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積極樂觀的人就是把希望裝進心中的人.心中有希望,就能撥開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陰霾。而那些稍遇困難就悲觀退卻的人,不是外力把他打敗,而是自己先把自己打敗了。
自卑是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阻力,隻要這種心態一直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永遠無法成功,我們試想一下,一個人在事情還沒有開始前,便在人前矮了幾分氣勢,這種情形下,恐怕很難讓他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這件事,有些時候,能力並不是絕對的主導,信心才是關鍵,為了成功,為了發展,讓我們把“自卑“扔進垃圾筒,開啟一段自信的人生旅程。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探險尋寶的人被困在沙漠之中,已經三天三夜沒水喝了。為了不至於渴死,他們決定分頭去尋找水源.臨行前約定一旦發現水源或需要幫助,就朝天鳴槍,另一個人便趕來相救。
於是,他們分頭出發,其中一個人向東去尋找水源。這人才走了大約5公裏,便口渴得再也走不動了。他疲憊地躺在沙漠上,看著中午毒辣辣的大陽,一股莫名的擔心突然湧上了心頭.他想:四周不見人,連一隻動物都沒有,肯定是走錯路了,得趕快離開這鬼地方,不然非死在這兒不可。於是,他朝天開了第一搶.
槍聲響過以後.他並沒有看見同伴的影子。也許同伴沒有聽到自己的槍聲,於是他朝天空開了第二槍.
第二槍響過好一陣子,仍不見有人影,這人的心情更加悲觀了。他想:“是不是同伴聽見槍聲了,卻不來救我,莫非他也無力走路了.看來我要死在這裏了。·
於是他朝天開了第三搶,希望有人聽見他的槍聲。
第三聲槍響過後,仍不見一個人.黑夜降臨了.這人仿佛看見成千上萬的惡狼拖著長長的大尾巴,伸著長長的舌頭,向自己撲來——“砰”,這人打出了最後一枚子彈,當同伴帶著裝滿水的水壺循著槍聲來到他身邊時,發現他早已倒在地上,把最後一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頭顱.
這個故事中,那個自尋短見之人的悲劇為世人敲響了警鐘.正是由於他看待事物缺乏積積、樂觀的心態,才使自己的心情變得部悶悲觀,最終走向了生命的毀滅.
麵臨生命的極限,一切成功的條件都取決於我們內心是否強大.總是以悲觀的習慣看人看事,心裏就像壓著一塊大石頭,這樣的人精神遲早會崩潰。
在越來越複雜、紛亂的社會,人們都背負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要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首先需要培養積極進取的習慣,那樣就能搬掉悲觀的大石頭。
自卑的人並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內心安全感——他們總是特別‘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陷、短處和生活中不利於自己的方麵,然後把它們放到放大鏡下去看。這種心態正好與自信相反,自信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長處,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兩者心態的不同,造就出不同的結果。
自卑者麵對生活缺乏勇氣,不能與強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掙紮。有誰願意成為一個自卑的人呢?大概沒有.所有在實際生活中說自己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認為自卑不是好東西他們渴望著把“自卑”像一棵腐爛的枯草一樣從內心深處拔出來,扔得遠遠的,從此挺胸抬頭,臉上閃爍著自信的微笑。
自己睡自己不順眼,自己總覺得自己矮人一頭,這就是自卑.當然這“不順眼”、“矮一頭”都是以別人為參照物的:“我皮膚黑”,是和別人比而顯得‘黑’;“我個矮”,矮是相對於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許多大眼睛的人,才襯托出了“小”.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實實在在擺在那裏,讓你藏不了、躲不了、忘不了,於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憐自己又恨自己,於是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企圖去改變那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但卻常常收效甚徽.
當我們把目光從自卑的人身上轉到那些自信的人身上時,便會有新的發現;上帝並不是對他們寵愛有加,讓他們全都完美無瑕。如果用“耳朵上的小眼兒”這樣的尺度去衡量,他們身上的種種缺陷往往比這大得多.拿破侖的矮小、林肯的醜陋、羅斯福的癱瘓、丘吉爾的臃腫.哪一條不比“耳朵上的小跟兒”更令人痛不欲生?可他們卻擁有輝煌的一生!如果說他們都是偉人,我們凡人隻能仰視.
自卑的人性弱點,讓很多人與成功的機遇擦肩而過,我想,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很多人中的一員,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將自卑扔進垃圾桶,揚長避短,活出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