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15.自省——認識自己,正視自己

人有兩隻眼睛,可以看世間、看萬物、看他人,可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得到別人的過失,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人活一生,醒悟的少,疑惑的多,而最大的疑惑就是無法認清自己。了解自己最難,不了解自己是悲哀。所以人生第一要務就是擁有自省能力,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找不到沒犯過錯誤的人。但如果能做到不斷地自我反省,並努力悟出自身的不足,自身的缺點,從中吸取的教訓,糾正錯誤,這樣就可以促成自我的蛻變、讓自己成長。

法國牧師蘭塞姆的墓誌銘上說:“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也可以將此理解為:就是說一個人能夠將自身曾走過的彎路,犯過的錯誤,能夠早些規避就會有更美好的人生。說的也就是一種反省,是呀,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不論是在愛情上、家庭上,還是人際上、事業上,他一定會走得更順暢、更成功!

古人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正如那句流行語所說的,倡導什麼就缺失什麼,從古至今,中國人能坦然麵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的人屈指可數。用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的話說,中國人不但不習慣認錯,反而往往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為掩飾一個錯誤,中國人會用很大的力氣,製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並不是錯。

柏楊先生還在文中舉了一個例子:“中國有句俗話,叫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我教書的時候,學生寫周記,檢討一周的行為,檢討的結果是:‘今天我被某某騙了,騙我的那個人,我對他這麼好,那麼好,隻因為我太忠厚。’看了對方的檢討,也是說他太忠厚。每個人檢討都覺得自己太忠厚,那麼誰不忠厚呢?”想想我們自己,看看周圍的同胞,你不得不佩服柏楊先生的深刻。

當然,真正閉門思過的人雖少,但還是有的。至少,這個成語的締造者韓延壽本人就是。

韓延壽是西漢昭帝時期的左馮翊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縣巡視,遇到兄弟二人向他告狀。其中的哥哥說:“我弟弟占了我的地。”弟弟則說:“這地本來是我父母在世時分給我的,哥哥不講理,硬說是分給他的。”這件事對韓延壽觸動很大,他說:“我身為太守,不能教化百姓,以致民間發生骨肉爭訟。這既傷風化,又使賢人孝子受恥。其責任在我,我應該退職讓賢。”當天,韓延壽推脫有病,不再處理公務,而是獨自一人呆在館舍裏,關門閉戶,思考自己的過錯。事情傳到那兄弟倆耳中,他們感到很不好意思,當即痛心疾首地流著淚,光著膀子前往韓延壽那裏請罪,一樁訴訟就這樣圓滿地解決了。

需要反思的絕不止縣太爺。對普通百姓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人教導我們,要“從五更枕席上參勘性體”。所謂“性體”,說通俗點兒就是人的本性, “參勘”則是一種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檢討。為什麼要在五更枕席上做此事呢?古人也說了,因為這時“氣未動,情未萌”。我們在白天忙碌的時候,情緒煩躁不安,哪有心情自省?即使自省,也往往由於受情緒的影響,容易分辨不清,感情用事。

古人又有“聞過則喜、聞善則拜”一說,這當然值得推祟,但更值得推崇的無疑還是反思能力。因為生活中很有一些人,由於諸多原因,有時候會聞不到“過”、也聞不到“善”,比如一些“不能得罪”的領導,以及一些脾氣暴躁到了大家都敬而遠之的人。戰國人鄒忌就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鄒忌是齊國大臣,身長八尺,瀟灑挺拔。有一天早上,鄒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著鏡子問妻子說:“你認為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誰更漂亮?”妻子立即說: “當然是夫君更美,徐公哪兒比得上你呀!”原來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著名美男子。鄒忌雖然長得確實很帥,但跟徐公比總覺得缺乏信心,於是他又問自己的妾說:“我跟徐公誰漂亮?”妾與妻子說得差不多。不一會兒,來了位客人,鄒忌又問:“我和徐公誰漂亮?”客人也認為徐公不如鄒忌漂亮。巧的是,客人剛走,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把他看了又看,送走徐公後鄒忌再次照著鏡子端詳自己,方覺得相差太遠。

鄒忌晚上躺在床上,他反複考慮這件事,終於明白了:“妻子讚美我,是因為偏愛我;妾讚美我,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讚美我,是想要向我求點什麼。”

第二天上朝時,鄒忌便從此事出發,勸諫齊威王說:“我根本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說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的國土方圓一千多裏,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後、王妃和左右的侍從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也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的百姓也沒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來,您受的蒙蔽想必不少。”齊威王點頭稱善,當即下了一道命令:“各級大小官員和老百姓能夠當麵指責我的過錯的,得頭等獎賞;書麵規勸我的,得二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評論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得三等獎賞。”命令剛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口和院子裏熱鬧得像菜市場。齊國得以大治。

聞不到過,不等於受了蒙蔽,但世上大多數過錯,往往都是從自己蒙蔽自己開始的。做人,首先要認識自己,正視自己,自省能夠不斷完善自己,自我反省能修正和調整我們的人生方向。反省是一種心理活動的反芻與回饋。它把當局者與旁觀者互換了一下位置,把自己變成一個被審視的對象。也就是說,它讓自己站在另一個人的立場、以第三者的角度來觀察自己,評判自己。

但自省不等於自我檢討,也不等於懺悔。自省,是對自己已經走過的人生乃至人類所走過的全部曆程的分析與對照,是人對自身的批判。我們不僅需要在彌合創傷之際深刻地思考與分析,自省自檢,更需要在成功的歡樂中保持冷靜。

現在的年輕人有相當的一部分已經習慣了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常常斤斤計較於別人的得失,而忘記了審視自我。工作有了成績那是自己的,失誤有錯那就是別人的。這無異於蒙蔽了雙眼,進步不會很大。

許多走出校門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或者許多人總是在工作中出現錯誤。這些人都是不重視自省的人,他們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因為隻有自省,才能審時度勢;隻有自省,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隻有不斷地自我反省,才能有清晰的社會定位,才能夠對自我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