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能吧,前不久男方不是剛把人接過去嗎?聽說還是表親呢,絕對不能,你可別瞎說了。”
“我真沒瞎說,我媳婦娘家的隔壁嬸子的表外甥在寧家當下人,我是聽他說的。千真萬確退親了,連信物都退啦。”
又一男子加入對話,“為啥啊?”
“還能為啥?你們想想把女方家逼退親能因為啥。聽說男方表麵好人一個,還是個官身,背地裏吃喝嫖賭啥都做,喝多了就打孩子,還和家裏的丫鬟不清不楚。寧小姐是實在無法忍受才提出退親的。我跟你們說吧,男方理虧,不然你以為退親能這麼容易?”
吳管家霍地站起,剛要去製止。
旁邊桌吃飯的幾個人也過去搭話,“這事我們也聽說了,正議論呢。”
“你們是聽誰說的?”
“我同鄉的妹子在寧家當丫鬟。這事啊,現在知道的人可多了。”
“可不是嘛,寧大人那麼好的人,他們家的為人咱們老百姓都看在眼裏。呸!那吳家真不是個東西,趁著寧大人有了麻煩,就可勁兒欺負人家閨女,遭瘟的東西。”
吳管家眉頭能夾死蒼蠅,卻毫無辦法,隻能硬著頭皮聽下去。
這時一個年齡大些的男子不無憂心的說道:“退親容易,可今後寧小姐的名聲......,以後還能找到好婆家嗎?”
最開始說話那個大嗓門男子笑道:“真瞎操心,是命重要還是名重要?再說咱們操心這個不就跟擔心人家金鋤頭鋤不動地一樣嗎?寧小姐大家閨秀,知書達理,兩條腿的人隨便挑。”
“就是,你還以為是愚昧鄉下,退個親就得吊死啊?”
男人們越討論越激動,最後整個一樓的食客都在議論這件事。
水端上來,吳管家沒有喝一口,黑著臉離開了這家店。
換了一家,情況依舊差不多。
吳管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走在大街上,甚至覺得經過身邊的男人女人們都在罵吳家不做人。
他也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莫氏這一招叫先發製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就和吳家人的想法一樣,既然名聲有損避免不了,那就先給對方潑臟水,博得同情。
這趟差事,是徹徹底底的辦砸了。
........................
經過數日顛簸,寧意歡總算進入了江州城內。重謝過霍老板之後,告別了商隊。
她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先去了江州城外的牛家溝,去尋大栓一家。
大栓的娘曾經是自己的奶娘,在寧家照顧了她十三年,後來是因為小兒子身體不好,才不得不回家親自照顧。
父親曾對奶娘一家有救命之恩,奶娘離開的時候,寧家給了一筆豐厚的酬謝銀。
而事實證明,奶娘一家對得起這份心和這筆錢。
前世,父親沒有從這次的大案中脫身,判了流刑,哥哥因為是父親的幫手,被判了監刑三年,這期間,母親病逝,嫂子既要幫父兄打點,又要處理府裏的事。
以往的親友皆避的遠遠的,隻有奶娘一家伸手相助,奶娘不僅讓自己的兩個兒子給嫂子當左右手,幫她幹一些其他人不方便幹的事,還把家中多年積蓄全部拿出來幫嫂子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