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在部隊裏和戰士們相處得很好,當時部隊裏還有很多彝族同胞。戰士們大多都是窮苦出身,在部隊相處的日子久了,感情也漸漸深厚,尤其是一起經曆過出生入死的戰友,情誼堪比金堅。當時的部隊可不比現在的部隊,不能說整日戰火連天,但每隔一段時間必然會有一場戰鬥。李連長是一個老兵,常年在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為人十分豁達。他發現褚時健槍法好、能吃苦,而且身體素質也不錯,還以為褚時健上過軍校,一問才知道他隻是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娃娃,不由得有些吃驚。
有一次褚時健的連隊在陸良縣馬街鎮和國民黨的武裝征稅隊打了一場仗。擔任突擊任務的是褚時仁所在的七連,七連從趙官壩突襲馬街,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三營火速占領了馬街,抓獲了一批俘虜。
這次勝利讓三營的將士們氣勢大振,同時也驚動了國民黨481團。三營勝利後,當天晚上在馬街上安營紮寨。就在三營慶祝勝利的時候,481團趕到馬街把還在開群眾大會的三營悄悄包圍了起來,可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三營完全沒有注意到敵人的行動。
第二天早上部隊準備出發的時候,哨兵才發現道路已經被敵人封鎖,三營的處境危在旦夕。敵人見已被發現了便在村口架設起重機槍,開始向三營掃射。被包圍的三營像隻待宰的羔羊,死亡隻是時間的問題。
經驗豐富的九連連長李國真立刻派人勘察地形,在村後發現了一條小路,那裏敵人較少,他馬上調來機槍開道,部隊借著這個缺口衝出了重圍。
這次突圍驚險萬分,一直打到深夜,士兵損失慘重。轉移到安全地帶後,部隊才開始埋鍋造飯,進行休整。此時在八連當戰士的褚時傑急匆匆地找到堂哥褚時健,告訴了他一個不幸的消息,二哥褚時仁沒有突圍出來。
褚時健知道,二哥的身體一直都不好,這次七連擔任突擊任務,掩護部隊撤離,連續作戰,隻怕是掉隊走散了。褚時健的心中還抱著一絲希望,覺得二哥不一定是死了。
褚時健立刻叫了一個班的戰士,跟褚時傑一起,沿著突圍的路線一路尋找。找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天亮的時候碰到七連最後撤出的戰士,戰士們告訴他,褚時仁在掩護撤退的時候中了敵人的機槍埋伏,已經身亡了。
在戰亂年代,犧牲每天都在發生。二哥的犧牲對褚時健來說打擊很大,雖然他從小經曆過很多次親人的離去,但褚時仁和他年紀相差不多,同時都在為了革命奮鬥,心中的傷感可想而知。
1949年12月9日,昆明宣布解放,褚時健的戰鬥生涯才算結束。等待他的並不是平穩安逸的戰後生活,而是更加艱苦卓絕的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