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風水輪流轉”,前麵我們說過郭子興在濠州城的時候,被孫德崖等四個元帥合夥孤立,吃了不少虧,可如今,郭子興和朱元璋小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可是,孫德崖卻不好過,自從郭子興率領手下一萬多人離開了濠州,胸無大誌的他一直蜷縮在濠州城中,現在濠州又遇上了饑荒,連吃飯也成了問題。
孫德崖見此,知道濠州城是待不下去了,於是率領手下將士全部來和縣門口,請求入城暫住幾日,說得好聽,其實就是想占據這個地方。
守城士兵向朱元璋稟告此事後,犯了難。老實說,按照孫德崖的人品和往日的所作所為,今日朱元璋若開城收留此人,一不小心,哪天就會被反咬一口,讓他後悔莫及。
可是,孫德崖如今落難,主動來投,若是直接把他趕走,那麼勢必會影響朱元璋在江湖上的名聲,不利於他日後進一步發展與壯大。朱元璋是個有遠見的人,他覺得孫德崖怎麼說也是紅巾軍,從反元的戰略目的上來講,應該團結,不能內鬥。
朱元璋思前想後,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人家主動來投,總不能就這樣把對方直接趕走,壞了自己的名聲,也不利於起義軍團結。倒不如先接他入城,好吃好喝款待幾日,然後找個理由堂而皇之地將他們請走,如此一來,既不會壞自己名聲,也不用收下此人,又有何妨呢?
於是,朱元璋勉強答應了孫德崖的要求,讓他們入城。
可是,孫德崖等人入城後,屁股還沒有坐熱,就發生了一件大事,嚇得他轉身要跑。
原來有人見孫德崖等人進城,立即將此事情稟告給了郭子興。我們早說過,郭子興這人心胸狹窄,性格暴躁,一聽之後,哪裏按捺得住,心中暗罵:好你個朱元璋,竟然胳膊肘往外拐,敢瞞著我收留孫德崖,那還得了?當即率領部隊,氣勢洶洶地朝和縣奔來。
郭子興一見朱元璋,陰沉著臉,問道:“你可知道自己是誰?”
朱元璋是個機靈人,一聽此言,知道他是來找自己麻煩的,說道:“總兵朱元璋。”
“你可知罪?”
“我是有罪,可是事出有因,元帥容稟。”
接著朱元璋將整個事情經過說了一遍,郭子興氣消了大半,問道:“那你準備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呢?”
“我讓他們全部出城,一個不留。”
朱元璋離開郭子興房中,又轉身來見孫德崖。孫德崖一見郭子興朝這邊來了,知道此事不妙,畢竟當年在濠州城自己沒有少“虧待”他,郭子興見了自己,還不把自己生吞活剝了不成,所以不等朱元璋開口,就表示自己立即離開和縣。
朱元璋心思縝密,心想如果你一個人走,留下部隊在和縣,無人管理,倘若兩邊一旦幹起架來,後果不堪設想啊,因此,他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讓孫德崖的部隊先撤出和縣,等部隊全部撤出,自己再親自將孫德崖送出。
孫德崖本來就是來討飯吃的,並不想打架,更何況現在的形勢,他是砧板上的魚肉,人家正在磨刀呢,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於是馬上答應了朱元璋的方案。
撤退工作開始後,孫德崖命令手下士兵先撤出和縣,並由朱元璋督查撤退工作,而孫德崖自己則按照計劃暫時留在和縣。計劃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是有一人卻蠢蠢欲動,這個人就是郭子興。
郭子興想到以前兩人的過節,看看孫德崖身邊沒什麼士兵,就什麼也不顧了,當即下令將孫德崖抓了起來,也不想想自己女婿還在人家那邊。
孫德崖的前軍還在撤退,卻聽說主帥被抓,頓時一片嘩然,將朱元璋圍了個水泄不通,質問道:“朱總兵,你不是說讓我們先撤出和縣,然後再親自將我們主帥送出和縣的嗎?現在到底怎麼回事?”
經此突變,朱元璋也是百口莫辯,被孫德崖的手下們捆綁了起來。
郭子興本是一時衝動,卻不想心愛的女婿朱元璋被孫德崖手下抓了起來,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
正在郭子興六神無主的當口,有人提出個建議,說用孫德崖來換朱元璋。郭子興聞言後,立即命人向孫德崖的手下傳話。孫德崖的手下們本來隻想平安出城,於是,雙方馬上達成了一致。
但在誰先放人這個問題上,雙方發生了分歧,你要我先放人,我要你先放人,雙方就這樣僵持不下。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有個猛人站了出來,說自己能解開這個死結。這個人就是日後驚天地泣鬼神,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
徐達向孫德崖手下們提出了一個解決的方案,就是先拿自己去換朱元璋;待朱元璋安全回到城內,郭子興再放回孫德崖;待孫德崖安全出城回到軍中,再釋放徐達。
孫德崖手下們看了看徐達,見他自願當人質,臉色十分平靜,心中十分佩服。他們想此事如此耗下去也不是辦法,私下一番議論,想想你徐達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的,於是就答應了。
接下去,雙方按照徐達的方案換人,先是用徐達換朱元璋;待到朱元璋回去,再放孫德崖;孫德崖出城後,他們再放徐達。雖然步驟繁瑣了一點,但是這回郭子興老實了,換人也還算順利。
就這樣,一場風波終於過去了。
郭子興打心底裏恨透了孫德崖,最後卻看著他從自己眼皮底下逃走了,哪裏咽得下這口氣。從那以後,郭子興一直悶悶不樂,過了不久,竟一病不起,最終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