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鳳凰洲鳳凰洲
黃誌清

第三章

豫州城是個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西漢禦史大夫灌嬰率兵進駐豫州並在此築城,進而平定南越。唐代的豫州城是江南的一個大都會,茅竹結構的房屋已改成瓦房,開辟了南市和北市三條街市,城區麵積比灌嬰城擴大了一倍多,周圍達二十餘公裏。至清朝末年豫州城又在唐城基礎上擴展了近一倍,城內人煙稠密,亭台樓閣,宮苑寺宇鱗次櫛比,江中行船如梭,商業十分繁榮。豫州城有七座城門,分別是進賢門、廣潤門、西江門、德勝門、惠民門、永和門、順化門,“隆泰昌”就坐落在廣潤門附近的船山路與直衝巷交界處。俗話說“推進湧出廣潤門”,這說明廣潤門百業雲集,乃熱鬧繁華之地,這裏店鋪林立,人群摩肩接踵,牛車、獨輪車在街市上穿梭而行。

範謙發進了豫州城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似的,一切都感到新鮮。他像上了發條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盡全力完成老板交給他的各項工作任務。範謙發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外地進貨和負責搬運貨物,由於“隆泰昌”兩個貼心的夥計在彭湖交戰中身亡,何鴻儒身邊急需一個得力的夥計,因此範謙發成為不二人選。範謙發雖然沒上過學,但人很聰明,常年賣魚使他口算很快,跟著何厚坤學算盤一學就會。後來跟著何鴻儒去外地進了兩次貨,在豫州城進了幾次貨。何鴻儒見他辦事很沉穩,就將進貨的重任交給了他。“隆泰昌”在西江碼頭有個倉庫,貨物大多卸在倉庫,範謙發還負責將貨物從倉庫搬運到“隆泰昌”門店去賣。

範謙發平常住在直衝巷,何鴻儒幫他租了間房子。這天守店的何叔老伴病了,要辭職回老家,把何鴻儒急壞了。何叔是他從徽州老家帶來的,要找到一個老實可靠的人守店不容易,於是趕緊在“隆泰昌”門口張貼了招收守店員工的公告。

範謙發把公告撕下來找到何鴻儒道:“老板,你不要招人了,我來守店。”

何鴻儒搖頭道:“不行,你是店裏的骨幹,工作任務繁重,怎能守店呢?”

範謙發道:“守店的員工要可靠,一時半會不一定找得到合適的人選。我一個人在哪不是住,住在直衝巷還浪費錢。”

何鴻儒道:“你又要進貨又要搬運,萬一你外出進貨去了誰來守店呢?”

範謙發道:“這個我想過了,我一個月外出進貨最多兩三天,到時叫何少爺頂幾天,這樣既節省了守店員工的工錢,又省下了我的房租,可謂一舉兩得。”

就這樣,範謙發主動攬下了夜晚守店的活。

像範謙發這樣一心為老板著想的員工還真是少見,何鴻儒越來越相信自己的眼力,他發現 “隆泰昌”已離不開範謙發了。

有一年夏天,範謙發駕了輛馬車去離豫州不遠的一個村子進了一車新米,走進一個小樹林裏,隻聽前麵槍聲大作,他趕緊牽著馬躲在一小山包後。他悄悄爬上小山包,隻見十幾個國民黨士兵在追趕兩個穿對襟褂的年輕人。那兩個年輕人跑得飛快,一會兒不見了蹤影。突然馬一陣嘶鳴,這些士兵便警覺地舉起槍朝小山包方向圍來,不一會兒他們將範謙發團團圍住。

為首的歪脖子軍官厲聲道:“什麼人?”

範謙發嚇得直哆嗦,忙道:“軍爺,我是生意人。”

歪脖子軍官舉起手槍對著範謙發的腦袋道:“是不是共產黨遊擊隊?”

範謙發指著馬車道:“軍爺,我真的是生意人,到鄉下來進米的。”

歪脖子軍官放下手槍,在馬車上抓了一把米,確信這人與襲擊他們的共產黨遊擊隊不是一路人,於是用手一揮道:“將這車米送到保安團去。”

範謙發叫苦不迭,看來碰上兵痞子了,這些國民黨兵強取豪奪無惡不作,與強盜沒兩樣。範謙發駕著馬車尋思著如何逃脫這幫兵痞子的控製,他要把這車米安全運到“隆泰昌”。範謙發對這條路很熟悉,拐過一個彎前麵就是一條平坦的馬路了,他趁這些兵痞子沒注意突然加速,等他們反應過來為時已晚,馬車將這些人甩下幾十米了。

“站住!”歪脖子軍官鳴槍示警。

範謙發不為所動,他揚鞭催馬加快了行進速度。

見追不上了,歪脖子軍官舉槍射擊,子彈“嗖嗖”從範謙發耳邊飛過,一顆子彈掀掉了他的草帽,一顆子彈射中了他的胳膊。範謙發揮起鞭子猛抽,馬車往豫州城方向疾駛。馬車終於安全到達“隆泰昌”,範謙發如釋重負。

在卸貨的時候,何鴻儒見範謙發胳膊上鮮血淋漓,忙問怎麼回事,範謙發這才講起碰上兵痞子的事。何鴻儒交代道:“下次碰上兵痞子,貨就給他,保命要緊。”

範謙發道:“貨就是命,命就是貨。命是我自己的,貨是老板的,我賺了老板的錢,肯定要以命保貨。”

何鴻儒趕緊送範謙發到醫院包紮,他痛在臉上,喜在心裏。

有了範謙發的加盟,何鴻儒如虎添翼。何厚坤主內,範謙發主外,將“隆泰昌”搞得風生水起。

靜下心來,何鴻儒思忖著如何讓“隆泰昌”更進一步,在豫州城獨占鼇頭,於是他別出心裁地讓“隆泰昌”兼營本店生產的雲片糕。雲片糕以每片薄如紙、中餡如雲而得名,撕下一片送進口裏,即如雪花溶化,輕輕一嚼,清甜細膩令人陶醉,投放市場後即聞名豫州城。雲片糕成為豫州城的名點,以後隻要來豫州城的人總要帶些雲片糕回去才算是來了一趟,“隆泰昌”因此而吸引了很多客戶,生意更加紅火,民國三年已成為豫州城最有名的商號。

何鴻儒覺得範謙發是“隆泰昌”的貴人,因此給了範謙發普通夥計幾倍的薪酬。範謙發也很滿足,在“隆泰昌”工作兩年就在鳳凰洲蓋起了一棟磚瓦房,在鳳凰洲引起一片轟動,使之成為鳳凰洲僅次於嚴公卿的風雲人物。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隆泰昌”被賊人記惦上了。

那晚何鴻儒帶著兩個夥計在“隆泰昌”的後院生產雲片糕,因用料是秘密,何鴻儒親自負責配料,兩個夥計幫著打下手,而範謙發則坐在“隆泰昌”櫃台前打瞌睡。這時兩個黑衣蒙麵竊賊持刀越牆跳進後院,他們顯然踩過點,對這裏的地形很熟,也認識這裏的老板。

一個蒙麵竊賊迅速從後麵抱住何鴻儒,另一隻手將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低聲道:“何老板,想活命拿一萬塊大洋來。”

另一蒙麵竊賊將刀對準兩個夥計,兩個夥計嚇得在一旁瑟瑟發抖。

“晚上哪能拿得到這麼多大洋?”何鴻儒雖然心裏害怕,但盡量想和竊賊周旋。

“店裏有多少拿多少!”竊賊道。

“現在店裏隻有這二十塊大洋,兩位大爺拿去喝酒吧。”最近廣潤門一帶經常有竊賊光顧,何鴻儒早有準備,叫兒子何厚坤將店裏的大洋都收走了,隻留下這二十塊大洋在店裏應急。

“誰不知道何老板是豫州城數一數二的大老板,這二十塊大洋打發叫花子呢?”竊賊不滿道。

“店裏真的隻有這麼多錢,要不你倆去搜,搜到了你們拿走。”何鴻儒道。

“看來不見點血何老板舍不得出血。”說著另一竊賊在一個夥計的胳膊劃了一道口子,那個夥計捂著胳膊一聲慘叫。

“兩位大爺有話好說。”何鴻儒大驚失色,“要不你們帶些雲片糕走。”

“我們隻要錢不要貨。”

“可我們店裏確實沒有這麼多錢。”

兩個竊賊交換了一下眼神,一個竊賊將何鴻儒手上的二十塊大洋塞進了口袋,然後用繩子將何鴻儒捆住,邊捆邊說:“叫你兒子準備好一萬塊大洋,明天晚上要是見不到大洋,那就讓你兒子等著給你收屍吧。”

夥計的慘叫聲將正在櫃台前打瞌睡的範謙發驚醒了,他擦了擦眼睛,以為是夥計被鍋裏的芝麻油濺到身上了,轉身又繼續打瞌睡。這時老板和竊賊的對話傳進了他的耳朵,他才知道“隆泰昌”來了竊賊,看來他們要綁票?範謙發膽大心細,他見竊賊手上有刀,而店裏沒有鐵鍬木棍之類的工具,情急之中他拿了一匹布小心翼翼地躲在後門邊,他知道竊賊要綁架老板肯定不會翻牆,一定會穿過櫃台走前門。

兩個竊賊綁著何鴻儒一前一後進了前廳,全然沒想到前廳有埋伏,隻見範謙發揮起布匹狠狠地朝後麵那個竊賊砸去。竊賊飛出上丈遠,頭碰到櫃台角上,“砰”的一聲應聲倒地。前麵那個竊賊揮刀怒砍範謙發,範謙發一個側身讓過砍刀,一手抓住竊賊持刀的手腕,使勁扭著他的手不放。範謙發膀大腰圓,力大如牛,雙方僵持了片刻,最後竊賊堅持不住,手上的刀“哐當”一聲掉在地上。範謙發連出重拳將竊賊打翻在地,然後解開老板身上的繩子。

黑暗中竊賊撿起地上的砍刀,朝範謙發大腿上猛砍。範謙發應聲跪在地上,他雙手像鉗子似的抓住竊賊的手,由於腳傷了發不出力,他用頭猛地撞擊著竊賊的頭,將竊賊撞暈過去了。這時後院兩個夥計趕過來幫忙,將兩個竊賊捆了起來,第二天一早將竊賊扭送至官府。

不知是範謙發的威名震懾了竊賊還是社會治安狀況真的有了好轉,從此“隆泰昌”再沒有竊賊光顧。

範謙發被竊賊砍斷了腳筋,在醫院醫治一個多月,但從此一瘸一拐。範謙發勇擒竊賊、舍身救主的故事在廣潤門一帶傳為佳話,大家都說何鴻儒請了一個好夥計,要不是夥計相救,何鴻儒很有可能命喪黃泉,因為去年廣潤門有一個茶莊老板被歹徒綁票之後慘遭撕票。

何鴻儒父子對範謙發非常感激,範謙發先後救了他們父子倆,是他們何家的大恩人。範謙發卻不這麼想,自從腳瘸後,他腳上用不上多少力了,搬運的活幹不了,老板找了一個搬運工幫他,他覺得不好意思,於是找到老板要求減掉他的薪酬,從他的薪酬中開支搬運工的工錢。何鴻儒更是感動,從來隻聽說夥計要求漲工錢的,可沒有看到要求減工錢的,更主要的是範謙發腳瘸是因為救他,人家不但不居功自傲提額外要求,反而要求減薪,像這樣忠心耿耿、忠厚老實的夥計打著燈籠都難找。

何鴻儒是仁義之人,範謙發不提額外要求,他得為範謙發留一條後路。有一天何鴻儒找兒子何厚坤商量道:“厚坤啊,範謙發是我們何家的恩人,他的腳瘸了,將來回家種地、打魚、生活都有影響,我想把‘隆泰昌’30%的股份贈予他,你看怎麼樣?”

何厚坤讚同道:“我沒意見,要是沒有範兄的幫忙,我早已命喪彭湖了。”

範謙發憑良心做事,他在助人為樂中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華,這讓他的人生獲得了巨大成功。範謙發由此成為“隆泰昌”的二老板,一躍成為鳳凰洲的首富。

後來何鴻儒的父親病了,他要回安徽徽州老家陪父親,就將“隆泰昌”交給何厚坤和範謙發打理。何厚坤負責商鋪經營,範謙發依然負責主外,兩人相得益彰,將“隆泰昌”打理得井井有條。在何鴻儒回老家安徽之前,範謙發和何厚坤結拜為兄弟,範謙發年長一歲稱為兄,何厚坤小一歲稱為弟 ,三個人在“隆泰昌”門口照了一張合影。

民國十六年八月,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豫州城實行起義,這是中國共產黨針對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也是中國共產黨開始以武裝鬥爭的形式反對國民政府的標誌。汪精衛急令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豫州城進攻,由於敵人力量過於強大,最後起義軍失敗,不久起義軍分批撤出豫州城南下。

朱培德的部隊進豫州城後,對支持起義部隊的“親共分子”進行清算,提出“街要過刀,人要過火”的口號,屠殺了一批愛國進步人士。

“謙發兄,國民黨反動派盯上了我,他們要抓我,恐怕我得離開豫州城。”有一天晚上,何厚坤匆匆找到範謙發道,“你願不願意接手‘隆泰昌’?”

“可我沒這麼多錢啊。”範謙發搖頭道。

“錢沒關係,什麼時間給我都可以。”何厚坤道。

“你不在 ,‘隆泰昌’肯定得關門,我不懂經營啊。”這些年範謙發在店裏淨幹些臟活累活,店鋪經營全靠何厚坤。

“既然這樣,那你找一下‘廣益福’的彭老板,如果他願接手,我想將‘隆泰昌’賣給他。”何厚坤交代道。

第二天上午,果然來了一批士兵持槍包圍了“隆泰昌”。

領頭的是一個少校軍官,他氣勢洶洶地問:“何厚坤在哪?”

“報告軍爺,我們何老板去武昌進貨去了。”範謙發點頭哈腰道。

“搜。”少校軍官一揮手,這些士兵分兩路進店鋪進行搜查。何厚坤早就躲起來了,他們自然找不到。

“何厚坤來了叫他去一下警察署,我們找他有一些事。”少校軍官交代道。

“好嘞,我們老板來了我一定叫他去警察署找軍爺您。”範謙發答應道。

事實上何厚坤根本算不上親共分子,他隻是將當天生產的雲片糕送給了起義隊伍,因為打仗也賣不出去,而朱培德的副官想侵吞“隆泰昌”的資產,給何厚坤安上了一個“親共”的罪名。何厚坤一個老鄉在警察署工作,給他透露了這個消息,於是他連夜離開。

“廣益福”的彭老板早已覬覦“隆泰昌”良好的區位,得知“隆泰昌”欲變賣欣喜若狂,他知道何厚坤惹上了官司而故意壓價。見彭老板壓價太低,範謙發道:“何老板本想將店盤給我,我不好意思接手,既然彭老板不是誠心想買,那隻當我沒說,我自己接下來算了。”

“範老板,不是我出價太低,而是現今生意難做。”彭老板知道範謙發是“隆泰昌”的二老板,有實力盤下“隆泰昌”,於是又說,“既然何老板真心想賣,那我再加一點。”

就這樣,雙方以市場價的90%談妥價碼。

當晩,範謙發劃船來到西江中間的揚子州找到何厚坤,將與彭老板談判的事說了。何厚坤得知談到這個價碼非常滿意,他交代範謙發盡快與對方簽合同,辦理房契過戶手續。

送走何厚坤後,範謙發帶著一筆巨款回到了鳳凰洲。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