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東邦偉人曾國藩(王紀卿譯版)東邦偉人曾國藩(王紀卿譯版)
【日】紫山川崎三郎著 王紀卿譯

譯者的話

在我研究湘軍史的二十餘年中,《東邦偉人曾國藩》是我所知的兩部由外國人撰寫的曾國藩傳記之一,而且是出版年代最早的一部。此書問世於1903年,即清光緒二十九年,是與曾國藩大約同時代的日本記者川崎紫山的作品。該書的出版,距離日本明治維新和曾國藩去世隻有短短的三十餘年,因此是以近代文明的觀念,貼近時代解讀曾國藩其人的一部難得的傳記作品。謹以此書的第一個中譯本,獻給曾國藩二百周年誕辰。

從這部作品的內容和結構看來,作者對中國清末軍政巨擘曾國藩有清晰而深入的了解。很難找到一本傳記作品,能以區區十萬字的篇幅,提綱挈領、層次分明、簡潔明了地全麵揭示一個偉大人物的生平、事功、學術、教養和為人處世之道,令讀者輕鬆地徜徉於字裏行間,掩卷之後,對傳主能有囊括整體而又細致入微的印象。川崎紫山做到了這一點。因此,本書的難得之處,不僅在於作者對傳主的深入研究,也在於其具有結構文章、講述故事和表達思想的高超技巧。

川崎先生將此書分為上下兩卷,其上卷述寫曾國藩從出生到去世為止的生平與功業,下卷介紹其家庭、教育、修養、學術、交友,由此兩大層麵構成偉人的巨像。而在此兩卷中又分章分節,以大量具有概括性、提示性和啟發性的小標題,來標示正文的內容與思想,猶如講師為學生標示課程重點,讀來明快而便於理解消化,又易於記憶,與當今網絡上流行的微博體裁有所類似。本書就像是圍繞同一題材而撰寫的微博之集合,但是其條分縷析,結構有致,則是微博所遠不能及的。

作者采用了所謂心理曆史學的手法,在敘述曾國藩的生平事跡時,以其本人所作的詩歌,生動地表現了傳主的心理活動與情感狀態。這在傳記作品中是很難辦到的。若非作者對傳主的文學素養和詩歌創作做過深入的研究,根本不可能進行如此精到的心靈剖析。由此一斑,可窺全豹。我們有理由相信,作者提供的這部傳記,是值得一讀的信史。

將中外曆史人物進行有趣的類比,是外國作者為中國人寫傳時常有的特色。川崎先生對曾國藩的評價,正是以中外對比為基礎。他不僅以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名人西鄉南洲、大久保甲東等人為參照物,而且以西方國家的大人物如華盛頓、俾斯麥等人作為標杆,使讀者對於曾國藩其人在世界範圍內的曆史高度,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川崎紫山的職業是記者,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曾作為隨軍記者到過中國,對於中國晚清的曆史事件和人物做過頗為深入的研究。其專著除本書以外還有多部,其中的《日清戰史》記載了大量第一手的史料,專家們認為,對於研究中日戰史是不可多得的資源。他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知識界中是一個頗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這些著作,使他達到了曆史學家的高度,出版後影響頗廣。因此可以說,閱讀了這部《東邦偉人曾國藩》,我們便有可能看到曾國藩其人在日本近代知識界眼中的映像。

本書旁征博引,隨處可見作者從曾國藩的奏疏、書信、詩文和日記中擷取的精華,但由於作者沒有標明引文的出處,無法根據原書出處校對而正誤,譯者隻能根據嶽麓書社1985年出版的《曾國藩全集》來校對,又發現兩者有諸多未能吻合之處,於是以《曾國藩全集》為標準,對本書中的引文做了訂正。特此說明。

譯者水平所限,譯文錯訛之處在所難免,懇望讀者不吝賜教,以俾重印或再版時改正,在此先致謝忱。譯者聯係方式為:電子郵箱,7000901@qq.com; QQ號:7000901。

王紀卿

2011年8月27日星期六

於長沙聽雨軒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