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
《縱橫》編委會

“孫子兵”與“爺爺兵”——馮玉祥將軍逸事

梁誌安

1915年春,袁世凱為實現他複辟帝製的迷夢打出了最後一張王牌,任命他的親信參謀次長陳宦為四川督軍,借以監督雲南。陳宦受命後,未敢稍加怠慢,一麵整頓行裝,星夜兼程奔赴成都,一麵調兵遣將,電令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由陝南、第四混成旅旅長伍祥禎從長沙、第一混成旅旅長李標臣從湖北分別率部開往四川。

馮玉祥、伍祥禎均為陳宦手下得力戰將,二人雖皆以勇猛善戰著稱,但在治軍打仗的風格上卻截然不同。因而,馮、伍兩部的軍紀、軍容也有著極大的差別。馮玉祥以勇治軍,飲食與士卒相共,全旅上下,不分官長士兵,一律灰布褲、黃布襖,軍容整肅、紀律嚴明。由於主帥體恤下情,愛兵如子,故士卒樂為所用。伍祥禎治軍則寬緩不苛,過於放縱,故而軍風不整、將驕兵惰。

馮玉祥率部進入四川綿陽後,因綿陽西北境內常有土匪出沒,遂令部隊先行剿匪。事隔不久,陳宦將四川劃分為五大清鄉區,馮旅負責川東一區二十餘縣的清鄉軍務。令出後,馮旅上下一心,在李家場一舉破獲不少匪巢,槍斃了當地惡霸、哥老會首領賴貴三,從而基本上肅清了當地的匪患。而伍祥禎部入川後則毫無建樹,在伍旅某部駐地順慶,散兵遊勇,處處可見。各級官長上街皆著便服,一些連排長官穿著黑花緞的馬褂、藍花緞的袍子、青緞的刺花雲子靴,在街上搖搖擺擺,打扮得如同當地富家惡少、花花公子一般,其官長如此,士兵更是有恃無恐,其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天,十六混成旅的幾個官長氣呼呼地向馮玉祥報告說:“我們的士兵上街買東西,第四混成旅的兵見了,譏笑我們穿得不好,還大罵我們是孫子兵!”馮玉祥聽後,望著憤慨異常的部下,勸慰說:“由他們罵去,有什麼可生氣的。他們這樣,正可證明他們的墮落腐化、恬不知恥。我們隻管刻苦努力,人家罵也好,不罵也好,都不必管他。”

聽完旅長的話,大家雖沒再說什麼,但有的仍麵呈慍怒之色。馮玉祥見狀,怕為這種無聊的小事鬧出亂子,遂當即決定集合全旅官兵訓話。

隊伍集合好後,馮玉祥站到高台上對大家說道:“剛才,你們的幾個官長來報告,說第四混成旅的兵罵我們是孫子兵,聽說大家都很生氣,可是我聽了倒覺得沒什麼。罵我們是孫子兵,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就按曆史關係來說吧,他們的旅長曾作過二十鎮的協統,而我呢,你們知道,是從二十鎮裏出來的,你們又是我的學生,算起來,不正是矮兩輩兒嗎?再拿穿的衣服來說,綢子的兒子是緞子,緞子的兒子是布,現在人家穿綢緞,我們穿布,因此,他們說我們是孫子兵,不也是有點道理嗎?不過,話雖這麼說,但若是有朝一日開上戰場,那時就可以看出誰是爺爺,誰才是真正的孫子來了。”馮玉祥這幾句話,把官兵們講得都笑了起來,不再有人生氣了。

這一年12月25日,雲南首舉義旗,宣布護國討袁。袁世凱急令陳宦阻止護國軍北進。馮玉祥審時度勢,亦當即寫信給陳宦,詳述不可與護國軍開仗的理由,情辭懇切地勸陳順應曆史潮流,莫為袁複辟帝製的幫凶。馮玉祥這樣做,一方麵是因他有灤州起義的光榮曆史,不願違背良心;另一方麵是因他不滿於袁世凱的倒行逆施,看到了複辟帝製的不得人心。所以,在這之前的8月中旬,他由綿陽出梓潼至閬中剿匪,接到陝西、成都方麵送來的擁袁做皇帝的電文時,就拒絕在上麵署名。當時整個北洋係少將以上的軍人,隻有馮玉祥一人未在通電中列名。

伍祥禎在這段期間卻渾渾噩噩,不辨時勢。他於1916年元旦受命布防敘府(宜賓)時,便與進攻敘府的護國軍第一軍第一梯團劉雲峰部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沒過三天,伍祥禎的第四混成旅便遭到了慘重的失敗,紛紛向自流井和瀘州潰退。

此時,駐守在瀘州的馮玉祥部已暗中同蔡鍔聯係起義之事。伍部潰敗後,陳宦電令馮旅進攻敘府,馮玉祥奉令後不得已從瀘州開拔,出發時,馮玉祥又派手下親信蔣鴻遇先行送信給劉雲峰,與護國軍約定彼此不打,或不得已時隻朝天放槍等事。

馮玉祥帶領隊伍離開瀘州,走了不過十幾裏,就見漫山遍野盡是敗退下來的潰兵,當時即猜測是第四混成旅的“老爺兵”。派人一問,果然是伍祥禎的隊伍。這時的伍旅官兵一掃昔日的威風,他們的官長身上穿的已不是綢緞,而是當地老百姓的破舊衣服,士兵們則穿著又破又爛的衣褲,有的光頭赤腳,有的連紐扣都未扣上,腰上束了一條皮帶,有的倒背著一粒子彈都沒有的空槍。傷兵瘸著腿,掛著胳膊,一路走著,一路不停地罵他們的長官。你推我擠,踉踉蹌蹌地奔跑著,那種狼狽可笑的情形,已經沒有一點“爺爺兵”的樣子,倒真成了名副其實的“孫子兵”了。

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開至敘府後,經過幾度密商,終於同護國軍達成了互不攻擊的協議。為了爭取早日起義,馮玉祥後來又親赴成都,勸說陳宦起義討袁,對四川獨立、加速護國戰爭的勝利起了一定的作用。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