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裏八鄉的熟人們聽說當年的放牛娃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小頭目,紛紛來投。當然少不了他那些一起放過牛,一起挨過揍的小夥伴:徐達、郭英、周德興都紛紛前來投靠朱元璋。沒過多久,他便在當地招募了七百多人。
郭子興見朱元璋辦事效率這麼高,心中欣喜不已,不久便提拔朱元璋為鎮撫。這鎮撫可不同於前麵所說的九夫長,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軍官,從六品,略低於千戶(正五品),管理著百來號人,相當於現在部隊中的連長吧。
雖然朱元璋自加入紅巾軍後,好運連連、步步高升。但他並沒有被好運衝昏頭腦,相反卻異常冷靜。他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形勢:元朝政治腐敗,百姓們個個揭竿而起,自立為王,是個風雲爭霸的好時機。而此時,濠州城內彭早住自稱為魯淮王,趙均用自稱永義王,郭子興、孫德崖等五個元帥爭權奪利,矛盾頗多。他仔細觀察了很久,發現這些人從不出濠州城,從不想開疆拓土、壯大勢力,隻想偏安一隅,永遠留在濠州城內。
有句話叫做“人窮誌短”,但是放在朱元璋這裏卻不合適。他深深地知道,要想在這亂世中存活下去,並活得好一些,就要迅速壯大自己,打敗所有人,雄霸天下才行。如果隻偏安濠州城,總有一天會被別人吃掉。朱元璋思之再三,覺得濠州城內的紅巾軍沒有前途,決定單幹,依靠自己的力量,開拓新的局麵。
朱元璋於是向郭子興提出辭職,說自己要離開濠州,另謀發展,自己招募的七百人就不要了,隻要帶走24個人就可以了。郭子興雖然心有不舍,但是朱元璋想要出去闖一闖,沒有理由不答應啊。畢竟他是自己的女婿,如果闖蕩成功,對自己也沒有壞處。於是,他同意朱元璋出去自謀發展。
“兵在精而不在多”的道理朱元璋還是懂的,經過層層篩選,最後朱元璋帶走了24個猛人,名單如下:
徐達、湯和、吳良、吳楨、花雲、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炳文、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鄭遇春、郭興、郭英、胡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材、張赫、周銓、周德興。
請大家一定要記住這24位猛人的名字,這裏麵有一起偷吃小牛的周德興和郭英,也有後來的明朝第一名將徐達大元帥。他們是朱元璋開創大明帝國兩百七十年基業的骨幹力量,最後全部成為大明帝國的開國元勳。
心細的讀者一定會發現上麵的名單中有個“鄭遇春”,是不是寫錯了,應該是“常遇春”?
常遇春乃是明朝初年的第一猛將,戰功赫赫,但現在還在當山賊呢,直到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在和州搶掠時碰到朱元璋率軍攻打和州,這才來投靠。由此可見,“淮西二十四將”確實不是常遇春,而是鄭遇春。
鄭遇春此人,乃是唐朝宰相鄭畋之後,先鋒鄭遇霖之弟,開國後被朱元璋封為滎陽侯,食祿九百石,最後坐胡惟庸案死,爵位削除。
從其中我們發現,不管要造反還是要創業,一定要記住三點。
第一,要認準老板。老板認不準,跟他瞎折騰一輩子也沒啥出息。
第二,入團隊要趁早。因為在創業初期入團隊不僅比較容易,而且由於人才少,你更容易脫穎而出,今後團隊一不小心上市,還會分到原始股。等團隊有了一定規模,一般人很難加入這個團隊。
第三,性命最重要。無論是幹革命還是幹事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保住性命。倘若命沒了,那自然什麼都沒有意義了。
朱元璋剛辭職單幹,準備開拓新局麵,卻意外地得了一場大病。沒有辦法,他隻能成天悶在府中養病。
有一天,朱元璋正在房中養病,卻聽見外麵走廊上有人歎息而過。
朱元璋納悶不已,問左右之人,剛才到底是誰,歎息而過?
左右之人告訴他是元帥郭子興。
朱元璋聞言後,更加納悶,又問到底怎麼回事?
左右之人這才一五一十地說出了原委。
原來在定遠附近有個地方叫做驢牌寨,寨內有民兵三千人,本來也算是元朝政府的地方武裝(後備力量)。當時世道太亂,元朝政府顧不上這支部隊,補給糧草時常不足,這支部隊沒有辦法,隻得自謀出路。這不,最近寨中糧草又是不繼,一時之間又想不到辦法,搞得寨中人心不穩。郭子興得知消息後,想要趁機招募這支部隊,可惜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合適的使者,擔心會被別人搶了先,故而唉聲歎氣。
朱元璋一直想要離開濠州,得知情況後,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主動向郭子興請命,想要前去招募驢牌寨。
郭子興正為此事發愁,見朱元璋主動請命,自然高興不已,但是見他大病未愈的樣子,又擔心地問道:“我知道此事隻有你才能勝利,可是如今你身體未愈,我又怎麼能讓你冒這個險呢?”
“此豈高枕養病時耶?”朱元璋說道,“今日失機不圖,將為他人所得。”
這一句說到郭子興的心坎上了,他點點頭,問道:“你需要帶多少人馬?”
“十人足矣。”朱元璋平靜地回到。
郭子興聞言後,滿臉都是驚恐之色,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又問道:“多少人馬?”
“人多易引其懷疑。十人足矣。”朱元璋胸有成竹地答道。
郭子興聞言後,覺得有些道理,當下決定讓朱元璋帶領十人前去招募驢牌寨。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挑了十個精明的隨從,立即趕往驢牌寨。
當時正值盛夏,酷暑難耐,朱元璋又大病未愈,足足走了六天,這才到了寨外的小河畔邊。眾人抬頭一看,隻見對麵山寨牆頭兵甲林立,殺氣騰騰,看得幾個隨從心裏直發毛,想要臨陣退縮。
朱元璋淡淡一笑,說道:“到了這裏,難道我們還能跑得了嗎?大家不要害怕,隨我一起進寨,看看情況再做打算。”眾人想想也是,如今到了這地步,算是騎虎難下了,隻得硬著頭皮點了點頭。
這時,河對岸牆頭上兩名軍官朝著朱元璋等人大聲問道:“來者何人?你們到底想要幹什麼?”
朱元璋聞言後,大聲回道:“我們是從濠州過來的,想跟你們家主帥商量點事情,還望您通報一聲。”
沒過多久,驢牌寨的主帥來到了城頭上,讓朱元璋一人入內。
朱元璋便讓隨從們全部留下,自己一人毫不畏懼地涉水過河,進了寨門。
驢牌寨的主帥見朱元璋麵無懼色,心中暗暗佩服,臉上卻不動聲色地問道:“您是何人?找我有何貴幹?”
朱元璋來到主帥麵前施了一禮,緩緩說道:“我叫朱元璋,我們家元帥是郭子興,他派我來拜訪主帥您的。”
“原來是郭子興派你來的啊”驢牌寨的主帥與郭子興本來就是舊識,關係不錯,一聽說是他派的人,心中十分欣喜,於是招呼廚房做幾個小菜,招呼朱元璋等人全部入寨吃喝了起來。
兩人在酒桌上你來我往,不知不覺便已酒過三巡,微微有了些醉意。朱元璋見時機差不多成熟了,便和盤托出了此行的目的。
“我們家元帥和主帥您乃是舊識,聽說主帥您軍中缺少糧草,又有強敵來攻,故而我們家元帥派我來邀請主帥和手下三千兄弟一同去濠州城。”
主帥見朱元璋說得十分誠懇,不免有些動心,於是答應了朱元璋的邀請,並讓他留下信物。
朱元璋見事情有了些眉目,心中暗喜,於是當即解下隨身攜帶的一個香囊交給對方,作為信物,然後拱了拱手,準備離去。前麵我們說過朱元璋這人有很多優秀領導的潛質,不僅眼光獨到,判斷極準,而且能夠在關鍵時刻當機立斷,其實他還有一個優秀的領導潛質,就是心思縝密。他擔心此事夜長夢多,會有變化,於是在臨別之際,特地留下一個叫做費聚的機靈隨從(24個猛人之一),讓他暗中監視驢牌寨的一舉一動,隨時來報。
第二天,驢牌寨的主帥酒醒之後,有些後悔自己在酒桌上說了胡話,答應了朱元璋的邀請,後來越想越後悔,開始想改變主意,不願跟朱元璋一起去濠州了。費聚得知情況後,立即趕到朱元璋的住處,將此事告訴了他。
朱元璋當機立斷,帶了三百人火速趕到驢牌寨。驢牌寨主帥見朱元璋又來,連忙出迎。朱元璋先在寨中和驢牌寨主帥客套了一番之後,接著又說自己在外設下宴席,要回請主帥一次。
寨中本來就缺少糧草,得知朱元璋要回請自己,主帥十分高興,屁顛屁顛地出了寨門。可一出寨門他就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不但好酒好菜沒有吃上,而且還被朱元璋五花大綁了起來。
網絡上流行一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皇覺寺“佛學院”畢業的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有思想、有謀略的大流氓。他劫持了主帥之後,又回到寨中,充分發揮了他影帝的潛質,哄騙寨中三千民兵說主帥已經答應入夥濠州紅巾軍,現在已經在趕往濠州的路上了。
寨中的三千民兵見主帥剛才和朱元璋一起勾肩搭背,有說有笑地出了寨門,還真相信了朱元璋的一番謊話。於是,三千民兵燒掉了驢牌寨,跟著朱元璋一起去了濠州。
元朝末年,戰火紛飛,誰手下有兵有將,誰就占地稱雄,有話語權。朱元璋帶回了驢牌寨中三千民兵,郭子興也就成了暴發戶,講起話來也就“當當當”地響。
這時,朱元璋又聽說豁鼻山上聚集了秦把頭八百餘人,於是又帶著費聚等人,繼續使用坑蒙拐騙的伎倆,通過一番“忽悠”,招降了豁鼻山秦把頭八百餘人,聲勢進一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