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峭的絕壁成了攔路虎。施工中,這些地塊岩石裸露,生態脆弱,難種草,難澆水,難養護。
範海濤多方考察,選中了掛網噴播技術:先在山體上覆蓋不鏽鋼網,再進行“土壤培養基”團粒噴播。每平方米複綠成本低、效益大,植物成活率高。
挖掘機、攪拌機一起上陣,清理碎石、噴播複綠。篩土機篩出細土,配上草籽、肥料、黏合劑,注水攪拌,再用“高壓槍”噴射到陡峭的山坡,就完成了一次廢棄礦山噴播。
如此重複5次,“土壤培養基”逐漸增厚,牢牢粘在山坡。上麵覆以黑網,防止夏日暴曬;早晚多次噴灌,保持土壤濕潤。數周之後,山體便可長出小草。
“這是一種高科技種草技術,在荒石灘裏撒上草籽,不斷噴灑水,幾天之內就可生長出草花……”範海濤指著一片鬱鬱蔥蔥的草,興奮地說。
短短2年投資3個多億,采用邊坡掛網噴播複綠技術修複陡峭邊坡60萬平方米,在老采麵、老礦坑覆土種草2000多畝,綠化植樹100多萬棵,裸露山體得到初步綠化和修複。
盛夏時節,我沿著陡峭采麵攀緣而上。這個采礦坑已經完成噴播,采坑底冒出一寸多長的綠草。圍坑一圈,爬山虎競相生長,可看到山頂的采麵、遠處的邊坡均被綠色覆蓋。采麵周邊,鋪設了一圈輸水管,給綠山鑲上了一道亮麗的白邊。
現場的工人正頂著酷暑,連續作戰,初步綠化了2000多畝老采坑、暫不開采的裸露礦山,並舉一反,在所有礦口清石,培土,種草,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