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解放南昌解放南昌
林可行

二、蔣介石山窮水盡,抱怨他

比共產黨多幾個敵人

1948年12月28日,南京,蔣介石總統府。

張治中、張群、吳忠信三人麵帶難色,望著背手而立的蔣介石。

蔣介石火氣很大:“白崇禧是在‘逼宮’,他是和李宗仁串通好的。禮卿(吳忠信字),白崇禧在武漢說些什麼?”

吳忠信欲言又止。

蔣介石緩和了一下語氣:“說嘛讓大家都聽聽。”

吳忠信戰戰兢兢地說:“他說,非蔣下野不能‘和談’,蔣應該讓別人來談‘和’。”

蔣介石轉過身,心中的火氣又冒出來了:“你們聽聽,這不是‘逼宮’,又是什麼?”

張治中坐在一旁,他見慣了蔣介石發火的場麵,對此既不感到驚訝,也不感到緊張,用他特有的平靜勸蔣介石說:“總統,白崇禧是不是‘逼宮’,我不敢說,但這件事副總統並不知道。白是將電報拍給我和嶽軍(張群字)的,李副總統沒有見到。”張治中說完,把目光轉向張群。張群點點頭。

蔣介石並沒有由此消除對李宗仁的惱恨,他在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時,就萌生過幹掉李的念頭。當他從收音機裏聽到李宗仁當選為副總統的消息竟在盛怒之下,一腳把收音機踢翻,並說:“要不是行憲時期,簡直可以槍斃李宗仁。”

不過,蔣介石這個人城府很深,他在私下裏對人采取無情打擊,但在表麵上卻仍裝出一付寬厚的樣子。他對張治中說:“我想德鄰(李宗仁字)不該如此著急,前幾天我已讓禮卿告訴他,我不想幹了,讓他出山,讓他來應付眼前的局麵。”

張群此時說話了:“總統,我看未必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杜聿明還有兩個兵團,傅作義的實力也還沒有受到大的損傷。現在就是不知道美國人是怎麼一個想法。”

“今天的局麵,都是他們搞的鬼。”蔣介石覺得最近半年,讓他不高興的事一件接著一件發生:戰場上損兵折將,外交上失去美國的支持,現在內部又麵臨著一場危機,這一切把他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總統,夫人去美國的情況如何?”張治中問。

提起宋美齡,蔣介石的火氣消下去一些。“夫人也很辛苦,這些天她一直在奔波。她向杜魯門總統提出了一項援華計劃,看來還得努力一陣子。”

蔣介石說這番話時,沒有掩飾對宋美齡的感情,但卻掩蓋了來美齡在美國的真實情況。

宋美齡在美國的日子並不比蔣介石現在好過,她處處遭人白眼。美國早已不欣賞蔣介石,司徒雷登大使密電國務卿馬歇爾說:“象征國民黨統治的蔣介石,其威望已日益下降,甚至被視為過去人物……”因此,馬歇爾沒有把宋美齡當作總統夫人來接待,而隻是允許她以私人的資格訪美。

宋美齡11月28日赴美,12月3日馬歇爾才會見她。而等她見到杜魯門總統時,則又是一個星期已過。宋美齡在美國四處活動,希望能夠搬動美國這支大手,救救她的老頭子。然而,杜魯門總統對她采取的態度很冷淡,他直言不諱地說:“我沒有像羅斯福那樣,讓她住進白宮。我不以為她會高興,但我不在乎她究竟愜意不愜意。”

12月10日,宋美齡見到美國總統杜魯門,向他提出了一個援華計劃。此項計劃主要有三項內容: (一)美國發表支持南京政府和反共宣言。(二)派遣一個高級軍官代表團赴華主持反共戰爭和供應工作。(三)核準對華軍援三年計劃,每年提供10億美元。

對她的上述計劃,杜魯門和馬歇爾,均未予以理睬。他們認為:現在局勢惡化之程度,除實際調用美國軍隊外,任何大量的軍事援助,均於事無補。

宋美齡不甘心白走一遭,於是她才決定暫住下來。

當然,蔣介石是不會把這些情況告訴別人的。

張治中、張群、吳忠信,他們誰也摸不準蔣介石的底。一連幾天,他們每天坐在這裏同蔣麵談,希望蔣能同意下野,以挽救目前國民黨軍事慘敗、外交失策、內部分裂、財政崩潰的困境。

蔣介石意識到自己確實支撐不下去了,他對吳忠信說:“禮卿,我打算讓你來擔任總統府秘書長。”

吳忠信連忙說;“我不是秘書長的材料,無論如何擔當不了。”

蔣介石視吳忠信為心腹,把自己的內心想法和盤托出:“我要你當秘書長,隻完成一項任務。在任務完成之後,去留由你決定。”見吳點點頭,蔣又說:“我觀察最近的內外情勢,實在幹不下去了。我走後,勢必由李德鄰來過渡。你的任務是拉德鄰‘上轎’。等到德鄰副總統上台後,你就算完成任務。”

吳忠信最後同意了,他表示願為黨國盡最後一份力。

蔣介石像是為自己辦妥了一件“後事”,心裏寬鬆了些。他對三人說:“你們再去找德鄰,商量一下我下野的事。”

12月31日夜,南京黃埔路,總統官邸內張燈結彩,一輛輛高級轎車駛入。與西柏坡相比,這裏的新年氣氛要濃烈得多,但是人們的臉上卻並沒有流露出新年的快樂。沒有歡聲,也沒有笑語。

晚7時,副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長孫科,立法院長童冠賢,監察院長於右任,以及國民黨中央常委張群、張治中、邵力於、陳立夫、穀正綱、張道藩等40多人應邀來到了官邸。他們是來參加蔣介石舉行的除夕便餐。

便餐很豐盛,但準也沒有胃口下咽。飯後,蔣介石向大家發表講話,他的語調很低沉。蔣說:“現在局麵嚴重,黨內有人主張和談,我對於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不能不有所表示。現在擬好一篇文告,準備在元旦發表。現在,請嶽軍先生朗誦一遍,征求大家的意見。”

蔣介石在文告中說:“處此國家危機,我惟有對我的領導無方引咎自責,有負國民付托之重,實不勝其慚惶悚栗。”

又道:“隻要和議無害於國家的獨立完整,而有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隻要神聖的憲法不由我而違反,民主憲政不因此而遭破壞,中華民國的國體能夠確保,中華民國的法統不致中斷,軍隊有確實的保障,人民能夠維持自由生活方式與目前最低生活水準,則我個人無複他求。中正畢生革命,隻知為國效忠,為民服務,實行三民主義,從而履行一革命者之神聖任務。和平果能實現,則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

兩千多字的文告,張群一口氣讀完。接下來全場一片沉靜。

蔣介石問坐在右邊的李宗仁:“你對這篇文告有什麼意見?”

李宗仁沒料到蔣介石有此一問,匆忙地回答了一句:“我與總統並無不同意見。”

這時,穀正綱、穀正鼎、張道藩先後發言。他們不同意蔣介石下野,反對發表這個文告。穀說:“總統不能有下野謀和的意向,否則會對人心士氣發生重大影響。”

他的話剛一落音,就有人發表相反的意見。這些人要求蔣介石早日下野。兩派立即展開了爭論。見雙方爭論不休,蔣介石憋了數天的怒火終於衝天而出。他大聲罵道:“我並不要離開,隻是你們黨員要我辭退;娘希匹,我之願下野,不是因為共產黨,而是因為本黨中的某一派係。”

蔣氣得兩隻眼珠子都瞪了出來,他原期望在他做出一付悲天憫人的樣子之後,他的嫡係、他的心腹,乃至黨內的其他人士會挽留他,以便幫助他渡過一場危機,給國內和美國人造成一種“不是他蔣介石不願引退,而是他的部下、黨內的同誌們不讓他下台”的印象。

但是蔣介石失望了。白崇禧在武漢逼他,張軫在河南也通電要他下野,他鞭長莫及。現在竟有人當著他的麵叫他下野,他豈能容忍。蔣介石惱怒地對張群叫道:“有關我下野的一句話,必須列入文告!說罷,憤然離席而去,留下40位大員麵麵相覷。

第二天,蔣介石的新年文告發表了。這一天,蔣在總統府“團拜會”儀式結束後,將李宗仁邀到一間休息室。蔣對李說:“就當前局勢來說,我當然不能再幹下去了。但是,在我走開之前,必須有所布置,否則你就不容易接手,請你告訴健生(白崇禧字,也明白這個道理,製止湖北、河南兩省參議會,不要再發表通電,以免動搖人心。”

至此,蔣介石終於認識到,一方麵,他如不下野,國民黨內許多人不答應;另—方麵,共產黨又要大軍壓境。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與其在台上度日如年,倒不如退居幕後,以黨領政。

於是,蔣介石開始積極準備“後事”。

他下令擴大京、滬警備司令部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任命湯恩伯為總司令,全盤掌握江、浙、皖地區的軍事指揮權,建立長江防線,阻止解放軍渡江。

蔣介石預料,李宗仁和共產黨的和談不會獲得成功。蔣已經聽到了中共新華社的廣播,知道毛澤東已經下定決心要揮師南進。所以,蔣認為江南也決難守住。他要選擇一塊立足之地,在實在無路可走之時,還有一處可供棲身,蔣介石看中了台灣。台灣島與大陸之間有海峽相隔,解放軍沒有海、空軍,對台灣構不成威脅。為此,蔣委任心腹幹將陳誠為台灣省主席,又讓蔣經國擔任台灣省國民黨省黨部主委。蔣經國奉老頭子之命,到上海把金元券兌換成黃金、白銀和外彙(共合3.7億多美元),密運台灣,以便對台灣進行長期經營。

為了退居幕後仍指揮一切,蔣介石派遣蔣經國和總統府軍務局長俞濟時、警衛主任石祖德等人,秘密去老家浙江奉化溪口,替他布置警衛,組織通訊。俞、石二人在溪口共裝了7部電台,使溪口成為一個臨時的政治、軍事指揮中心。

1月4日,蔣介石將一切下野後的事都安置妥當,禦駕親征傅厚崗,當麵拜訪李宗仁,請李宗仁出來維持局麵,以便自己“引退”。

李宗仁聽說蔣介石到了,趕忙出去迎接。對於蔣的親臨,李甚感不安,過去總是蔣“召見”李,現在蔣移樽就教,似乎對李來說並非是一個好的兆頭。

兩人略微寒喧了幾句後,蔣就直接把話題引到他的“引退”上麵來。兩人你一句,我—句地展開了舌戰。

蔣介石:“你看現在這局麵怎麼辦?”

李宗仁:“我以前就向總統建議過,武漢和徐州應劃為一個單位,統一指揮。今日挫敗原因雖多,而最大的毛病出在指揮不統一之上。”

蔣介石:“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徐蚌失敗後,匪軍立刻就要到江北,你看怎麼辦?”

李宗仁:“我們現在樣樣都站在下風,但是也隻有和共產黨周旋到底,走一步算一步!”

蔣介石搖搖頭說:“這樣下去不是事!我看我退休,由你頂起這局麵,和共產黨講和!”

李宗仁:“你尚且不能講和,那我更不行了!”

蔣介石:“你擔起這局麵,馬上就不同了。”

李宗仁:“我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蔣介石:“我看你還是出來,你這姿態一出,共軍的進攻可能緩和一下。”蔣此話道出了他的動機,原來他讓李宗仁出來,隻是要他作為一張緩和共軍進攻的擋箭牌。

李宗仁:“總統,這局麵你如支持不了,我就更支持不了。無論如何,我是不能承擔此事的。”

蔣介石:“我支持你。你出來之後,共產黨至少不會逼得我們這樣緊。”

李堅持不答應,這一天的談話沒有結果。

過了幾天,蔣介石又找李宗仁談話。

蔣介石:“我以前勸你不要競選副總統,你一定要競選。現在我不幹了,按憲法程序,便是你繼任。你既是副總統,不幹也得幹。”

李宗仁:“按憲法,我是無法推辭,但是現在的局麵,你尚且幹不了,我如何能頂得起?!”

“共產黨絕不和我講和。”蔣介石說:“你出來,最低限度可以變一變。”

李宗仁:“我出來,共產黨一定要我無條件投降!”

蔣鼓勵李說:“你談談看,我做你後盾!我做你後盾!”

李宗仁堅辭。

李宗仁之所以幾次三番沒有答應蔣介石,是因為他當時心中有幾點顧慮。第一,他不知道蔣的真實意圖,是完全撒手不幹,還是讓他臨時應付一下,若是後者,李宗仁當然不願幹下去,他不願充當蔣的替死鬼;第二,李宗仁得知蔣有放棄大陸,經營台灣的計劃,果真如此,他在大陸還有什麼前途;第三,麵對目前的爛攤子,李宗仁確實感到無法應付,現在和共產黨人和談,隻能是為再戰拖延一下時間,不可能得到“劃江而治”的目的。

李宗仁是桂係的領袖,他17歲開始戎馬生涯,從興師討袁、統一廣西,到誓師北伐、抗日戰爭,在軍界度過四十多個春秋,身經數十戰役。特別是在他指揮台兒莊會戰,斃傷日軍2萬餘人之後,資望日高。美國人早就看好了他。司徒雷登曾向美國當局寫信舉薦,希望李宗仁能取代蔣介石的總統之位。

白崇禧在武漢倒蔣,沒有能夠同李宗仁配合一致,給李出了許多難題,也加深了蔣、桂之間的矛盾。蔣介石曾大罵桂係:“共產黨隻要我的命,桂係既要我的命,又要我的錢!”

李宗仁哪敢要蔣介石的命,就是連蔣介石的錢也一個撈不著。倒是蔣不放過他,不僅讓李宗仁手頭上沒有分文,差點連李宗仁的命也讓他要去了。

自陳誠1949年1月5日赴台北就職後,蔣介石除將在上海用金元券兌換的黃金、白銀和外彙密運台灣之外,還密令將國庫所存全部銀元、黃金、美鈔運台。據當時監察院財政委員會秘密會議報告,國庫庫存3.35億美元。此數字還是依據中國公開市場的價格計算;若照海外比值,尚不止此數。此外,國庫內還有390萬盎司黃金和折合外彙7千萬元的白銀。各項總計數在美金5億上下。

蔣介石在下野的時候,又手令提取中國銀行所存的美金1千萬,彙交當時在美國的空軍購料委員會主任毛邦初。蔣囑毛邦初將該款以及手上的餘款,以毛私人的名義全部從紐約的中國銀行提出,存入美國的銀行。蔣介石當時擔心,如果李宗仁和共產黨和談成功,聯合政府成立,該款留在大陸必將落入新政府之手。

李宗仁的命也是蔣介石手下留情才得以保存的。在1948年11月李宗仁出選副總統之後,蔣讓毛人鳳調來了沈醉,對沈醉說:“共產黨隻有一個敵人,所以能打勝仗。我們卻有兩三個敵人,幾方麵都要對付,困難就大得多。為了統一內部,一致對外,我決定采用暗殺的辦法,除掉李宗仁這個禍害。此事關係黨國安定,必須絕對保密。”

沈醉當即表示:“為了完成任務,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蔣介石對沈的態度非常滿意,還給他講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示意沈醉要不惜個人的生命,絕對完成使命。

軍統執行這一任務可謂得心應手。沈醉在領受任務後沒有幾天,就在李宗仁的房前屋後,天上地下,織起了一付天羅地網。李宗仁的一切行動都受到了嚴密的封鎖和監視。

對著李宗仁家門的馬路拐角,新設立了一家舊書攤。李宗仁的汽車從家裏出來必定要經過這裏,速度也要減慢。這個舊書攤是軍統的最前哨,它可以晝夜監視李宗仁的出入,而且也可以在決定行動後,趁汽車經過此地,減慢速度時進行射擊。

在火車站附近,沈醉命人買了一間木房子,裏麵擺上香煙攤,以防李宗仁乘火車去安徽桂係的據點。此外,毛人鳳還給沈醉兩部高速小轎車,一旦發現李宗仁坐上火車,就立即用高速小轎車進行追擊。

在光華門外飛機場,軍統開設了一家小雜貨店作為偵察點,如果發現李宗仁乘飛機,即可通知空軍,用戰鬥機在空中將李的座機擊落。

為了防止李宗仁乘汽車到杭州,沈醉在通往杭州的公路上,開了二個小飯館子進行監視。

布置完這一切後,沈醉自己親率2名神槍手,每人攜帶2支裝有劇毒子彈的手槍,潛伏在李宗仁住處傅厚崗附近,隻等蔣介石一聲令下。

李宗仁能死裏逃生,可以說是共產黨救了他,要沒有共產黨給蔣介石施加巨大的政治和軍事壓力,蔣介石就不會利用李宗仁來維持搖搖欲墜的國民黨政權,李宗仁也就很難幸免於難。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