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九龍井,心田上的一朵蓮花

站在柘榮九龍井下的石山村,看四周的群山,把石山洋圍成了一麵巨大的池沼,池中央浮起一片荷塘,滿池的蓮花,仙袂飄飄,讓我恍惚——仿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蓮花,就是遺落在山澗的一口口龍井……

牽係九龍井的,是一條青石鋪的山路,像一根粗壯的荷梗斜插在村口的水塘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我就是那隻慕名而來的蜻蜓,順著這條梗往上飛,好奇的目光邂逅了第一株蓮花——“遺荷井”。那口井不大,是一灣澄碧的水潭。井右側突出一石,像一片荷葉輕覆其上,形色俱佳、惟妙惟肖。井上銀珠飛濺,嘩嘩鳴泉告訴我——那葉荷相傳是馬仙姑在此洗浴後所遺,故井有此名。除了那荷石,井四周還散落著許多石頭,青碧者有之,圓潤者亦有之。我輕斂翼翅,在每一塊石頭上稍作停駐,直覺告訴我,這裏的河床曾經是一片荷塘,每一塊石頭都是一片荷葉。我用細長的腿去觸碰,用薄紗狀的翅尖去撫摸,除從腳底傳來的濕滑、翅尖感受的冰涼之外,一塊塊石頭緘默無語,空對青山。我有些錯愕,靜默中我聽到了那葉荷石怦然的心跳,那是整個荷塘僅有的心聲,她在低低地歎息。歲月衝刷,流水侵蝕,隻有她沒被消磨掉身上的紋路,依舊保持了一顆屬於蓮的心,而那些沒有了蓮心的石頭,在時光的流轉中漸漸模糊了自己的麵目。

我不知道那葉荷石指的蓮心是什麼。我來自遙遠的山外,與九龍井注定是一場擦肩式的邂逅,來時的世界還在那裏等著我回去。我帶著那聲歎息,像蟲子一樣小心翼翼向上攀爬,石頭堆砌的荷梗好長,臨著山崖,貼著井壁,於是多了幾分曲折,也變得格外險峻。而梗端上的井則如蓮,或開在河床之上,或綻於深穀之中,各具形態,讓人浮想聯翩。

“蝙蝠井”的上遊是“陰陽雙井”,陰陽互補、琴瑟和鳴,那是一枝花開並蒂的蓮。我站在透明的玻璃橋上往下看,隻見綠波回旋,深不可測,讓人頭暈目眩,不敢直視。那水卻不以為意,傾瀉而下,它知道再深的井也有滿的時候,滿了水就要尋找它的去路。我俯在欄杆邊看它從陽井裏旋起波來,隨即淩空一躍,我急忙伸出手去,想一把拽住它,告訴它前頭是個懸崖,可它頭也不回,刹那間化作一道白虹,直貫百米下的蝙蝠井底,水汽在岩壁的回響中彌漫開來,如煙如霧,升騰起一朵白蓮,飄浮在幽穀之中。我攏了攏震散的心魄,發覺自己竟凝成了一顆水珠,滾動在晶瑩剔透的蓮花之上。正悠然間,“嘩”的一聲,那花瓣一抖,無數和我一樣的水珠掉進了荷塘裏,叮叮咚咚,化作了一首采蓮人的歌謠。

“陰陽雙井”連著的是“大小龍門井”,水流淙淙。仰望龍門,巨石橫亙,那是重重疊疊的荷葉,遮住了天,也蓋住了井,隻有從石間奔湧的水在預示著前進的方向。都說魚戲蓮葉間,但那不是我,此刻的我更像是一條找不著方向的魚,眼前看似都是路,卻沒有一條能讓我從此逆流而上。也許我難逃中途擱淺的命運,那道難以企及的龍門是我心裏最大的悲哀,看來不是所有的魚都能躍過夢想中的龍門。那就順著水路返回吧,我從蓮葉間探出頭來,看見右側崖壁上有一巨龍昂首,口中噴出一道水柱,直射對麵崖壁,崖壁下水汽濕潤,流水激石,石上苔痕斑斑,苔上立著一株株小巧玲瓏的菖蒲。那嬌美可人的蒲草兒,讓我赫然愣住了。我看到湍湍流水在她腳下刻出道道淺痕,可她依然在風中搖曳翩躚,仿佛在進行一場水上的舞蹈。我看見了她的微笑,那麼優雅,她想告訴我那湍急的水流是她生命中的龍門嗎?是的,一定是的!她躍過了那道龍門,難怪有了這翡翠般的色澤、幽蘭般的氣質。植株雖小,楚楚之態中自有一份從容自信的生命之美。原來,這世間所謂的龍門,不在你我眼中一味想要眺望的去處,它就橫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或許很小,也很近,就像此岸到彼岸的距離,就像流水與花兒的共舞。

荷梗更纖細了,雨絲飄了起來,細如牛毛,一點點灑在頭上,側身一看,下麵就是“雙心井”。兩顆心,天造地設,大小相疊,形態相似。那是誰的心,你的、我的,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原來人的心真的可以一分為二,一顆日日在塵世裏浸染風塵,為俗務所纏,是為俗心,立身之所在;另一顆則引領著我們漫遊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求索著生命的本真,那該是立命所在的蓮心吧。我驀然想起了那葉荷石,想起了它怦然的心跳。我知道我為什麼來了,引著我的是那顆蓮心,它在心靈深處召喚著我呢。人正是有了這兩顆心的相互牽扯與包容,才能在這喧囂的塵世中安心去尋覓去聆聽山水的清音。

這樣一想,抬起頭來,眼前就見到了“觀音井”。那口井因壁上有一尊觀音的側身像而得名。大家瞪大眼睛盯著石壁看,有人說看到了,言之鑿鑿。有人看了半天,一無所獲。看來人人都在看,卻未必人人都能窺得蓮花寶座、菩薩真容。一位眼力頗佳的朋友用手機拍了,將照片中的一小部分漸次放大,才得見菩薩那飽滿的麵容、安詳的神色,而她腳下的這口井仿佛幻化成了一朵蓮花,托舉著寬展的裙裾,映照出大士莊嚴而又慈悲的法相。看來,世間的真相有時隻不過是蓮葉上的一粒水珠而已,當你滿眼皆是風光的時候,卻常常看不到真正的風光。

九龍井的盡頭,是一口有故事的“蓮花井”,傳說這井是龍子饕餮之地。饕餮好食,一次恰逢觀音路過此地,因忘帶蓮花寶座欲回,饕餮為了能讓觀音留在對麵山上的蓮花寺,就從自己的井中掏了一塊蓮花石送給觀音。觀音有了蓮花寶座,就留在了蓮花寺。饕餮舍得一塊蓮花石,不僅修來了一口蓮花井,還得以沐菩薩之光,享人間煙火。繞過幾座山,一片翠竹掩映間,蓮花寺到了。寺不大,左側山崖旁果然矗立著一塊巨石,上大下小,呈圓錐形,周身線條起伏流暢,石上綠苔鋪展,猶如蓮花寶座,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叫絕!

站在蓮花石旁,看著山下風光旖旎的石山洋,想起剛剛走過的九龍井,心裏油然升起一座蓮台來,“遺荷井”“蝙蝠井”“大小龍門井”……當我默默念著它們名字的時候,就好像一片片花瓣圍攏在蓮花石旁,便有萬千喜悅自心中綻放。那一刻,心境澄明,萬物皆清。

二○一九年十一月六日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