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6.換個角度分析問題

有位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生的。”一樣的人生,異樣的心態,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一件事情,有的人看出了歡喜,有的人看出了悲傷,有的人看出了絕望,有的人看到了希望。一個人如果總是能夠以樂觀的心態,從積極的角度來分析問題,那麼就能給自己,或者是別人帶去正能量。

畢福劍學導演出身,從北廣畢業,他就進入了中央電視台,剛進台,畢福劍被分配到文藝部當秘書。幹些接電話、掃地之類的活,後來因為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組缺少攝像,他還零時客串了一把,結果因為攝像水平過硬,在劇組幹了沒幾天,他就升為主攝之一了。

1977年,一檔名為《人間萬象》改版為《夢想劇場》,因為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主持人,老畢又被迫成為了主持人。老畢說:“我畢業以後,人家都說我不務正業。幹導演的,你沒正兒八經地導過大的電視連續劇或者電影,結果你給人《三國演義》當攝像。好容易幹上電視了,你又去當節目主持人了。所以我們班同學在一起就說,不務正業就體現在你身上。”

但是他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現在幹欄目就幹吧,這裏麵也有學問。我倒覺得無論幹攝像,還是幹主持,都不能說是不務正業,隻不過你學的專業不是這個罷了。”於是老畢就踏踏實實的當起了主持人,果然,不久之後,憑著《夢想劇場》,老畢可謂是一炮而紅。

別人認為老畢一個學“導演”的做攝像,做主持人是不務正業,但是老畢能換個角度想問題,卻覺得這裏麵也有“大學問”,也能夠學到很多經驗。也正是因為前麵種種的積澱,才有了《夢想劇場》、《星光大道》的輝煌。

凡事都是相對而言的,要用辨證的思想去看待成與敗、榮與辱、得與失。

比如說,我們換個角度去分析挫折,就會發現,每個人的一生中,難免都會遭受挫折和失敗。所不同的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失敗,從而每次挫折都能夠深深打擊他取勝的勇氣;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麵前,總是對自己說:“看,又有獲取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一個暫時失利的人,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敗。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戰鬥的勇氣,那就是真輸了。

翻閱曆史的長河,古今中外,凡功成名就者都曆經了千辛萬苦,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候,實驗了5000多次都沒有成功,大家覺得他已經徹底失敗了,應當放棄了,但是艾迪生卻說:不,我沒有失敗,我隻是還沒有成功,而且我已經知道了有5000多種材料不可用。最終他經過7000多次的實驗,他終於發現了鎢絲。

同在一片藍天下,沐浴著一樣的陽光,有人說人生如美酒,芳香醇厚,甘飴醉人;有人說人生如苦海,風波險惡,浩渺無邊。其實,人生的成敗得失、高低起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就看你能不能從不能的角度去分析。

一個夏天的傍晚,有一位落魄的年輕人站在橋頭要投河自盡,卻慶幸被身邊的一個老者給拉住了。老者問他:“你年輕輕,有什麼事情想不開的呢?”年輕人悲傷地說:“我開了五年的公司破產了,我的妻子也拋棄了我,您說我活著還有什麼樂趣?”

老人聽了沉吟一會兒,說道:“那五年前你在幹什麼呢?”年輕人說:“那時我才剛剛大學畢業,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呀……”老人問:“那時你有公司,有妻子嗎和?”“沒有”老人說:“那麼你不過是回到五年前去。現在你又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了。”青年人聽了這話盤然醒悟,從此,他沒有再尋短見。

有句名言:“我一路光著腳走來,哭我沒有一雙鞋,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個沒有腳的人。”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每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慶幸自己還有一雙腳,人生要懂得滿足,需要自信、積極、向上的去麵對。

人與人的交往充滿了藝術的魅力,需要換個角度思考的能力。當我們麵對失敗、麵對複雜的人際關係、麵對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衝突時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多角度的思考,學習忍耐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特別是作為一個老畢的娛樂節目的主持人,不僅要調整自己的情緒,還要學會安撫那些嘉賓的情緒,從積極的層麵去分析問題,鼓勵他們。比如說,一個嘉賓被淘汰了,他會很沮喪,這時候你可以這樣說:“玉不琢不成器,所有的成功人物,無一不是從一次次的挫折和困境中走出來的,這是好事啊,你經曆了別人沒有經曆過的挫折,這說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你走在了他們的前麵了。”

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個方麵,一般人卻都隻能看到悲觀的一麵,但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即便是失敗也有它的價值,會說話的人要做的就是,換一個角度分析問題,將事情積極的一麵呈現出來,以此來鼓勵大家。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