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高爾基文集高爾基文集
高爾基

導讀

高爾基(1868—1936年),俄羅斯作家。生於下諾夫哥羅德城,出身於中下層階級,青少年時代在貧困中度過。在列寧、斯大林時代被稱為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他是惟一全麵反映十月革命前後兩個時期的蘇聯作家,也是當時最重要的作家。

高爾基的處女作是1892年寫的小說《馬卡爾·夢德拉》。作者以濃鬱豪放的浪漫主義筆觸,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刻畫了兩個性格堅強的人物形象——左巴爾和拉達。對他們來說,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自由。他們彼此相愛,但他們更愛自由。在愛情、生命、自由三者之中,他們選擇了自由而拋棄了愛情乃至生命。

高爾基這篇作品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俄國革命前夜人民精神的覺醒,人民對沙皇黑暗統治的反抗。作者號召人民起來打破奴隸的枷鎖,爭取做自由人。

本文集所選的《童年》、《我的大學》可以當做高爾基的自傳。童年的悲慘遭遇,稍大一點流落他鄉,複雜紛亂、五光十色的社會就是高爾基最好的課堂,就是他的大學。社會這個大課堂教他認清了反動統治者的暴虐和荒淫,體會到勞動者的苦難和艱辛。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成了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高爾基早期現實主義作品的基本主題是:一方麵無情地揭露沙皇俄國的罪惡,批判剝削者和市儈的卑劣靈魂;另一方麵又以真摯的同情,傳達出底層人民反抗的呼聲。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失業工人、農民、流浪者以至乞丐、小偷和妓女等處於最下層的人們。

高爾基揭露資本主義製度罪惡的作品有一種獨特的格調,比起同時代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來,有明顯的新特點。如果說托爾斯泰的作品有“撕下一切假麵具”的批判深度,契訶夫具有不動聲色、冷酷而憂傷的風格,那麼高爾基則是用仇恨的熊熊烈火,力圖把整個舊世界燒個精光。青年高爾基對資本主義製度的認識,對它的憎恨,無疑要比同時代的俄羅斯作家們深刻、強烈得多。

《二十六個和一個》裏的二十六個麵包工人,他們盡管過著囚徒一樣的生活,身上披著破衣衫,頭上長著膿瘡,但他們卻真摯地愛著少女塔涅。這是一種純潔、神聖的愛。而那些衣冠楚楚的老板及其看家狗們卻是靈魂卑鄙的家夥。在高爾基看來,一個人,不管他處境多麼糟,社會地位多麼低,隻要他的心靈仍然保持著勞動者的高尚品德,他在精神上就比“富人”富得多,高大得多。這就是高爾基肯定和讚美麵包工人的善舉的基本出發點。

《一個人的誕生》裏那個在旅途中為產婦接生的青年,就是作者本人。這就是高爾基的人道主義精神。

《伊則吉爾老婆婆》和《鷹之歌》的發表,標誌著高爾基革命浪漫主義創作進入新的階段。在這兩篇作品中,作者從前期比較單純地突出生活中的自由與愛情的主題轉到了對生活意義的具體探討,並且直接號召行動。在《伊則吉爾老婆婆》中,作者樹立了兩個對立的人物形象:臘拉和丹柯。臘拉是一個“貪得無厭,又強壯又殘酷的”極端個人主義者、暴徒。自視為天下第一人,除自己之外,“什麼人都不放在眼裏”。他的生活哲學是:“保持一個完整的自己,不願意分一點給別人。”同暴徒臘拉成鮮明對照的是丹柯的光輝形象。丹柯是一個勇敢正直的青年,他為了大家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並且“不要一點報酬”。在大家需要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掏出自己燃燒的心來照亮道路,引導人們擺脫困境。

在《鷹之歌》中,作者同樣刻畫了兩類截然不同的形象:革命者的英雄形象(鷹的形象)和自私保守的市儈形象(黃頷蛇的形象)。他們代表了兩種人生哲學:黃頷蛇隻求享樂,卑微庸俗;鷹卻是積極向上,渴望變革現狀的革命者。

1901年,高爾基寫出了革命的檄文《海燕之歌》,這時俄國工人運動進入新的高潮時期。在這裏,高爾基的作品直接同革命聯係了起來,莊嚴宣告:革命的暴風雨就要來臨了!

1928年3月29日,高爾基六十壽辰,此時的高爾基在歐洲文化界威望極高,如日中天。其實,早在1902年,高爾基的《二十六個和一個》發表,廣受稱讚,被認為是他最優秀的短篇小說。由於這些作品的巨大成功,高爾基的聲譽與日俱增,幾乎與托爾斯泰、契訶夫齊名。此後高爾基創作了一係列劇本和長篇小說。作為藝術作品,它們不比早期最優秀的短篇小說遜色。在他的劇本中,《底層》(1902年)最為著名。1913—1923年發表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俄羅斯最優秀的自傳體文學作品之一。1925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是他最優秀的小說之一,表現了革命前俄國資本主義的興衰。他的卷帙浩繁的作品《克裏姆·薩姆金的一生》(1927—1936年)是試圖描寫1870—1924年間俄國知識分子的四部曲。他的關於俄國作家的回憶錄廣受讚譽,其中關於托爾斯泰回憶寫得十分生動,是他的傑作之一。

高爾基在意大利的索倫托寓居多年之後,於1933年回國,成為蘇聯作家無可爭議的領袖。1934年擔任蘇聯作家協會主席,幫助斯大林創立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創作方法。高爾基雖然不能同俄羅斯的托爾斯泰、契訶夫等一流作家相提並論,但他審察生活的能力、塑造人物性格的才能以及對俄羅斯“底層”社會無與倫比的知識,都是使他贏得巨大聲譽的重要因素。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