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1日至5日,我陳賡集團連克臨汝、郟縣、登封、魯山、寶豐、葉縣、南召、方城等8座縣城,共殲敵5700餘人,打開了我軍在豫西的局麵,破壞了洛陽敵人的西進企圖。
在我軍發動上述攻勢之後,洛陽李鐵軍第5兵團以其主力整編第3師、第20師趕赴寶豐、郟縣;以124旅指向臨汝;以125旅乘火車經鄭州、許昌趕往襄城,企圖在臨汝、魯山、寶豐地區與我軍主力決戰。因我軍已及時南下,李鐵軍遂率部繼續追擊。
11月8日,由陳司令員主持在南召附近南河店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討論如何處置李鐵軍5個旅對我軍尾追的問題。會議最後確定:以第13旅等部偽裝主力,西向鎮平、內鄉、西峽口,斬斷敵人的西荊公路,與南下陝南的部隊呼應,引誘敵整編第3師等部西援,而主力則在伏牛山東麓廣大地區展開。
這個由陳司令員主持製定的於伏牛山“牽牛”的作戰計劃,很快得到中央軍委的批準並開始實施。
部隊按預定計劃展開後進展順利。11月9日,第13旅、第25旅向南陽以西前進。在西線活動的第12旅於11月11日攻克山陽城,殲敵800餘人;第10旅再克方城。14日,第26旅攻克臨汝。16日,第12旅又占鄖西,17日解放鎮安。19日,第11旅攻克泌陽。20日,第10旅襲占南召,第11旅攻克唐河。23日,第27旅再克魯山、寶豐、郟縣等城。
我軍“牽牛”部隊的目標是要把敵人主力引入宛西。我軍部隊是以少引多,既要距敵很近, “牽”著“牛”走,又要盡量避免與敵人發生大的戰鬥,的確任務艱巨,非常辛苦。
11月17日晨,我軍占領鎮平縣城及石佛寺,殲敵2個保安團,俘敵團長以下1100餘人。20日,圍攻內鄉的戰鬥也開始打響。這時,李鐵軍兵團在臨汝、郟縣、寶豐及南召等地數次撲空後,正猶豫不定,徘徊不前,鎮平被奪,他即信以為真,確認我主力已進入宛西,便乖乖地進入了我軍圈套:
李鐵軍兵團被我軍“牽”到南陽附近,其整3師追過鎮平,才發現進入宛西的並不是陳賡部隊的主力:於是,他將兵團部留駐南陽窺測我軍動向,將第20師置於南陽準備機動;命其整3師繼續追趕我軍,向西峽口、夏館山區前進。
我軍“牽牛”部隊不僅把“牛”牽進了南陽以西,而且把整3師拴在西峽口、夏館地區達半月之久,這就為伏牛山東麓我軍主力爭取了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軍沿途攻克一些城鎮,殲滅了國民黨的一些地方部隊和土頑,協助新建的第6軍分區和專署開拓根據地並發動了群眾。
活躍於伏牛山以東的4縱、9縱主力部隊,在李鐵軍主力被引走之後,連克城鎮,殲滅守敵,迅速開辟了豫西根據地並為逐一殲滅李鐵軍部準備了廣闊的戰場。
我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縱橫馳騁於江淮河漢之間,對蔣介石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為了奪回大別山這一戰略要地,蔣介石共集中了14個整編師33個旅的優勢兵力,在白崇禧統一指揮下,於11月27日開始了對大別山區我軍的全麵圍攻。
為策應劉、鄧大軍堅持大別山的鬥爭,調動和分散大別山的敵人,徹底粉碎其對我軍的圍攻,中央軍委11月28日電令陳賡率部配合華東野戰軍向平漢、隴海兩鐵路展開大規模的破擊作戰,並尋機殲敵。按照當時的分工,華野擔負堰城(含)以北的破擊任務;陳、謝兵團擔負漯河(含)以南至駐馬店、確山一線的破擊任務。
按照軍委的這一指示,陳司令員立即率領4縱、9縱主力向平漢線開進,並命令部隊在開進途中,順便攻占平漢路西側城鎮,掃蕩殘敵,鞏固豫陝鄂根據地。
28日,我軍第11旅攻克桐柏縣;12月2日,9縱26旅再克寶豐縣城。8日,第1l旅克泌陽。12日,9縱27旅攻占襄城,14日,又奪臨穎。15日,第11旅克確山。至16日止,我軍已將許昌以南、漯河以北段鐵路徹底破壞。
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我軍又繼續向南破擊。17日,22旅占午陽。18日,第11旅攻占駐馬店鎮。19日,第10旅攻占漯河,殲敵千餘人,繳獲敵人一大兵站,軍用物資甚多,僅汽車就達百餘輛。同日,26旅攻占西平。20日,第11旅攻占遂平,繳獲火車多列,物資不計其數。至21日,我軍又完成漯河至遂平段的鐵路破擊任務。
在此期間,華野部隊也先後攻克平漢路重鎮許昌、禹縣,全殲守敵。
12月21日,中共中央電賀平漢、隴海大捷,祝賀兩大軍團統一行動破擊平漢、隴海兩路之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