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珊珊

許皋鶴太史在沒有考中進士前,曾經在溧水書院讀書,和同學孫某同住一室。平時兩人一起研讀習文,相互照應,也因此成為誌同道合的朋友。多年後孫某在學業上未能有所成就也未能順利讀完,便決定棄儒從商。他跟隨別人一起去航海經商,離開後就沒見他回來,人們懷疑他早已經溺死在江海中了。

太史考取進士以後,便常常思憶起這個老朋友。後來朝廷派太史充任副使,遠渡海外,到暹羅國去舉行冊封儀式。冊封結束後,太史在回來的途中遇上颶風,所在航船被吹翻。以前有慣例:隻要官員奉使入海,為防不測,不管正副使都要帶著棺材隨行。棺材前釘一個金字牌,上麵題“使某國某官某公之靈”這幾個字,作為標誌。遇到緊急關頭,官員便躺在棺內,可以表明身份,等待救援。太史遇上海難,眼看沒有什麼生還的希望,便躺在棺內,隨海浪起伏沉浮,任其漂流,心想:“隻要不葬身魚腹,就是萬幸了。”突然,他聽見有人在說話:“這不是我的老朋友嗎?你怎麼會到這裏來?”隨即讓人打開棺蓋。太史這才敢睜眼觀看,好一會兒才看清,原來說話的人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老朋友——孫某,隻見他身穿羽衣,頭戴星冠,隨從儀仗很盛大。而太史本人也已經脫身於洶湧的波濤登上了島嶼。他急忙從棺中站起身走出來,向孫某下拜致謝。孫某握著他的手說:“你冒著生命危險遠行,受到驚嚇,真是不容易,就請到寒舍好好休息一下。”說罷,兩人手挽著手向一座房子走去。

往島上走了沒有幾步,遙望遠處,隻見幾乎與王侯的府宅一樣富麗的房子,紅色的屋脊,碧色的瓦片,好一片氣派。太史被眼前的房子震到了。來到宅前,隻見門高院深,十幾個看門的人一齊前來行禮。孫某拉著太史來到一間題為“釣鼇”的廳堂,裏麵鋪設的豪華程度,太史就連在皇宮也沒看過。剛作揖坐下,孫某立刻讓人上酒,說道:“受驚以後,要先喝點酒鎮定心神才是。”太史連聲道謝。一會兒,桌子上又擺滿了許多山珍海味,味道鮮美無比,這些食物甚至都叫不出名字。酒清碧透紅,味道說不出的美味,孫某告訴他:“這是來自東海的扶桑露。”太史聽後不敢相信,忙問自己現在在哪裏,孫某告訴他此地屬於高麗國界,原來他已經順著潮水向東漂流了幾千裏。太史一聽更加感到驚訝。又問孫某的近況,孫某隻是笑笑並不回答。

喝了一會兒酒。孫某要讓妻子出來見見太史,便命使者到內屋去傳令。隨即就聽見環珮玉飾碰撞發出的清脆的聲音,奇香異芳也撲鼻而來,隻見從屏風後麵一位美人在十幾個打扮鮮豔的小丫鬟的簇擁下走出來,她頭戴飛鳳冠,腳穿文鴛鞋,衣裳似霞如霓,容貌十分貌美,婀娜多姿。美人對著宴席拜了兩拜,太史剛想回避,孫某拉著他的衣袖說:“因為我們兩家世代交好,所以才讓妻子出來和你相見,千萬不要生疏了!”考慮到自己比孫某小二歲,太史便以叔嫂之禮與她相見。美人行完禮,也到另外一桌坐下。太史因為她長得實在太美,不敢抬眼仰視。孫某對妻子說:“妻妹也已經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了,可還沒有對象。這位是我的老朋友,當代的貴人,因為奉朝廷之命出國去加封王爵,隻是途中不幸遇難,才來到這裏。不如將妻妹嫁給他,如何?”美人聽後,細細打量太史,點頭讚同。孫某又說:“我朋友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很有盛名。你可不要誤了人家的好事。”美人笑笑便站起來,說:“阿妹性格執拗,讓我進去和她商量商量,再來回複。”說完,緩緩離席而去。

太史聽說是給自已議婚,趕緊推辭道:“長兄的話本來不可違背,可是我身負朝廷使命,恐怕這樣做會遭人非議,兄長的好意我心領了,實在是不敢答應此事。”孫某笑道:“你這就錯了。此地僻處海角,與各國都不相通,兄若不是隨潮漂流,也不能來到這裏。今天即使想趕回朝廷複命,也並非易事啊,難道能長翅膀飛回去嗎?如果等待航船經過,十餘年也不一定能夠回到故國。你一個人獨居,寂寞冷清,怎麼能忍耐?而且我熟知兄沒有子嗣,傳宗接代也是一件要緊的事情,所以千萬別拒絕我的好意啊。”太史說來說去,還是認為朝命在身,議婚不妥。孫某便舉例說:“蘇武曾經持節出使,也曾經在城外娶婦,兄難道就沒有聽說嗎?”正當兩人議論紛紛,爭論不休時,美人又從裏屋出來,說:“已經答應,一切聽姐夫的意見。”孫某便笑著指指美人,問太史:“你仔細看看她的姐姐,比家鄉那邊的人長得如何?”太史見推托不掉又見美人的容貌,這才打定娶婦的主意。他重新用婚姻之禮拜見孫氏夫婦,孫氏夫婦都很高興,便以女家口吻稱呼他為“許郎”,美人便與他們同席而坐。

歡談宴飲直到晚上,孫某說:“今晚的日子不吉利,而且許郎剛經曆險難,精神氣還沒有恢複,還是等到明天再舉行大禮吧?”接著他送太史來到廳堂旁邊一間精美的屋子中,並吩咐仆人將他自己的被褥也取過來,說:“好久沒有與老朋友同睡一室,今晚重溫別後重逢之情。”接著便將兩張床並擺在一起,兩人同臥共眠。兩人像以前一樣聊起天來,太史才知道原來以前孫某與同伴航海經商,也遭受了沉船的災難。正當他在海上漂流之際,遇上一個老頭用手杖牽引得以相救,使他登上這個島嶼。老頭非常賞識他風流儒雅,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嶽父是古代傳說中東海釣鼇的任公子後裔,姓任,有兩個女兒,大的名瑟瑟,小的叫珊珊。老叟因為厭嫌世間紛擾喧囂的生活,所以決定自己去邀遊天下,把瑟瑟嫁給孫某後,也將整個家都交付給他打理。孫某主持家政,又跟著妻子學道,對世事禍福因果也能通曉一二。這天晚上,孫某將他自己的經曆遭遇向太史詳詳細細地敘述了一遍,直到半夜困意襲來,兩人才入睡。

第二天,孫某向客人發出成婚的請柬,來了幾十個女方的親戚,其中一半人姓任,都穿著遠古時代式樣的衣服,狀貌奇偉。堂中簫鼓喧鬧,金玉璀璨,太史仍然穿原來的衣冠與客人相見,忙著打招呼行禮。等良辰到時,隻見婢女們簇擁著頭上掛滿成串的珠玉,戴著金步搖,身穿翠綠的鳥羽外衣,妝束好似天上的仙女的新娘來到堂中,眾人都很羨慕新郎的運氣。新郎新娘交拜結束,被人送入洞房。孫某自己高興地忙裏忙外招待眾多的親戚。

洞房中,太史與女子相對而坐,相互交換飲合巹酒,共打同心結。忽然,婢女拿著一張彩箋進來說:“阿姐說聽說新郎才華橫溢,又在朝廷翰林供職,新娘梳妝出嫁時由於時間匆忙怕誤了吉時便沒有作詩,可飲合巹酒一定要有詩句。特請新郎賜教,來紀念今晚的大好樂事。”太史聽後臉露微笑,隨即取筆揮灑,寫詩一首:“別卻黃麻駕彩虹,乘槎今入鬥牛宮。不須更把支機贈,自有皇華傲粉紅。”手腕還未停穩,又一個婢女從外麵進來,說:“大姐送詩恭賀。”隨即拿出一張小紅箋給太史,太史取過一看,詩中寫道:“使星耀自九重天,金屋新看結好緣。寄語劉郎須得意,桃源還勝杏花前。”詩句十分清豔,太史思考著怎麼回這首詩。新娘見狀便讓婢女將兩首詩取來,賞玩了好一會兒,微微一笑,說道:“兩首詩不相上下,但都不能讓我感到十分滿意。”她用目光向婢女示意,婢女遞上一支筆,她隨即寫道:“倏為彩鳳銜書去,旋作文鴛覓偶來。舊是紫薇花下客,挑燈試看海棠開。”太史讀了詩,大笑道:“真是我的敵手啊!娘子的才華和為夫不相上下啊!可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娘子現在該是私下歡快的時候了!”新娘聽後露出羞澀之態,不能自主。他立即讓人撤走燈燭,挽著新娘進入帳幃。不一會兒,帳中傳來女子嬌滴滴的呻吟聲,和男子滿足的喘氣聲。太史生平從未感到男女之事竟如此愉悅。早晨起床後,太史去向孫某道謝,孫某問他:“夜裏是否有佳作?”太史取出三首詩給他看。孫某微微一笑,說:“你的才華可要勝過曹丕十倍,我是沒資格和你相比了!”太史也笑道:“比起任家姐妹,弟弟也實在不是對手啊。”

太史在島上住了六年,夫婦生活始終和諧歡快像每天新婚一樣甜蜜,一有空就吟詩作對,生活好不愜意。服裝飲食全由孫某供給。珊珊生育的二男一女,都已經能夠伏地爬行。太史忽然產生回故鄉的念頭,可是卻因為身體有病而無法實現,思鄉之情越發濃烈。孫某知道後,安慰他:“你不用為此惆悵,我聽說朝廷有使者到朝鮮,現在將返船歸朝,你可以搭乘其船回去。”太史聽後滿心喜歡,就連疾病也一起隨著心情好了。孫某特意為他準備了一隻小艇,載著幹糧,選擇了一個好日子送太史出發。太史與珊珊兩人手拉著手道別,珊珊滿眼淚水充滿了不舍。孫某說:“你暫時衣錦還鄉,也不用牽掛妻子兒女,五年以後你們有緣一定會重逢。”太史這才揮別妻子,上船啟程。到了大海中,雖然船身輕靈,但卻不會沉溺。

經過一天一夜,太史乘的船駛到一個海邊的國家。正好看見有使者出境。他便迎上前去相問,恰巧被一個曾經與太史同年考中進士的人認出,見到他後大吃一驚,說道:“和你一起到暹羅國去的正使某公,因為遇救幸免於死,他向朝廷回報時稱,沒有找到你的棺材。原以為你已經遇難,沒想到你還活著!”太史將實情隱瞞,隻是說自己漂到一個海島,幸好被居民撈起才獲救,但是由於沒法渡海,所以難歸朝廷。聽說朝廷有使者奉命東來,所以希望能夠搭乘使船歸去。眾人都很高興,為太史換了一身衣服,一同回朝。朝廷有關部門經過審議,考慮太史冒著危險遠行有功,便給太史加官進爵。家人這才知道太史還活在世上,全家喜慶祝賀,立即推平了他的墳墓,將他的空棺燒毀。

五年之後,又遇到朝廷派使臣出使高麗之事。太史家人都不希望他去,他卻主動向朝廷請命,於是再一次乘便船出國。使事結束後,太史突然暴死在船上。眾人將他的屍體裝入棺內,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提棺輕得像一張紙,大家對此感到詫異,便重新打開查看,裏麵已經空空如也。原來太史已經隨孫某一起入仙。

外史氏說:官員身負皇帝的重大使命,本應該回去複命,許太史還沒有返回朝中向皇帝複命,發生這種事情是很不應該的。但是,像太史一樣出國去加封王位的大臣,因為曆經長途跋涉、艱難險阻而遇難中途死的,相信不止一人。現在聽了太史的這段經曆,地下的此類亡靈,一定能夠稍微得到一些安慰吧。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