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卻是艱辛的,需要漫長的堅持和堅守。直白說,是需要投入,需要付出,需要砸錢。如果王春玲和老公沒有一種情懷,這個事情無論如何是做不成的。
王春玲說,現在的土地已經被化肥農藥喂飽了、喂慣了,沒有化肥、沒有農藥,土地會像染了大病的人一樣,有氣無力,死氣沉沉,你撒上種子,它長了苗,卻不給你打糧食。
這樣的土地上,搞生態農業談何容易?但她就是要堅持,寧肯賠錢,也不上化肥,不打農藥,她要救活這片土地,養活這片土地,她要看看土地能不能給她的生態農業帶來回報。
彎柳樹村的農民,聽說她種地不上化肥、不打農藥,覺得是笑話,覺得不可思議,多少年了,哪有種地不上化肥、不打農藥的?那地能給你長糧食?你隻有等著賠錢了!
但她堅定了信心,要搞生態農業。她明知道要賠錢,但還是要這樣做。她說,要先把地養活,這需要過程,她有這份愛心和耐心。
第一年,她在彎柳樹村老鄉們幫助下,在試用了酵素的土地裏插上了秧苗,種上了小麥,然後堅持不打藥,不用化肥。收獲季節到來了,別家的稻子一畝地能收千八百斤,而她種的稻子,每畝地隻收了不足300斤。
村民勸她說,春玲啊,可不敢這樣種地呀,這樣得有多少錢往裏麵砸呀!她說,堅持兩年再說,等地養活了,就打糧食了。
第二年,她的土地慢慢被養活了,一畝地收獲了近400斤稻子。這讓王春玲看到了酵素農業的前途和希望,也堅定了她搞生態農業的信心。
第年,她的土地徹底養活了,稻子平均畝產達到了800多斤。
王春玲是非常善良而有愛心的人,不管有多少困難,她從不欠幫她種地的彎柳樹村村民一分錢。彎柳樹村的鄉親們都知道王春玲不容易,隻要她的地裏有活,鄉親們寧願放下自家的活,也要趕去幫她幹,為的是不誤農時。
天意與人意,都會眷顧善良又有愛心的人。
現在,她成功了。她生產的酵素生態稻米,畝產已近1000斤,生態稻米所特有的品質和特有的清香,讓吃到酵素稻米的人念念不忘,讚不絕口。現在全國各地來彎柳樹村參觀學習的人,都要來她的遠古生態園參觀,看她養活的土地,看她生產的酵素大米、酵素小麥和酵素花生。
曆盡艱辛,她終於看到了發展酵素生態農業的美好前景,她的生態農業正在成為彎柳樹村奔小康美好畫卷中的漂亮筆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