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大早,六點鐘的鬧鐘就把你驚醒,因為八點鐘之前你就要到公司,而你還必須得為孩子準備早飯、開車把他送到學校。然而,你叫了幾次,孩子都不起床,正當你為此生氣時,你又不小心打翻了為孩子做好的早飯,你更是火冒三丈,眼看著你就快要失控了;當你好不容易趕到辦公室,卻發現自己已經遲到了,你的名字已經掛在了遲到者名單上,這月獎金又沒了,你心裏備感委屈,生活怎麼這麼艱辛?
其實,生活、工作中,類似於這樣的讓我們產生負麵情緒的事情實在太多,孩子不聽話、同事不合作、上司沒來由的批評等,都會成為我們情緒的導火索。此時,如果我們處理不當,就很有可能造成人仰馬翻的慘劇。
當然,如果一味地壓製這些情緒,問題也並不會因此解決,同時,積壓在身體內部的負麵能量反而不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比如會引發頭痛、胃病等,所以壓抑絕不是消解憤怒的最好方法。
每個人都會對身邊的事情產生情緒,人類本身就是情緒化的生物,都有喜怒哀樂,那些脾氣好的人也並不是沒有情緒,也並不是一味地壓製自己的情緒,而是懂得以正確的方式排解心中的不快,而不是將情緒傳染給身邊的人,讓他們成為我們情緒發泄的對象,麵對情緒,我們可以適時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把情緒趕走。
小彭和小李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兩個人關係很好,可是兩個人在公司的人緣卻不一樣,小彭在公司裏的人緣很好,待人和善,幾乎沒人看她生過氣。可是,小李卻是個把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的人,為此和很多同事都鬧過矛盾。小李不知道小彭是怎樣做到這麼好的情緒管理的。
有一次,小李準備去小彭家玩,卻發現她正在頂樓上對著天上飛過來的飛機吼叫,於是就好奇地問她原因。
她說:“我住的地方靠近機場,每當飛機起落時都會聽到巨大的噪聲。後來,當我心情不好或是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發脾氣時,我就會跑上頂樓,等待飛機飛過,然後對著飛機放聲大吼。等飛機飛走了,我的不快、怨氣也被飛機一並帶走了!”
怪不得她脾氣這麼好,原來她知道如何適時宣泄自己的情緒。這下子小李明白了,小彭還告訴小李很多可以發泄自己情緒的方法,比如,她常常就會到無人的地方大聲呼喊,從而不把這些情緒帶到公司和其他場合。
從此以後,小李就嘗試著用這些辦法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果然,這些方法很有效,小李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找到了一個出口,把心中堵塞之處疏通了。很多時候,她帶給大家的是歡樂,而不是不良情緒,她在公司的人緣一下子好了很多,她的修養也提升了很多。
這裏,小彭對於發泄憤怒情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呐喊法。
的確,每個人都會產生不良情緒,這很正常,我們不要把這些情緒壓抑在心中,因為一味地壓抑心中不快,隻能暫時解決問題,負麵情緒並不會消失。久而久之,壞情緒可能會填滿我們的內心世界,使我們的身心越來越疲憊。因此,除了自我調節和消化外,我們還應該給不良情緒找個宣泄的出口,讓它盡快釋放出來,正所謂“堵不如疏”。宣泄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
1.呐喊法
據說日本有個很具規模的呐喊節。每年到了這個時節,全國各地的參賽者或觀眾雲集於大山深處,有組織地按規則和程序呐喊。舉辦呐喊節,旨在引導人們認識和體驗呐喊的心理調適作用,鼓勵大家在需要時去身體力行。正是人們通過呐喊而受益,呐喊節才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並積極參與。
2.哭出眼淚
哭是人類宣泄不良情緒的一種本能行為。有研究表明,女性之所以比男性長壽,除了女性身材矮小代謝消耗低和生活工作環境相對安全以外,主要的原因是女性喜歡傾訴與哭泣。還有研究表明,哭得多的人比哭得少的人要健康。因此,當我們心中積壓了不愉快的情緒時,不要強忍著故作“堅強”,該哭時不妨盡情地哭出來。
3.傾訴法
當你心情不好時,可以找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傾訴,但你最好找那些比較冷靜、理智的朋友,因為他們能給你提出一些疏導情緒的意見。
4.摔打安全的器物
如枕頭、皮球、沙包等,狠狠地摔打,你會發現當你精疲力竭時,內心是多麼暢快。
5.高歌法
唱歌尤其是高歌除了愉悅身心外,它還是宣泄緊張和排解不良情緒的有效手段。
6.環境調節法
心情不好或感到壓力大、鬱悶不樂時,你可以走出辦公室,走出家,去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們的心情往往就能很快得到舒緩。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進行短期旅遊,從而徹底放鬆自我。
7.注意力轉移法
當出現不良情緒時,可以將注意力放到其他事情上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打球、上網、跑步等,從而將心中的苦悶、煩惱、憤怒、憂愁、焦慮等不良情緒通過這些有情趣的活動得到宣泄。
可見,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很強的情緒控製能力。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哪怕是違背自己本意的事情,都得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能有過激的言行。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這裏需提醒大家的是,心理宣泄雖然有積極的作用,但也可能引起不良後果。我們所說的“宣泄”並不是指縱情發泄,不能把宣泄誤解為“想說就說,想做就做”或“想打就打,想罵就罵”的“盡情發泄”。因為這種隻顧一時痛快的宣泄雖然可使我們一時解氣,但很有可能導致更加糟糕的後果。另外,我們在宣泄不良情緒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而且宣泄情緒也不能沒有節製,以免養成一種不顧後果的隨意發泄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