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說一說洛陽城的新消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從西安來了一位裴司令。裴司令名昌會,統率一個兵團。他是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一員大將。
本來,邱行湘的二O六師,隸屬陸軍總部鄭州指揮所指揮,1948年1月,蔣介石改了主意,劃歸西安的胡宗南指揮,編入裴昌會的兵團,這樣,胡宗南與裴昌會就成了邱行湘的頂頭上司。邱行湘好生納悶:“為什麼舍近求遠,讓遠在西安的胡宗南來指揮洛陽的部隊?”
頂頭上司來了,當然要隆重而熱情地接待。洛陽的地方官員和豪門富紳,聽說要來個大官,個個想巴結。那時的洛陽,房屋破破爛爛,道路坑坑窪窪。為了表示禮節,別顛著裴司令,市府逼著居民,用黃土鋪路,迎接司令進城。
那日裴司令進城,好不熱鬧,好不威風!前頭軍車開道,接著洋鼓洋號,然後是踏著整齊步伐的一隊警衛。裴司令在邱行湘師長的陪同下,坐車走在隊伍中間。他們都身著黃呢將軍服,佩戴中將軍銜,各坐一輛吉普車。兩人都目不斜視,神色嚴肅。他們的後麵,是隨從的大官小官。大官小官後麵,又是一隊警衛。最後是數十人組成的民間樂隊,敲鑼打鼓,喇叭猛吹。浩浩蕩蕩的隊伍在新鋪的黃土路上,慢慢移動。當然,免不了塵土高揚。
劉專員帶著數百官員,以及地方豪紳,在道路兩旁,恭候歡迎。看熱鬧的居民,也塞滿了街頭巷尾。
邱行湘擺酒,為裴司令夫婦洗塵。酒席間言談,才了解自己改歸胡宗南指揮的內幕。原來,委員長的戰略意圖,是盡早修通前不久被共產黨破壞了的隴海路潼關至洛陽段的鐵路,同時打通平漢鐵路北段,把西北與華北、中原連成一片,確保西安、洛陽、鄭州三大城市據點,穩定中原戰場的局勢。要實現這個戰略企圖,最關鍵的是控製潼關洛陽這一線。但是,恰巧這一線靠近解放軍的根據地,解放軍活動頻繁,是最難守護的,因此,把邱行湘交給了胡宗南指揮。
談到1948年的中原戰局,裴司令信心十足,頗為樂觀。他說,委員長製定的新的“分區防禦”計劃,是非常之英明的。既守點,又守麵。各區有骨幹兵力,守衛本土;戰區有機動兵團,往來應援。真是退可守,進可攻。他以洛陽為例,具體分析:如果共軍進攻洛陽,本兵團的四個師,責無旁貸要從西安方向趕來援救。鄭州的孫元良兵團、漯河的胡璉兵團,也會盡快趕來。裏應外合,東西合擊,萬無一失!
邱行湘明知上司是在為自己打氣,不可全信;但希望得到援助的心裏,又使他不可不信。裴司令的話,確也增加了他幾分守城的信心!
胡宗南早先就在洛陽設有電台,派了參謀人員長駐此地,收集情報,如今又派裴司令作為先行,要在洛陽設立長官部,大有與洛陽共存亡的架勢。那些害怕共產黨解放洛陽的大小官吏、土豪劣紳,都把裴司令當作“救星”,不惜血本招待。三日一大宴,兩日一小宴,輪番宴請。送物送錢,絡繹不絕。
邱行湘自有討好上司的絕招,他請裴司令參觀他的堡壘化陣地。洛陽城西郊的西宮發電廠,邱行湘認為是修得最好的工事,他的得意之作,就看這裏吧!
那一天,發電廠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戒備森嚴。負責守備此地的謝營長,在寒風中站立了半個小時,才迎來了裴司令。
裴司令在邱師長的陪同下,被參謀人員前呼後擁,來到發電廠。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聳立的煙窗,高大的廠房。裴司令點點頭,先來一句讚揚:“邱師長,你大膽利用堅固建築物為依托構築防禦體係,主意很好!”
邱行湘聽到誇獎,自然高興。指著高高的圍牆,介紹著:“電廠的圍牆,是雙層的。圍牆之外,有兩道副防禦設備。共軍隻有克服這兩道障礙,才能到達圍牆;”
裴司令看到,第一道障礙,是兩條寬約5米高約1米的屋頂形鐵絲網。隻見謝營長把事先準備好的一隻兔子往鐵絲網上扔去,立刻,爆發出一串火花,兔子倒地,伸伸腿就死了。
裴司令驚疑:“難道有電?”
謝營長解釋;“這屋頂形鐵絲網內,有一條秘密電網。”
裴司令點點頭:“厲害!厲害!”
邱行湘補充說,“鐵絲網內外,還埋滿了地雷,放了很多照明柴。”
“放照明柴何用?”裴司令不解。
“便於夜間戰鬥呀!”邱行湘解釋,“共軍如果夜間進攻,我們就打燃燒彈,點燃柴火,如同白晝,那時敵在明處我在暗處,就不難殲滅了!”
裴司令連連稱是,暗暗佩服邱行湘點子多。
走過鐵絲網,便是第二道障礙——外壕。
外壕上放著一塊木板橋,供行人通過。裴司令站在橋上估摸:此壕深約4米寬約8米,要通過實在不容易!
邱行湘又介紹:共軍要通過這條又寬文深的外壕,隻有兩個辦法:一是搭橋,這幾乎不可能。在外壕靠廠區的內沿上,我們修了一道短牆,緊貼短牆設有單人及機槍掩體,還有低矮碉堡。短牆後的火力加上圍牆後的火力,把外壕封死,莫說搭橋,多呆幾分鐘都會喪命!第二個辦法,隻有先下到壕底,再從壕底爬上來。我們在壕底埋了很多地雷,從壕底到地麵,又設了三層明暗火力,不被地雷炸死,也難躲過三層火力殺傷!
裴昌會低頭一看,外壕上上下下,的確有許多槍眼。從壕底到短牆頂,足有6米高,而且像牆壁似的陡直。即使躲過地雷,躲過槍彈,也沒法爬上去。
過了外壕和兩道圍牆,就是碉堡陣了。邱行湘讓謝營長報告。謝營長長得又醜又凶,眼珠又大又鼓,粗聲粗氣地說:“發電廠陣地,由五個主要據點組成:西南、西北、東南、東北四角,為四個主要據點。南門入口處,還有一個次要的據點,每個據點,有三個碉堡群;每個碉堡群,有四五個梅花形或三角形的子母堡;每個子母堡,有一個母堡、五個子堡。全陣地600平方米,有大小碉堡60多個!”他顯然早已練熟,說起來像背書。
裴司令不由吃驚,這麼小的陣地,竟有這麼密集的碉堡!他看著一堆一堆墳包似的小土丘,問邱行湘:“這就是碉堡嗎?”
邱行湘說:“這是地麵碉堡工事,比較簡單。地麵工事下麵,是堅固的地下工事。地下工事構造複雜,’既可屯兵,又可以戰鬥和生活。”說完,他領著裴昌會鑽進了一個土丘。
這個土丘,從外麵看很平常,像普普通通的土嶺。鑽進去一看,才見其奇特。土丘的頂上,是一座主碉,安有機槍和曲射小炮。裴司令從槍眼裏往外望,因主碉位置高,對四周的景物均能看清。這就是說,這裏的火力,可控製陣地前沿和陣地內部。土丘的斜麵上,有五個低碉,槍眼比地麵略高,從這裏射出去的子彈,比較隱蔽。主碉和低碉之間,可以互相掩護,內部有地道相通。主碉、低碉與地道之上,蓋著厚厚的積土。山炮與炸藥,難以炸垮。大小碉堡內,可存十多天糧食,能夠生火做飯,也有廁所。裴司令好奇,進廁所裏試了試,還挺好用,滴水不留。
裴司令走出土丘,問道:“萬一共軍占領地麵工事,然後利用它打入地下工事,如何對付?”
邱行湘得意地回答:“巧就巧在這裏!從外麵看,地下工事和地麵工事,是聯接一起的。其實不然,地麵工事可以輔助地下工事作戰,但與地下工事並不相通,所以,沒有扼製地下工事的作用。而地下工事,通過冒出地麵的一些射孔,完全可以扼製地麵工事。共軍如果攻占地麵工事,不僅不能用它攻我們的地下工事,反而會在我地下工事四周火力的壓製下,難以立足!”
“啊!”裴昌會歎為觀止,心想:這是當前中國最新式的工事!
裴昌會隨著邱行湘,鑽進了地下工事。這裏更是奇觀:有地道、指揮所、治療所、糧庫、彈藥庫、蓄水池、夥房、廁所,通水通電,亮堂堂一片,就好像進入了一座小小的地下城。地下工事的上部,在特定的位置上,也設有許多的槍眼射孔。對外可向地麵射擊,對內可以封鎖各個地道。裴司令真是大開眼界,都看呆了!
看到裴司令那副驚訝的樣子,邱行湘有點飄飄然了,眉開眼笑,說:“這些地下工事,既能互相配合,又能獨立作戰。最大的好處,是便於死守!”
走出地下工事,裴司令興致勃勃地說:“邱司令,發電廠的弟兄們修了這麼好的工事,你該獎勵他們呀!”
邱行湘說,我早就準備好了。
隨後,謝營長集合部隊,在洋鼓洋號的吹打聲中,邱師長把一麵“固若金湯”的獎旗授給了謝營長。
邱行湘為了進一步增強頂頭上司對自己的信心,以便今後危急時能得到及時援救,又誠懇地邀請裴司令明天去巡視他建在城西北洛陽中學內的核心工事。當時,裴司令滿口應允,一定去,一定去!
可是就在這天晚上,1948年3月1日夜,裴司令接到胡宗南的命令,要他趕快帶領駐新安、陝縣的部隊,星夜馳援西安。
原來,胡宗南那裏大事不好了! 1948年2月23日,解放軍彭德懷大將軍,發起宜川戰役。先以一部人馬,圍攻宜川,誘使洛川、宜君的國民黨軍隊去救援,準備殲滅援敵。胡宗南不知是計,急令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率4個旅東援宜川。兩日後,到達宜川西南的瓦子街地區,鑽進了彭大將軍預設的口袋,被解放軍“包了餃子”。經過30個小時的激戰,國民黨軍隊的二十九軍全部“報銷”了,驕傲的將軍劉戡也送了死。解放軍宜川大勝之後,可能會乘勝南下,直逼西安,胡宗南如何不急!所以,他令裴昌會速速回來救火!
裴昌會不敢怠慢,急急收拾行裝。把洛陽富紳送的禮物,塞進車屁股,兩口子鑽進吉普車,率領隨從人員,連夜離開洛陽,奔西安去了。走的還是那條黃土路,不過,已沒有洋鼓洋號,沒有鑼鼓喇叭……
胡宗南原來設在洛陽的電台和情報人員也撤了,跟著裴司令去了。裴司令隻留下一句空話:“邱師長,你已經把洛陽變成了一個大堡壘,是攻不破的!”
寒風中,望著裴司令西去的背影,邱行湘打了個冷戰。裴司令此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他感到孤獨,有一種被人拋棄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