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記寫作
青澀的疼痛
我該如何描述我的中學時代呢?
我偏科得厲害。理科,尤其是數學,糟糕透頂。在整個中學時代——初中和高中,數學是我逃不脫的噩夢。我把大把的時間花在數學上。對所有的數學老師,我都心懷敬畏。那些奇怪的算式、定理,那些陰險的算計、狡詐的陷阱,那些數字的迷宮、無物之陣,從他們的嘴裏洶湧而出,我永遠也不曾諳透。我坐在多年以前中學時代的教室裏,望著數學老師一張一合的嘴巴,內心充滿了絕望和無助。直到今天,我的夢裏依然會出現那樣的場景:考試。我麵對數學試卷苦思冥想。周圍的人一個個從身旁走過,完成的試卷在他們手中發出細碎的聲響,喜悅而得意。轉瞬間,偌大的考場隻剩下我一個人,眼前的試卷,空空如也。交卷的鈴聲驟然響起,我驚醒了。夜色溫柔。我靠在現實的床頭,冷汗淋漓,回味著夢中的種種,內心充滿了僥幸,還有感激。
也有得意的事。文科很好。語文和英語,尤其好。最喜歡的是作文課。那時候,開始發表作品,散文、詩歌,當地的一家報紙還為此做了推介,照片、簡介、創作談,鄭重其事。我記得,那篇文字叫作《人生學步笑蹣跚》。那是我的第一篇創作談。忽然就有了很多人的關注。常常有讀者來信,寄到學校。走在校園裏,總有目光投過來,落在我的身上。我的文章被外班的老師抄在黑板上,逐句解讀。教室門口,常有外班的同學探頭探腦,他們是來看我的。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還保存有那張報紙。照片上,那個羞怯的女孩子,紫色的紗巾,有些嬰兒肥,衝著鏡頭笑得沒心沒肺。
當時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們的班主任,是一位很有風度的男性,更重要的是,才華橫溢。入學後的第一堂作文課,他站在講台上,問,誰是 × × × ?我猶疑地站起來,忐忑不安。他問了我幾首詩詞的出處,都是我作文裏的句子。然後,他讓我坐下,朗讀了我的作文。我坐在座位上,把發燙的麵頰埋在兩肘之間,聽自己的文字被老師用普通話充滿感情地念出,內心充滿了歡喜。很多女生因此嫉妒我。重點高中的女孩子,大多心高氣傲,而且,都是有秘密的年齡了。記得寒假前一個晚上,我正在宿舍裏,有同學來叫,出來一看,是語文老師。他問我什麼時候回家,然後,說了一句話:別忘記寫作。我答應了。現在想來,多年前的那個冬夜,我的老師,他到女生宿舍樓來,或許,就是為了叮囑我:別忘記寫作。
別忘記寫作。後來,我常常想起這句話。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正是這句話,為我後來的文學夢埋下了種子。
高二分科,我進了文科班。語文老師換了。我卻依然把自己的習作給他看。每個周五,下午,最後一節自習課,我捏著一遝稿紙,去樓下找老師。他在二樓。彎彎曲曲的樓梯,像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幽暗、曲折、深邃。一個執拗的女孩子,在多年前午後昏暗的光影裏,走過這一段青澀的歲月,去往未知的遠方。
那兩年,高一和高二,我在繁重的課業間隙,瘋狂地寫作,或者叫作塗抹。那幾個厚厚的習作本,是我青春歲月裏唯一的撫慰。一麵是令人癡迷的寫作,一麵是永遠無法泅渡到彼岸的數學的題海。我在兩重天地之間彷徨、進退,受盡煎熬。高三,我停止了寫作,全力準備高考。我拚了命。所幸,成績還不錯。那時候,我是英語課代表。英文詩剛剛拿了一個國際獎項。填報誌願的時候,英語老師、班主任,還有我原來的語文老師,他們一致認為,我應該報考就業前景廣闊的英語。而中文,或者寫作,簡直是一種前路渺茫的冒險。對於女孩子,尤其如此。於是,我選擇了英語。
然而,我卻失敗了。慘敗。帶著學校特批的查分申請,我到省城查分。陌生的城市街頭,陽光酷烈。我不知道應該去往哪裏。閉門羹,白眼,冷嘲熱諷。生平第一次,我嘗到了落魄的滋味。無功而返。多年以後,當我經曆了人生的甘苦,輾轉來到北京,整整五年之久,我才知道,自己當年,究竟錯過了什麼。才知道,什麼叫作造化弄人。
我想,這不是別的,這一定是命運。
後來,我常常試著從時光深處,把那一年的七月找回來。令人驚訝的是,我無法做到。或許,人的記憶真的是有選擇的。對於那些充滿傷痛的段落,我們選擇了有意忽略。唯一記得的是,考試前,父親來看我。學校離家有百餘裏路。父親帶了很多食物,有一種飲料,冰爽可口。那是我第一次喝雪碧。那年的高考,似乎是一場夢。一覺醒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躺在家裏的床上,陽光曬著窗子,蟬鳴如雨。夢裏的一切,那些人和事,都已經麵目模糊,不可分辨。有時候,我會突發奇想,那個七月,是不是曾經真的存在?那次決定命運的高考,難道真的是一場夢?
直到現在,我都沒有跟高中時代的同學有過任何聯係。我無顏麵對。語文老師,也沒有再見過麵。記得大學的時候,曾收到過他的來信。他說,他保存了我當年幾乎所有的手稿。我反複看著這句話,我的淚流出來了。
後來,我一直想同他聯係,可是,又覺得不知該從何說起,隻有作罷。其時,我已經在省城一所學校教英語,工作順風順水。也經曆了一些世事。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值得珍視的東西,年少時的一些舊夢,都不願再度想起,甚而漸漸忘卻了。
我的2009
在我的時光刻度上,2009年,應該是值得記憶的一年。
這一年,是我到北京的第五年。五年,在歲月的長河裏,不過是一朵細浪,轉瞬即逝。而對於個體,卻是生命曆程中一段不容忽略的印跡。一些人和事的代謝和更替,經過時間的衝刷,洗去鉛華,漸漸顯示出其本來的質地。生存境遇的變遷,精神境遇的震蕩,價值的顛覆,心靈的成長,經過光陰的磨礪,在2009這一年,注定釀造出一串果實,雖然疼痛,然而也芬芳。
上半年,整整六個月,我處在一種焦慮和憂鬱糾結的旋渦中。身心俱苦。所幸,我還有寫作。我想,寫作,一定是命運賜予我的一支手杖,在我舉步維艱的時候,支撐我走過每一道關隘和坎坷。一定是。每一個夜晚,我麵對著電腦,把內心的疼痛一點一點敲出。夜闌人靜。無邊的黑夜包圍著我。寂靜之外,還是寂靜。隻有我,才能夠聽到來自內心深處的喧嘩與騷動。這個時候,除了傾訴,我還能夠做些什麼?
窗外,響著元宵節的鞭炮,是盛世良時的歡樂氛圍。我坐在電腦前寫這篇文字,忽然就想起了去年,此刻,也是元宵節,我從地鐵裏出來,夜色中的京城華燈閃爍,鞭炮聲在寒冽的空氣中此起彼伏。一個人在繁華的街頭踟躕,內心一片荒涼。那一刻,我格外思念我的母親。她已經在十一年前遠行,把我拋在這荒冷的人世,獨自麵對世事的艱辛。書桌上,有一幀兒時的照片。花衣,獨辮。拂去時光的塵埃,我仿佛看見,母親如何親手用紅絲繩紮住我任性的發辮。那是我兒時留下的唯一的照片。孤獨的時候,我讓它陪伴著我,時時拂拭,就像母親在我身邊。
而今,當一切慢慢平複,站在時間的洪流中,打量過往的一切,忽然就有了一種釋然和超脫。命運是公平的。它關上了你的一扇窗子,總會在你不經意間,為你把另一扇窗子打開。我相信這句話。
這一年,寫作有了一些收獲。發表了十幾部小說。其中有一些得到認可,獲了一些獎項,有了相對多的讀者。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這是值得欣慰的事。
於我而言,或許寫作就是命運打開的另一扇窗子。透過這扇窗子,我看到了一個豐富迷人的世界。因了寫作,有了更多的朋友,也有了一些機遇。其中,有的遇合,令我一生珍視。
2009,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罕見的冰雪,令人們備嘗嚴寒之苦。我卻在這個冬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中遲來的那份暖意。
我常常想起多年前我的語文老師的那句叮囑:別忘記寫作。
是的,別忘記寫作。無論如何,這將是令我銘記一生的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