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的回憶(四首)
紅葉
趕路的風
就要經過那片樹林
就要點燃
一簇簇
壯懷激烈的火
看吧
冬天逼來的路上
大火是怎樣地燃燒著
麓山的回憶
你在山的下麵起舞
不再跟其他的手臂牽連
天欲落葉,樹欲啼鳥
陽光普照你的胸前
空氣新鮮,你不怕
你的另一半會交付誰
誰是黑暗,水果的裏麵
誰是燈,開啟之前
誰去山頂的上麵
書未讀完,自己入眠?
父親
1962年,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還年輕,很理想,也蠻左的,卻戴著
右派的帽子。他在新疆餓得虛胖,
逃回到長沙老家。他祖母給他燉了一鍋
豬肚蘿卜湯,裏邊還漂著幾粒紅棗兒。
室內燒了香,香裏有個向上的迷惘。
這一天,他真的是一籌莫展。
他想出門遛個彎兒,又不大想。
他盯著看不見的東西,哈哈大笑起來。
他祖母遞給他一支煙,他抽了,第一次。
他說,煙圈彌散著“咄咄怪事”這幾個字。
中午,他想去湘江邊的橘子洲頭坐一坐,
去練練笛子。
他走著走著又不想去了,
他沿著來路往回走,他突然覺得
總有兩個自己,
一個順著走,
一個反著走,
一個坐到一匹錦繡上吹歌,
而這一個,走在五一路,走在不可泯滅的
真實裏。
他想,現在好了,怎麼都行啊。
他停下。他轉身。他又朝橘子洲頭的方向走去。
他這一轉身,驚動了天邊的一隻鬧鐘。
他這一轉身,搞亂了人間所有的節奏。
他這一轉身,一路奇妙,也
變成了我的父親。
湘君
紐約的脆的薄荷味兒:我突然
想起長沙的一條飄飄的紅領巾。
但你說記不太清了。
我說,怎麼,你真忘了,八〇年你
你還替我改成了一條遊泳褲呢。
你想了想,搖搖頭,說,真忘了。
然後你深深地向咖啡杯底張望。
不過,你臉色一亮,說,我還記得去遊泳,
那時湘江的水真是清得鑽心。
“魚翔淺底”,我說。
“嗯”,你說。
那時你有誌氣,你又說,所以你帥,
所以你愛大吼出“臨風騁望”的模樣。
現在可真胖了,胖得……怎麼說呢,
胖得有點見死不救了。
我們隔著桌子,忍著遙遠。
哎,你說,你還記得
我們班的那個胖姐嗎?她死了,好像是
骨癌。誰?我問。你說,就是那個黑裏透紅的,
叫沈儀的?
你搖搖我的手臂,好像我是死者。
你著急地說,哎,你怎麼會想不起她呢?
她還教會你遊蝶泳呢,你忘不了,她還三番五次
買“九嶷”牌香煙給你抽。
哪個胖姐?哪個?我在你臉上搜找著。
我印象裏怎麼完全沒有這個人呢?
我著急地問,我著急地望著
咖啡杯底那些迭起如歌的漩渦,
那些浩大煙波裏從善如流的死者。
2004
張棗
張棗(1962—2010),湖南長沙人,先後就讀於湖南師範大學、四川外語學院。1985年赴德留學,後長期寓居西方,獲德國特裏爾大學文哲博士,曾任教於德國圖賓根大學,為歐盟文學藝術基金會評委和“當代中國學”通訊教授。21世紀初回國,曾在河南大學任教,後任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2010年因肺癌去世。出版有詩集《春秋來信》、《張棗的詩》,《中國文化現代性研究》(德文),主編有《德漢雙語詞典》《黃珂》等書。另有英語、德語詩歌和童話譯作若幹。出版譯作有《史蒂文斯詩文集》(與陳東飆合譯)、《月之花》、《暗夜》。張棗是公認的20世紀最傑出的漢語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