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坐天下後的第二年,生了大病,快要死了,周公旦就想代他哥哥死,於是就很虔誠的祈禱祖先,這時候好玩的來了,結果祈禱的巫官講不得了,祖先就是要讓武王死掉,他沒有你本事大,然後要你來代替他的位置,這樣周的天下才會長久,周公旦聽了也很驚訝,就祈禱自己的爺爺,叔爺爺,爸爸,真是這個意思麼?結果回答是吉祥,周公旦當時很鎮定的把這些求卦的書很小心的鎖起來藏好,又警告巫官不許亂說話,否則誅九族,然後自己進宮跟皇帝哥哥說:哥哥你沒事,祖先說了你會好的,不過祖先真正的話還真準,武王幾天後就死了。
武王死了,周公旦沒聽祖先的話,立了武王的兒子當皇帝,是為成王,這孩子多大,書上說還在繈褓,周公就開始了攝政王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脯的日子,當叔叔當到這份上也真不容易了,這時候謠言出來了,說周公旦就是想當皇帝,看來那時候這些東西和現在也沒兩樣,大家都窺視那個王位,帶頭散布謠言的是管叔,薑太公和召公就勸周公旦,搞得有點過火了,周公旦無可奈何的說:我有啥辦法,成王孩子小,我不管誰管?同時周公又警告自己的兒子說:小子,別誤會,你老爹這麼做不是為了讓你當皇帝,是為了你太爺爺,你爺爺,還有你大爺我們幾個人掙下的這份周家天下,你好好的在魯國當你的公,故事說到這裏忍不住要評論,周公真是曹操所不能比的,起碼曹操自比周公卻沒說過周公教訓兒子的這種話。
轉過年來,周公旦把管叔還有那些餘黨包括商的後人來了次清洗,這判斷,夠精確,不愧是當國之人,管他娘的誰造謠,重點清洗了商後人,你們再鬧也還是我們周家人自己家的事,想顛覆,門都沒有。
轉眼間,成王長大了,這攝政王叔的位置有點尷尬了,這周公還真是好心,開始勸大侄子,年長了要注意別老和宮女混在一起,當年商紂要不是和宮女們整天斯混,也不至於被咱們奪了天下,教訓啊,還特意把這些話寫成戒條,讓太監整天讀給成王聽,後人要是把這段寫成小說也夠段宮庭密史的,不過也不能否認,這是周公旦厚道的地方,如果真想篡位,媽的老子還真嫌你身邊女人不夠多呢,皇帝房事好厲害哦,來,叔叔再從民間給你搜羅幾個絕色佳人,所以說,看看人家周公旦,隻是能羞煞春秋以後擅長權術的曹操之流,
生老病死,誰都逃不了,周公也要得病掛了,臨死時特意交代,別把我埋回封地魯國,就在周地就可以了,故事講到這裏,本人很是佩服周公旦,絕對當國高手,他要真當了皇帝,恐怕中華還真能少了春秋戰國之亂,老先生為什麼不回封地葬,這就是高明啊,周禮中記載,皇帝近臣必須葬於皇帝周圍,周公放棄封地葬,而以臣子禮葬,媽的,這老先生太懂權謀之術了,假使老先生真當皇帝,逐漸收回了諸外藩的王權。
周公旦死了,用臣子禮葬的,老天不幹了,一邊下暴雨,一邊鬧大旱,反正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氣候異常,成王開始問巫官,到底怎麼了,巫官不敢講,成王說不誅你九族,巫官說了實話,把最早武王時代的那些找出來了,成王看了估計是嚇了一身冷汗,心想,媽媽呀,原來我這位置是叔叔厚道不奪啊,急忙下令,以後魯國國君享受皇帝待遇,允許用皇帝禮樂,這才總算給祖宗一個交代,這件事情還引發了春秋孔老夫子看到魯君的臣子用八脩之樂的一段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