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順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私自把牢裏的荀攸給放出來。
荀攸一定會對我感恩戴德,欠我一個大大的人情。
雖然我現在沒有官職,給不了你前程,但救命之恩是實打實的——先刷一波荀攸的好感度,以便日後招攬其加入麾下。
我們逆子本來就是這樣的:把刺殺老爹的仇人放了,絲毫不用顧及老爹的感受。
不過這種事情必須晚上才好做,白日無事,董順便帶著狗腿子出城打獵。
他策馬肆意而行,掀起塵土,讓路邊茶肆喝茶的兩人連連皺眉。
那兩人可不一般,左邊一個是瘦削文士模樣,臉色蒼白,額頭上綁著一根藍色的頭帶,已經九月入秋了卻拿著一把扇子輕搖,一副風雅的樣子。
另一個則是俠女氣質,明明是冰肌玉骨的美人,卻不著紅裝,而是身穿簡約而颯爽的勁裝。她的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卻又不失女子的溫婉。
兩人都頗有涵養,對於董順的無禮,他們雖然不悅,卻沒有發火。洛陽是國都,最不缺的就是皇親國戚高官士族,這種飛鷹走狗的紈絝子弟倒也常見。
文士折起扇子,說起正事:“任姑娘,你那邊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了?”
任姑娘笑了起來:“從今日起,不要再叫我任姑娘,我已化名為貂蟬,進入王允府中,取得了他的信任。你應該叫我貂蟬才對。”
貂蟬嘴角微微上揚時,仿佛春風拂麵,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一頭烏黑長發隨風輕揚,宛如墨雲流淌,為她增添了幾分飄逸與靈動。
那文士本是流連花叢之人,什麼場麵沒見過?然而任姑娘的容貌實屬國色天香,就算是文士這樣的人,也不由得看癡了一晌。
“貂蟬!好!既然要刺殺董卓,的確應該忘記自己的身份,全心全意地投入!”文士知道自己不過是個謀士,配不上貂蟬,便很快清醒過來。
貂蟬道:“大人起先打算安排我直接成為董卓的侍女,是你建言從王允那邊下手?”
在這個時代,隻有父親、老師或者族長家主才配得上“大人”二字,被貂蟬稱為“大人”的,正是他們刺董組織的首領,是個德高望重的大人物。
(《三國誌》中張虎稱張遼為大人,因為他是張遼的兒子。而稱當官的為某大人,是明清的習慣,三國時並不這樣說。)
文士點頭道:“不要把董卓當成傻子,他其實很狡詐!想刺殺董卓的人那麼多,董卓豈能不防備?你若是直接成為董卓的侍女,董卓反而會防備你,而讓王允把你獻給董卓,董卓才會放下戒心,到時候你才能一顯身手!”
貂蟬握緊了手中短劍,正色道:“放心,我一定會忍辱負重,不讓王允發覺我的意圖!”
文士輕笑起來:“不,恰恰相反,你需要不經意地透露對董卓的痛恨,對大漢的憂慮,王允才會把你獻給董卓。”
貂蟬愕然:“誌才先生,我沒聽錯吧?王允可是董卓的左臂右膀!”
文士淡淡道:“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王允表麵上是董卓的左臂右膀,幫董卓處理政務,招攬士族,但私下裏,王允對董卓恨之入骨!”
“真的嗎?”貂蟬將信將疑,因為王允表麵上儼然是董卓的心腹。
“因為王允的舉主,是被董卓殺害的!”
這個時代沒有科舉,在察舉製的薦官前提下,舉主就是恩公,兩者的利益和聲譽牢牢綁定在一起,等於是義父一般,一旦推薦的人犯事,舉主是要被牽連的。
文士道:“王允性格剛強,或者可以說剛愎自用,他會願意當董卓的走狗,願意演戲,是因為這種恨意支撐著他!否則他絕對不會這樣低三下四。”
貂蟬這才恍然。
文士道:“隻要依我的計策行事,王允必然會將你獻給董卓,甚至還會有後續的連環計!”
兩人正商量著,突然喧囂四起,竟有隆隆馬蹄聲傳來,文士回頭道:“今天這城外可真夠熱鬧的。”
一支騎兵隊伍如風一般侵襲過來,為首的將領高聲叫囂道:“引吾至此,怎能不襲掠之?”
文士皺眉道:“是董卓軍的李傕!”
貂蟬趕緊戴上麵紗,將短劍藏入袖中,她知道自己容貌出眾,而李傕聲名狼藉,若是讓其看到臉,隻怕要起貪念,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文士還是不放心:“你把鬥笠也戴著。”
貂蟬依言而行,他們實在不相信李傕的道德水平。
李傕沒有發現二人,而是率眾劫掠四周,甚至將農民綁起來,讓他們站成一排。
遙遙觀察的貂蟬心裏咯噔一下,她隱約猜到李傕要幹什麼:殺良冒功!
見貂蟬把短劍擎在手中,文士驚道:“你瘋了!這麼多人,你也打不過啊!”
貂蟬咬牙道:“我不能見死不救!我知道打不過,但隻要刺殺了李傕,無辜的人們就得救了!”
文士急得跺腳:“就算你殺了李傕,他的親兵會放過你嗎?即便你不顧惜自己的性命,但刺董大業好不容易有了轉機,你不能死在這裏!”
貂蟬沒有說話,依然死死地盯著李傕,道理她都懂,但對無辜民眾見死不救,不是她的風格。
文士急得汗都冒出來了,他隻想攔住貂蟬,但問題是他打不過貂蟬......這種時候,就算是滿腹智計,也派不上用場。
就在貂蟬要飛蛾撲火的關鍵時刻,一個身穿錦袍,騎著赤色大宛名馬的紈絝少爺及時現身。
董順一邊策馬飛馳,一邊高聲罵道:“李傕!你就是個屁!”
這是貂蟬和董順的初次見麵,董順在罵臟話,貂蟬卻覺得熱血上湧——好一個不畏強權的義士!
文士鬆了一口氣:有了這位義士出頭,貂蟬就不用冒險了。
李傕大怒,哪個小兔子活膩了,敢罵我?
董順擋在無辜民眾身前,環顧四周,一臉豪橫道:“我倒要看看,今天誰敢當著我的麵殺人!”
李傕看清董順的臉,神色稍緩:“原來是少爺,末將執行軍務,還請少爺不要妨礙。”
董順麵露譏諷:“李稚然啊李稚然(李傕字),殺良冒功,就是你的軍務?”
此言一出,眾士兵都變了臉色,這董順言語間不留一點情麵,竟是要正麵剛?
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李傕的臉往哪兒擱?
看來今天這件事,肯定要鬧到沒法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