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延祐初年,滕穆二十六歲,是浙江永嘉的一位讀書人,擅長作詩,風采韻致優美,備受眾人推崇讚許。他平素聽說杭州山水秀美,一直很想前去遊玩一番。
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朝廷下達恢複科舉的詔書,於是滕穆便拿著本鄉的推薦信前往省城應試。到省城後,他寄居在湧金門外,每天都往來於南山、北山以及西湖邊上的各個寺院,像靈隱寺、天竺寺、淨慈寺、寶石寺之類,以及玉泉、虎跑、天龍、靈鷲、石屋洞、冷泉亭等這些景點;但凡是景點中深幽的山澗、茂密的樹林、懸崖的峭壁等,幾乎都能找到滕穆的足跡。
七月半這天,滕穆由於在曲院風荷觀賞蓮花,因而在湖上留宿,小船就停泊在雷峰塔下。這天夜晚,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荷花的香氣縈繞在全身上下,那些大點的魚兒在湖水中跳躍的聲音、歸巢棲息的鳥兒在岸邊的飛鳴聲也都能時不時地聽到。當時,滕穆喝醉了酒,無法入睡,於是就起身披上衣服,沿著湖堤觀看,而當他走到聚景園時,竟漫步跨了進去。要知道,距離宋朝亡國已經整整四十年了,園中除了瑤津西軒還依舊高高矗立,其他的樓台亭館,像會芳殿、清輝閣、翠光亭等都已塌坍毀壞了。
滕生來到軒下,靠著欄杆稍作休息。一會兒,他忽然看到一位美女和一個侍女從外麵進入園中,其中美女在前麵走,侍女則跟在後麵。而此美女雖然發髻微亂,但卻姿態柔美,看上去恰似神仙一般。於是,滕生在軒下屏氣凝神,想著看看她究竟想要幹什麼。這時,隻聽此美女說道:“湖光山色如故,風光與以往相比也沒有什麼不同,隻不過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世事已經大不一樣了,難免會讓人有黍離之悲!”說完,她便走到園北的太湖石邊,吟誦起詩來:
湖上園亭好,重來憶舊遊。征歌調《玉樹》,閱舞按《梁州》。徑狹花迎輦,池深柳拂舟。昔人皆已歿,誰與話風流!
滕生生性放蕩不羈,在初見她的美貌時,就早已經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等聽了這詩作,越發地技癢難忍,於是在軒下繼續吟誦道:
湖上園亭好,相逢絕代人。嫦娥辭月殿,織女下天津。未領心中意,渾疑夢裏身。願吹鄒子律,幽穀發陽春。
吟誦完後,滕生便快步朝她走去。那美女也並未感到驚奇,慢慢地說道:“我原本就知道郎君在這裏,這是特意來尋訪你。”滕生問美女姓名,她說:“我已經離開人間很長時間了,本想著要自報家門,可是又擔心這樣有點唐突會令郎君受到驚嚇。”滕生聽了這番話,雖然已然確定她就是鬼魂,可卻一點也不害怕,還要堅持詢問她的姓名。美女這才說道:“我名叫衛芳華,是宋理宗朝時的宮女,二十三歲就已經去世了,死後就被葬在了這個園子的邊上。因為今天晚上前往演福寺去拜訪賈貴妃,承蒙她盛情款待,不想回來得遲了,以至於讓你等了這麼長時間。”說罷,她隨即對侍女說:“翹翹,快到屋裏去把坐臥的墊具和酒食水果拿來。今晚月色甚好,郎君恰好也來了,我們就在這裏賞月吧,萬萬不可虛度良宵。”聽她這樣說,翹翹便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翹翹就回來了,隻見她帶回了紫毛毯等物,擺上了白玉碾花酒樽,拿出碧琉璃杯盞,美酒芳香四溢,簡直不敢讓人相信這些是人間所有的。就這樣,美女同滕生一邊談笑一邊吟詠詩詞,其詩詞大都傳遞出清新美好的旨趣。接著,美女又讓翹翹唱歌以助酒興。翹翹希望能夠詠唱柳永的《望海潮》詞。美女說:“新人又怎麼能夠唱舊曲呢。”於是,她隨即就自己填寫了一首《木蘭花慢》詞,讓翹翹吟唱。那歌詞是:
記前朝舊事,曾此地,會神仙。向月地雲階,重攜翠袖,來拾花鈿。繁華總隨流水,歎一場春夢杳難圓。廢港芙蕖滴露,斷堤楊柳垂煙。兩峰南北隻依然,葷路草芊芊。悵別館離宮,煙銷鳳蓋,波浸龍船。平時玉屏金屋,對漆燈無焰夜如年。落日牛羊壟上,西風燕雀林邊。
唱完後,美女不禁潸然落淚。看到美女如此,滕生一邊極力用言語對她進行寬慰勸解,一邊屢次用委婉的語言來挑逗她,並密切觀察她的意向。隻見,美女起身拜謝道:“我已經是去世之人,時間一長就會化作塵土,可是如果我能夠有幸服侍你洗漱並嫁給你,即使死了也會不朽。況且郎君你剛才的詩句中,也已經有意應允我了,希望我吹奏著鄒衍的音律,使深邃的山穀變為萬物發生的春天。”滕生說:“剛才我吟誦的詩句,其實隻不過是脫口而出罷了,原本並沒有你說的這個意思,誰又能料想到竟會成為預言呢。”
過了很久,月亮漸漸隱沒在西邊的城牆下,河鼓星也向東邊的山嶺傾斜,美女命翹翹撤去酒席,並說:“我這裏實在是偏僻簡陋,不適合郎君你在這裏居住,也就這西軒還算是說得過去。”於是他們手拉手進入瑤津西軒,且在軒中留宿;而夫妻交合的事情,也同人世間一樣。天快亮的時候,美女隻得無可奈何地抹著淚與滕生告別。
到了白天的時候,滕生為了印證先前的事情,特意前往園側探訪,不料那裏確有宋代宮人衛芳華的墳墓,而且在墓的左邊還有一個小土堆,也就是翹翹的墳墓。看著兩人的墳墓,滕生在那兒好生感慨歎息了一陣兒。等到黃昏的時候,他又來到瑤津西軒,而美女卻已經比他先到了。她迎著滕生說:“感謝郎君您白天前來園中尋訪,不過我作為死去之人隻有黑夜才對我有利,白天則會對我不利,所以我才不敢貿然與你相見。幾天以後,就可以不分晝夜了。”從此以後,他們兩人每個晚上都會來此相會。如此十天後,衛芳華白天也能出來和滕生相見了,於是他就把芳華帶回自己的寓所定居了下來。
不久,滕生考試落第,決定東歸故裏,美女知道後表示願意跟隨他一起回去。這時,滕生問道:“為什麼翹翹沒有跟著去呢?”她回答說:“我現在出來服侍郎君,墓宅沒有人,隻是把她留下來看守罷了。”於是,滕生和芳華一起返回了故鄉,看到親朋好友,滕生就騙他們說:“這是我在杭郡娶的良家女子。”大家看這女子舉止溫柔,言辭聰慧伶俐,也就相信了滕生,而且也非常喜歡這女子。同時,美女在滕生家裏對待長輩也很有禮數,對待奴婢仆人也經常施以恩惠,她與左右鄰居的關係也非常和睦,相處得很開心。另外,她還勤勉持家,安守本分,哪怕是內外門之間的中門,也都沒有隨意踏出過一步。大家對滕生能夠得到這樣一位賢內助都紛紛表示祝賀。
如此光陰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三年,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初秋,滕生整理行裝又要去省城參加鄉試,出發的日子都已經定下了。這時,美女向滕生請求說:“杭州是我的家鄉。我和郎君到這裏也已經有三年了,如今希望能夠和你一同前往,也順便看望一下翹翹如何了。”滕生答應了她的請求,於是兩人乘坐雇來的船,直達錢塘,到那以後他們臨時租了一間房子居住。到達錢塘的第二天,恰巧趕上七月半,美女對滕生說:“三年之前,我們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夜晚相遇的,今天又恰巧碰上了這個日子,我打算與郎君再去一次聚景園,繼續往日之遊,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滕生同意了她的要求,帶著酒食一起前往。
到了晚上,月亮爬上了東邊的城牆,蓮花開放在南邊的水灣,嫩柳細竹在堤岸上搖曳,簡直和三年前的情狀一般無二。而他們走到園前的時候,翹翹早已在路口迎見禮拜,說道:“娘子陪伴奉侍郎君,遨遊城市,如今前前後後已經三年,享盡了人世間的歡樂,恐怕不會再想起這個舊居了吧?”說著,三人一同進了園內,到西軒後坐定。這時,美女忽然流著淚對滕生說:“這三年來,感謝郎君你不嫌棄,讓我能夠陪伴在你左右盡心地侍奉你,但是如今我們還沒有嘗盡歡樂,就又要永遠分開了。”滕生急忙問道:“這是為什麼?”美女回答說:“我原本就是陰間地府之人,不適合長時間在人世間走動。隻是因為我與郎君前世緣分未盡,這才不惜冒犯陰間條規跟隨在你左右。可如今,我們之間的緣分已盡,也是到了該分開的時候了。”聽到這裏,滕生驚慌失措地問道:“那是什麼時候呢?”美女回答說:“就是今晚。”頓時,滕生悲傷惶恐,心如刀絞。美女說:“並不是我不想終身侍奉陪伴郎君,永遠讓您快樂,而是我待在陽世的時間有限,不能隨意超過。如果我長時間地滯留在人間,就會獲得罪過,這不但會對我造成損害,還會給郎君你帶來不利。難道郎君沒有聽說過《青瑣高議》中有關越娘的故事嗎?”聽她這樣說,滕生才有所醒悟,可耐不住心中的悲傷感慨,致使徹夜都無法入眠。就這樣,一直等到山中寺廟的鐘聲敲響,水邊村莊中的雄雞啼唱,美女才急忙起身與滕生告別,並且把佩戴的玉戒指脫下係在滕生的衣帶上,對他說道:“以後你看到戒指,希望郎君你不要忘記我們之間舊日的感情啊。”說完,美女難舍難分地與滕生分別繼而離去,不過仍然頻頻回頭,很長時間才消失了蹤影。看著美女慢慢消失在自己的眼前,滕生大哭了一場,可最終也隻能無奈地返回居所。
第二天,滕生準備了一些酒肴,並在芳華的墓前焚燒紙錢,還專門作了一篇祭文來悼念她。祭文中寫道:
你生來淑美,出類拔萃,超過眾人。秉稟有仙聖般的奇姿,接受了天地乾坤的秀氣。你的容貌秀麗如花,品質純樸如玉。揚眉吐氣時能夠住進天上之金屋,窮途末路便埋骨路左之荒墳。托體與鬆楸共處,眼見著狐兔群奔。落花流水,斷雨殘雲。中原多事,故國無君,感歎光陰如同白駒過隙,眼見日月就像奔輪。然而精靈不滅,性識長存。不必依仗李少翁招魂奇術,自能夠返倩女之芳魂。伴隨著玉匣驂鸞之扇,金泥簇蝶之裙。聲泠泠是環珮響,香靄靄是蘭蓀薰。剛想要同歡以偕老,怎奈何既合而複分!你像洛妃穿著淩波之襪遠去,去參加王母的瑤池宴請。走近看卻什麼也見不到,問訊也沒有回音。我惆悵後會無期,感傷前事與誰談論!關鎖著楊柳春風之院,緊閉住梨花夜雨之門。恩情中斷天漠漠,哀怨繚結雲昏昏。音容杳杳見不到,心緒紛亂無法理。謹含哀而奉吊,希望你對此有感!嗚呼哀哉,尚饗!
從此以後,美女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滕生百無聊賴地獨自待在居所,就好像死了妻子一樣。眼看鄉試的日期一天天逼近,可是滕生卻沒有任何心思去準備鄉試,於是就滿心惆悵地返回了家鄉。親朋好友問為何獨自一人歸來,於是滕生便把事情的始末都告訴了他們,大家聽後都為之感歎驚奇。後來,滕生再也沒有娶妻,一次到雁蕩山去采草藥,就再也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