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一、薑太公輔佐周武王

薑子牙的祖先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這個地方,所以他又叫呂尚或呂望。

薑子牙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懷濟世之誌,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是一直懷才不遇,大半生在窮困潦倒中度過。他曾經在朝歌宰過牛,又在孟津賣過麵,歲月蹉跎,轉眼已到了垂生暮年,兩鬢白發蒼蒼,他聽說當朝賢主周文王的聖名後,便來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釣之名來觀望時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常識,使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他的頭發由花白變成了全白。他在渭水河邊釣魚也很久了,在他投竿拋餌、兩膝跪踞的石頭上,已磨出了兩個淺淺的小坑。人們見他一直垂釣,卻毫無收獲,都勸他放棄,他卻說:“你們不懂其中的奧妙!”依舊垂釣。

一天,他正在河邊垂釣,從身後的大路上來了一輛馬車,車後麵跟著的人都垂喪著臉,其中有的人還哭哭涕涕,就連趕車的人也哭喪著臉。於是他問明原因後方知車中躺著的人是這家的大公子,出門拜師求學,突然間昏迷不醒,找了幾個郎中都說是不治之症,讓趕緊回家準備後事,不然就要死在外麵。薑子牙用手撩起車簾看了一會兒說:“諸位不必悲傷,盡管放心,此人三日內必好。”沒有人能夠相信一個窮困潦倒閑急無聊的釣魚的窮老頭說的話是真的。

幾天後,薑子牙正在釣魚,從城中出來一夥人馬直奔他而來,到了他釣魚的地方,從車裏走出一個英俊青年對著薑子牙叩頭就拜,嘴裏不停說著救命恩人,一定要拜薑子牙為師。原來這個青年就是前幾天躺在車裏的那人,家父是當朝重臣,輔佐周文王治理國家。此時他要把薑子牙請回家中給他當老師,因為他現在恰好正在尋訪高師。並許以重金,還想認薑子牙為義父。都被薑子牙婉言謝絕。

又有一天薑子牙正在釣魚,從大路上過來兩個人,每人牽著一匹高頭大馬,武將打扮,正值中午,馬要飲水,人要洗臉。薑子牙看了一眼其中一個的麵相,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老朽看你印堂發黑,有赤脈貫瞳,如果現在回去馬上救治還來得及,不然的話,七日內必死。”哪想到這兩人衝著薑子牙哈哈大笑了一陣,說薑子牙是瘋老頭,說完後毫不在意的揚長而去。

原來這兩人是周文王屬下負責守城的副將,其中一個人第五天突然暴病而亡。(用現代麵相術語說,赤脈貫瞳是人的眼球突然出現大量血絲,說話時語言略有顛倒和遲鈍,行走時步伐不穩,視力有雙影出現。這是患腦溢血的前兆。其人暴病而亡,很可能是患腦溢血而死)

“渭水河邊有個釣魚的窮老頭能斷人生死,百發百中。”這件事一時在城裏一個傳兩,倆個傳仨的傳了出去。薑子牙的名聲大躁。從百姓傳到了朝廷,同時也傳到了周文王的耳朵裏。“一個釣魚算卦的窮老頭,對國家能有什麼用呢?”所以周文王並沒有放在心上。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地過著,薑子牙還是天天在渭水河邊釣魚。

一天,周文王打算出去打獵,占卜的結果說:“出獵所獲不是龍也事是貘,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夠輔佐你成就霸業的人才。”周文王又回想起夢中先人說過的話“聖人出現之日,就是周拯興之時”,於是滿心歡喜地外出打獵。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渭水之濱。

幽靜的林間傳來了陣陣馬的嘶鳴,喧嘩的人聲也由遠而近。薑子牙看見一個王者打扮的人向這邊走來。

文王見這位垂釣老者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便上前與他交談起來。薑子牙不失時機地告訴文王自己的身世,兩人談得非常投機。讓周文王驚訝的是,一個天天以釣魚為樂的窮老頭,對天下大事以及國家的武攻文治知道得這樣清楚,知識又是如此的淵博,而且觀點新穎見解獨到。他還發現這個釣魚的窮老頭對五行數術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詣。

求賢若渴的周文王從薑子牙睿智、機敏的談吐中發現,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尋訪的大賢。他高興地感歎:“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於你啦!”於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禮節款待他,並把他讓上自己坐的馬車,可是這個窮老頭還真不識抬舉,看到周文王這麼尊重他他反到擺起譜來。周文王坐的馬車他不但不上,還非得讓周文王親自背著他回城。當時,天下沒有第二個人能坐上周文王的車,讓他坐在車裏文王親自為他趕車還不行,這已經是天下最重的禮遇了,除薑子牙外天下還沒有第二個人能遇到這樣的禮遇。這可難為了周文王:不背吧,國家朝廷求賢若渴,正是用人才的時候,不能失去這們難得的人才。背吧,麵子又不好看,自古以來哪有國君背臣民的?為了國家興旺就不要考慮個人麵子了,想到這,周文王真的背起來薑子牙向城中走去。

走了一小段的路程後,把周文王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噓噓,趴在周文王背上麵的薑子牙似乎一點也不知體諒別人,看到把文王累成這樣,嘴裏卻總是說:“再多走幾步……”周文王實在走不動了,就把薑子牙放了下來。周文王這時累得也顧不上國君的麵子了,坐在地上滿臉流汗,薑子牙看著累得汗流滿麵的周文王,笑著對他說:“你一共背我走了二百九十四步,我要保你大周江山二百九十四年,一步一年呀”說完他又哈哈大笑起來。文王聽薑子牙這麼一說,立刻來了精神頭,也不感覺累了,一骨碌就爬起來拽過薑子牙還要背,這時薑子牙笑著說:“再背就不靈了,就二百九十四年吧,我們坐車回城。”

後來,薑子牙又輔佐文王之子武王滅了商紂王,武王也尊他為軍師和先生。

東周從公元前的770年直到諸候割據的春秋時代末期的公元前476年,恰好剛剛是294年,正應了當年周文王背薑子牙的294步。從此以後中國曆史就進入了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這是後話。

薑子牙,薑姓,呂氏,名望,字子牙,也稱呂尚、薑尚俗稱薑子牙商朝未年人相傳薑子牙的先祖本是個貴族在舜帝時作過官,而且屢立戰功,被舜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所以又稱呂尚。但到了薑子牙出世以後,家境已經敗落了,成了普通了貧民,所以薑子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薑子牙人窮誌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薑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處商朝西的一個屬國周逐漸上升的時期。薑子牙聽說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大得人心便很想為興周滅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時姬昌也正在為治國興邦而廣攬人才於是薑太公便下定決心,離開了商朝,不辭勞苦,來到了周的領地渭水之濱,終日以釣魚為生,其實是在觀察世態的變化,尋找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說,薑子牙釣魚用的是直釣,魚當然釣不上來,所以才有“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

薑子牙用了幾十年的功夫,勤學苦讀,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學識淵博。尤其對曆史和時勢的研究更是駕輕就熟如今當了姬昌的太師可以說是厚積薄發運籌而遊刃有餘對內他幫助姬昌製定了一係列發展經濟的政策如:實行“九一租稅製”,即農人租用公田,隻繳納九分之一租稅的低稅製度;給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為官吏的奉祿,而且子孫可以承襲等。這樣,就調動了農人在官田上努力生產、官吏們自覺地搞好本人分地生產的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有朝一日興兵伐紂奠定了穩固的經濟基礎。對外,薑子牙協助姬昌實行光養晦薄禿孤立瓦解的政策對商王他表麵上表現得謙和恭順一心事殷使商王誤以為周是最可靠的屬國姬昌是位忠心的伯而在暗中卻采取種種手段,拉攏爭取殷商王朝的其他屬國使殷商越來越孤立結果許多諸侯國和部落陸陸續續地棄殷而投周,到了後來,殷商雖名為天子,而真正附屬於他的屬國、部落卻連三分之一都不足了。這樣,就又為最後消滅紂王,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實現滅紂的願望,便撒手歸西了。姬昌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後被追封為周文王姬發繼位亦繼誌繼續為興周滅商而努力他拜薑子牙為國師並號稱為師尚父薑子牙也不改初衷,繼續全力輔佐姬發以圖大業。有一天,武王姬發問薑子牙:“我打算減輕刑罰而又能樹立我的權威,少施行一些賞賜而又能使人們從善,少頒布一些政令法規而民眾又都能自覺按一定的規範行事。請問師尚父,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點呢?”薑子牙說:“如果你殺了一個人就能使一千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兩個就能使一萬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三個人就能使三軍軍威大振那麼你就把他們殺了如果你賞了一個而使一千個人高興賞兩個人而使一萬個人高興賞三個人而能使三軍上下都高興,那麼你就賞他們;如果你能通過法律條令約束了一個人而使一千人遵照執行,那麼你就用這法律法令去約束他;如果你能通過禁止兩個人的錯誤行為而使一萬個人不再去做,那麼你就去禁上;如果你能通過教育三個人而使三軍上下都受到教育,那麼你就去教育。總之,能夠殺一個而懲戒上萬人,賞賜一個而激勵更多的人,這才是有道明君的權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發聽了,頓開茅塞,照著薑子牙的話去做,時時慎於刑賞,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來越多,出師伐紂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時周朝已羽翼豐滿國勢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現了土崩瓦解之勢。特別是殷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內忠臣良將被殺的被殺被囚的被囚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薑子牙審時度勢,認為伐紂的時機已到便親任主帥統領大軍以吊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直取商都。經過牧野一戰,大敗商軍,迫使商紂王連夜出逃,與妃子妲已投火自焚於鹿台。中國曆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滅亡了,薑子牙終於完成了扶周滅商的宏圖大業。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