場上失蹤。
沈馥錦心急如焚,跪求景順帝,才得來了上戰場的機會。
隻可惜,雖然找回來了二人,但祖父卻因為傷入肺腑,沒多久就去世了。
而蘇子期倒是好好的,卻已經徹底忘卻一切,將她的恩與情全部都拋諸腦後。
“陛下不必擔憂,臣女今日過來便是已經同家人都說過,他們也都知曉。”
景順帝固然早就知道這些事情,聽到這裏,不禁還是有些心疼麵前的沈馥錦來。
“那你呢?拒絕了這門婚事,你之後怎麼辦?或許,朕可以下一道旨意,讓你和沈折枝一同進府。”
“名為東西夫人,實則不分大小,如此便不算折辱了你,你也好有個依靠,你看如何?”
聽著景順帝的話,沈馥錦心中更加譏諷蘇子期等人。
就連景順帝這一個局外人都說給她一個平妻才不算折辱,可他們竟拿個貴妾就想要打發了她!
“感謝陛下好意,臣女心領了,但臣女想,人各有命,臣女也會有自己的歸處。”
景順帝不是很讚同:“一般朕不會多說什麼,但一定要勸一勸你,世家大族選妻往往會選擇高門貴女,或者門底稍微低些但是才貌雙全,名聲極佳,擅於管家的。”
“而你,是高門貴女中最特殊的一個,你既往的戰功在你雙腿沒有問題的時候是助力,而在現在則是枷鎖,一旦迎你入門輕不得重不得,還會跟定國公府之間產生齟齬。”
“你認為其他世家大族會願意為你而冒這樣的風險嗎?何況就連定國公府,與你青梅竹馬的蘇子期都改變了心意,你當真要為了虛無縹緲的情意而放棄了安穩的後半生嗎?”
景順帝幾乎做出承諾:“有朕在一天,都可保你在定國公府中安然無憂,朕甚至可以給你請封誥命,給予各種封賞。”
“沈馥錦,你本該是我北昭的鳴鸞將軍,為我北昭付出良多,有些人不感恩你的付出,朕感恩,有些人不為你打算,朕為你打算。”
但凡換一個人,可能都會答應下來。
畢竟景順帝真的已經將自己所能給出的一切都給了出來。
可沈馥錦還是搖了搖頭:“陛下待臣女掏心掏肺,臣女亦不敢有所隱瞞,您主宰天下,可如何能一直將手伸向臣子的後院呢?”
“何況陛下應當為天下事而煩憂,又怎能一直為臣女的事情而煩心?您如此聰慧,又怎麼會不知道這就像是潰爛的第一道傷口呢?”
“倘若不徹底剜去,它便會逐漸惡化,最後腐蝕全身,陛下不必憂心,臣女既敢選擇這樣一條路,就做好了準備,一定能走好這條路。”
四周瞬間寂靜下來。
周大伴都為沈馥錦捏了一把冷汗,景順帝可是帝王,從來隻有別人順從的份,何曾有接連拒絕的份兒?
這沈馥錦平常也是挺聰明機靈的,怎麼如今竟也這麼愚笨了呢?
卻不想,景順帝竟是爽朗大笑起來:“好,好一個沈馥錦阿,你還是如同當年跪倒在宮門口請求出征時一樣剛烈,上一次朕答應了你,這一次朕也答應你,朕也十分期待看你能走出怎樣的一條路。”
淮海一戰後,最驍勇善戰的沈老將軍都失蹤,下落不明,朝廷中幾乎沒有人敢出征。
隻有沈馥錦一個還不到及笄年齡的小姑娘站了出來,信誓旦旦的說自己一定能夠將祖父和蘇子期以及北昭將領都帶回來,甚至在被拒絕後還跪在宮門口不放棄。
瘦弱的脊背撐起了沈氏一族的傲骨,景順帝一則真的想看看沈馥錦能不能做到,二則也確實沒有其他辦法。
而沈馥錦的確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當時景順帝都想好了封沈馥錦為鳴鸞將軍,成為北昭第一名女將。
卻沒想到沈馥錦遭人暗算,雙腿癱瘓,無法再受封,這才將鎮國將軍府封為了鎮國侯府。
當年的事情總歸是一個虧欠,現在答應沈馥錦這件事情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回去的馬車上,沈馥錦十分輕鬆,有了景順帝的旨意,不管是自己的父母還是蘇子期,都不可能再逼迫她嫁人。
她唯一需要想的就是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照螢的聲音突然堅定響起:“姑娘。”
沈折枝轉頭就對上一雙發亮的眼睛。
“奴婢保證,不管將來處境如何,奴婢將永遠支持姑娘,和姑娘站在一起,姑娘的選擇是對的。”
沈馥錦心中一暖,總歸還是有對她好的人。
“好,你既選擇同我站在一處,我也定然會保護好你。”
照螢狠狠點頭,想到什麼又蹙眉:“姑娘,奴婢想,您往後還是離瑞寧王遠一些吧,這京城中的人都稱他為殺神呢,就看他幹的事兒,真不知道陛下為什麼還那麼寵愛他。”
提到謝宴清,沈馥錦心頭猛然一悸。
謝宴清的眸光和舉動都透露著一股不同尋常,難道是有所謀劃?
沈馥錦剛剛想到這裏,就覺得自己有些可笑。
如果她的命運如夢中一樣順遂,謝宴清有所圖謀這很正常。
可如今的她,哪裏有什麼是值得受盡寵愛的謝宴清所能圖謀的呢?
興許那不過是因為對方執掌大理寺,盯犯人習慣了所能鍛煉出來的眼神吧。
“往後定然是要避開些的。”
沈馥錦自己身上都是一團亂麻,實在不想跟這尊殺神有什麼牽連。
照螢點點頭,又說了些其他事情,總算哄得沈馥錦情緒沒那麼低落。
正要踏入院子,身後卻傳來一道嗓音。
“三姐姐,你從宮裏回來了?可是去說我同子期哥哥婚事的事?陛下如何說,可答應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