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Chapter/02 體能課|體力不足的人,沒有資本談精力十足

Q1:為什麼體能好的人,精力總是很旺盛?——體能是精力的根基,直接影響工作能力

三年前,我認識了健身達人Z姐姐,或許稱她為精力達人更為恰當。

Z姐姐身高165厘米,體重常年保持在兩位數,目前在南方的一所大學任教。已經50歲的她,身型看起來依舊如少女一般,不是纖弱之態,而是健康之美。纖美的身材自然令人豔羨,可這並不是重點,真正令人驚歎的是,她在完成日常工作之餘,保持著每天跑步10公裏和晨讀的習慣,即便出差在外地也雷打不動地執行,同時她每個周末都會製作健康的美食,起初隻是自己吃,後來還給關注她的“集美群”分享健康飲食和運動的內容,以及美食的製作步驟。

起初,我心裏一直納悶:Z姐姐怎麼會有如此充沛的精力?每天做這麼多事情,她的身體能吃得消嗎?這並非我個人的疑問,健身群裏的姐妹們也拋出過類似的問題,她們也希望能通過飲食和運動減脂,提高自身的形象,但現實往往是一地雞毛,無法兼顧。有姐妹說,效仿Z姐姐晨跑3~5公裏後,感覺身體更疲憊了,一整天都無精打采。

同樣都要麵臨高強度的工作,同樣一天都是24小時,為什麼50歲的Z姐姐可以應付得來,而20~30歲的我們卻感覺吃不消呢?關於這件事,

Z姐姐提出過一個反問:“你想通過運動達到什麼目的?”毫無疑問,多數姐妹的回答是減脂和提高代謝,可Z姐姐卻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變得有多瘦,我要的就是每天精力充沛地去工作和生活。當我站在學生麵前時,我要以飽滿的狀態去給他們講課,並在其他時間完成課題研究。當突然接到出差的任務時,也有足夠的精力支撐我奔波於往返途中,而不是稍加忙碌就會生病。對我來說,擁有良好的體能和旺盛的生命力,比擁有傲人的馬甲線更重要。”

至此,我們才真正知曉,Z姐姐的晨跑10公裏,為的是讓自己獲得良好的體能,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的種種突發狀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Z姐姐的這種解釋顛覆了一些人的認知。因為在不少人看來,跑步是在消耗身體的能量,體能消耗掉了,怎麼可能精力充沛呢?

其實,這裏存在一個對體能的認知誤區。很多人習慣性地把運動和體能混為一談,其實這是片麵的。體能一詞,最早源於美國,其英文是Physical Fitness。從廣義上來說,體能指的是人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在英文文獻中,體能指的是身體對某種事物的適應能力。我們都知道,外界的環境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我們的身體如何根據這些變化來進行調試?其調試的能力如何?這就是體能,即身體的適應性。德國人對體能的解釋更為直接——工作能力。

為什麼體能好的人,精力會更加旺盛呢?

醫學研究發現,體能良好尤其是心肺能力突出的人,大腦的供血、供氧、供糖效果都會更好,因而大腦的工作效率就會提升,即便是長時間的工作也更不容易疲憊。

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問題:全世界出產世界五百強CEO最多的學校,不是哈佛,也不是耶魯,而是西點軍校。他們在西點接受的戰略思維養成、紀律性、團隊意識、目標感及體能訓練,為後來應對繁重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說,體能好是精力充沛的根基,直接影響著我們投入工作與生活的精力。

至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Z姐姐要堅持晨跑10公裏了。因為她在打造過硬的體能。有了這一先決條件,她才可以精力充沛地去學習和工作,充分享受休閑活動的樂趣,並能夠從容自如地應對各種意外狀況。當然了,這絕不是一日之功,更與天賦無關,而是循序漸進、於日積月累中鍛造出來的。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及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它很好地解釋了精力的構成。當我們理解了這個模型,就會知道該如何有計劃地管理自己的精力了。這個模型共有四層,呈金字塔狀:模型的最底層是體能,它是精力的基礎;第二層是情緒,它影響我們的記憶力、認知力和決策力;第三層是注意力,能夠讓精力有效輸出,減少不必要的耗費;第四層是意義感,也是人活著的最高追求,是驅動我們做事的底層邏輯,是精力的最終源泉。

看到這個模型,我們不難發現,體能是精力管理的重要根基。體能猶如一塊可充電的電池,也許一開始電量並不充裕,但通過有效的調整和訓練,卻可以讓電量不斷得到提升。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精力來源於氧氣和血糖的化學反應;從實際生活來看,精力儲備與我們的呼吸模式、飲食結構、睡眠質量、身體的健康程度等息息相關。接下來,我們就這係列內容進行詳細的介紹,學習如何打造“不疲憊”的身體。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