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九江碼頭號子

九江港曆史上曾是贛北的物資集散中心,位於九江市潯陽區。繁華的港口貨運,形成了集體勞動場麵,在勞作過程中,碼頭工人們自然發出“哼喲嗨喲”的吆喝,這種吆喝聲,顯得那麼有力,那麼有節奏感。這種吆喝聲,既是工人內心的情感發泄,也是勞作中動作統一的號令,這便是碼頭號子的雛形,代代傳承,從而形成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音樂——。

九江碼頭號子有起肩號子、抬跳號子、拋油桶號子、推火車箱號子、抬杠號子等。起肩號子也稱扛包號子,四二節拍,每句兩小節。一唱眾和,領呼以小節傳接。全曲無實詞,僅領者在轉接處常呼出“起”或“哈起”聲,作起肩提示。號首,有一短小呼喚句,起發號施令作用。音調色彩為“羽”,級進中間夾四五度跳進,其特征音調“1 6 2”貫穿全曲。四句或五句一段,每句兩小節,依物量輕重、多少酌情反複。反複時,領唱者常翻高壑低,著力渲染,調動情緒。最後終止在“徵”音上,多上一下,饒有特色。起肩號子分快號、慢號兩種速度變化,物量少、時限寬用慢號,物量多、時限緊用快號,常以促號加快勞動速度。起肩號子一號多用,抬跳號子、拋油桶號子、推火車廂號子等與其大同小異。

抬杠號子係抬重物轉場時用,依體積、重量,有二人抬、四人抬、八人抬等。領呼對應,以小節傳接,情緒鏗鏘,接力向前。慢號為四三節拍,多用在上坡時,有極度沉重感。入平地時用快號,四二節拍,稍顯平和。作業時,根據場景可單用和連用,號子震天,步伐一致,配合默契。音調色彩為“羽化”的徵調式,依節上下遞進,如漩渦狀,堅韌、有力。主音常由上方鄰音滑入,似深沉的呼吸所至。結束時伸展節奏,終止在主音上方五級音上,聽來有如釋重負之感。

九江碼頭號子是曆代碼頭工人喊出的“心聲”,已入選《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西卷》及《九江市分卷》,係九江民歌中較有特色及在曆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的歌種之一。多少年來,它的風骨給音樂人提供了創作的靈感和動力,深受九江人民的喜愛。九江碼頭號子見證了九江港的發展史,是九江文化繁榮的史料,從而為九江曆史文化名城的評定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今天,九江港已走向世界,機械化代替了體力勞動,馬達聲代替了號子吆喝。從20世紀70年代起,潯陽江畔的碼頭號子逐漸由強轉弱,無後人承接舊業。然而,號子聲聲依然在九江人們的心中蕩漾。為搶救麵臨絕唱的優秀地方文化遺產,潯陽區組建領導班子和工作班子,聘請專家講課,籌措專項經費,展開普查挖掘,先後多次組織老工人座談,深入民間采訪、錄音、錄像,在此基礎上建立係列檔案,使其成為一部曆史的教材,以教授後人,為專業人員提供實物資料,以便“合理利用,傳承發展”。

2009年,九江碼頭號子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