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老師在課堂上想考察一下學生智商有沒有問題,便問:“樹上有十隻鳥,開槍打死一隻,還剩幾隻?”
教室裏嘰嘰喳喳聲一片,有說“沒有了”的,有說“還剩九隻的”。這時,隻見一學生站起來反問老師道:“是無聲手槍或別的無聲的槍嗎?” “不是。”老師回答。 “槍聲有多大?”學生繼續問道。
“80~100分貝。”
“那就是說會震得耳朵疼?”
“是。”
“在這個城市裏打鳥犯不犯法?”
“不犯。”
“您確定那隻鳥真的被打死啦?”
“確定。”老師已經不耐煩了,“拜托,你告訴我還剩幾隻就行了,OK?”
“OK,樹上的鳥裏有沒有聾子?”
“沒有。”
“有沒有關在籠子裏的?”
“沒有。”
“邊上還有沒有其他的樹,樹上還有沒有其他鳥?”
“沒有。”
“有沒有殘疾的或餓的飛不動的鳥?”
“沒有。”
“算不算懷在肚子裏的小鳥?”
“不算。”
“打鳥的人眼有沒有花?保證是十隻?”
“沒有花,就十隻。” 老師已經滿腦門是汗,且下課鈴響,但他繼續問:“有沒有傻的不怕死的?” “都怕死。” “會不會一槍打死兩隻?” 不會。 “所有的鳥都可以自由活動嗎?”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沒有騙人,”學生滿懷信心地說,“打死的鳥要是掛在樹上沒掉下來,那麼就剩一隻,如果掉下來,就一隻不剩。”老師當即暈倒。 “樹上有幾隻鳥?”這個問題被無數人無數次地問過,但隻有這個小孩能在反問到如此詳細的情境後才作出回答。在思維的無限發揮與創新上,他給我們上了最為生動的一課。
思路總結:有時候,問題的答案或解決的方法被藏在某個角落,我們要換個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問題。不要再用古老的思維去審視它,要有創新的思想。清洗腦中那些腐朽的觀念和思想吧,讓自己的精神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