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給“躺平者”的忠告

張君民

在儒家看來,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要誠敬地對待自己的職責,而不能隻喊口號“唱空城”、拈輕怕重“做樣子”、庸碌無為“混日子”。

然而,有些躺平的人,從來不說自己做了多少工作,對自己的工資、福利待遇卻看得很重,並且享受得心安理得。

2023年兔年央視春晚,由沈騰、馬麗等表演的小品《坑》,精準刻畫了一個“躺平式幹部”的形象,給大家帶來笑點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更多的思考。當前,確有極少數幹部不思進取、甘於平庸,在其位不謀其政,選擇了自我邊緣化的躺平。他們有的是因為年齡問題,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倦怠;有的是因為能力問題,難以勝任工作而選擇了逃避;有的是因為升遷無望,有意消極怠工;有的是奉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畏首畏尾、懼怕擔責而推諉;有的是因為有不滿情緒,整天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不僅躺平,還散布負能量。

總之,躺平的原因很多,不一而足。但不論哪一種情景,“躺平式幹部”的社會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的行為,貽誤的是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損害的是民生福祉,最終也必然會傷了老百姓的心。所以,躺平不是一個人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風的小問題,而是事關黨風、政風、民風的大問題。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篇》)這是孔子對學生們今後為官從政的忠告。他要求為官者各負其責,各司其職,腳踏實地,做好分內的事情。曾子也同樣是這個意思。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那麼,在其位,當然就要謀其政。每一個職位都承擔著一份職責,每一份職責都是黨和人民沉甸甸的囑托。幹部,關鍵在幹。這是義務,更是本分,是一個國家、一個組織行穩致遠的根本。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陽貨篇》)孔子說:“整天吃得飽飽的,什麼心思也不用,這種人就實在難以教導啊!”許多人選擇躺平後,完全失去了幹事創業的勁頭,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懶惰散漫,成天無所事事,無謂地浪費時間,個人的學習成長根本無從談起,人生又哪裏會有幸福呢?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篇》)孔子說:“整天聚在一起,言語都和義理不相關,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很難教導。”

閑來生事,許多躺平的人,自己不但不去幹事,往往還東家長西家短,說三道四,議論是非,尖酸刻薄,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滿滿的負能量,嚴重影響單位的團結與和諧。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論語·衛靈公篇》)孔子說:“侍奉君王,就應該認真做事,把領取俸祿的事放在後麵。”首先要誠敬地付出,然後再謙遜地得到,這就是“禮”。在儒家看來,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要誠敬地對待自己的職責,而不能隻喊口號“唱空城”、拈輕怕重“做樣子”、庸碌無為“混日子”。然而,有些躺平的人,從來不說自己做了多少工作,對自己的工資、福利待遇卻看得很重,並且享受得心安理得。他們經常念叨著自己的工資發了沒有,津貼漲了沒有,節日的福利少了沒有,等等。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們因為職業而有工資待遇,這是一種契約,是安身立命之本,至少應該為這份工資、待遇付出相應的勞動,對得起這份工資、待遇。

最後,很想給“躺平者”一點忠告: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能力不足,要靠學習來提高;退休年齡快到了,也要盡力站好最後一班崗……總之,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就要擔其責,失責必追究。與其“躺平”,不如活在當下。光陰飛逝,猶如白駒過隙,唯有腳踏實地過好今天,才能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