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知名作家,弟弟出生那年正好是他拿文學大獎那年。
所有親戚朋友都對爸爸說。
你這麼才華橫溢,你兒子一定是個天才作家,你好好培養,他就是當代魯迅。
我爸正處人生輝煌時期,自然把這話放在了心裏,從那天開始,培養弟弟成才的任務似乎就成了我們全家的責任。
好在弟弟很聰明,學說話學走路都比同齡小孩快,我媽帶著他去家附近的公園散步,總能收到周圍鄰舍對弟弟的誇讚聲。
我媽說,弟弟繼承了爸爸的優點,一定是個才華橫溢的孩子。
不過,老天似乎並不想我家的育才路走得如此順利。
弟弟上幼兒園時,表現出了不與“作家”目標相符的屬性。
他對數字特別敏感,幼兒園老師閑暇時候
念叨給他聽的那些簡單數字或者等式,他都能很快地記住。
爸爸去給弟弟開家長會,領了兩張代表優秀孩子的獎狀回來,依舊黑著一張臉。
我媽不安地上前,詢問怎麼了。
爸爸一把把獎狀摔在地上,魔怔般地自言自語。
“老師說咱們澤易在數學方麵有天賦......”
“他怎麼可能在這方麵有天賦呢!”
“他應該擅長文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