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我起床來到院子,洗漱後吃了些稀飯,然後就拿著杏黃旗,往三大爺他們屯的方向去了。
大概走了半個時辰,下午十分,終於來到了三大爺他們的院子、
院子不大,一個菜園,一個主屋,主屋邊上還有一個小茅草房。
我拍了拍院子大門,沒多久,一個中年婦女便疑惑的打開了門。
她看到我後,有些驚訝,也有些提防。
“你是誰,你來這裏幹什麼?”
我連忙說明了來意,說是找老先生的。
“你是陳國華家找的先生,你想問什麼事?”
“關於吳素珍的事情?”我直接擺明了來意。
這中年女人聽完後,一臉疑惑,顯然不認識這個名字。
也是,陳國華第一任妻子的事,已經很久遠了,她沒聽說過很正常。
不過他還是將我請了進去,然後端來了一碗熱水。
然後她扶著一個顫顫巍巍的老人,從後堂走了出來。
我看向這個老人,職業病又犯了,下意識看了一下他的相。
中庭飽滿,顴骨內斂,耳大招風,是一個福相。
他看到我,驚訝了一下,我連忙沾了起來,說明自己的來意。
聽到自己詢問吳秀珍的信息,他連忙擺擺手,不停的說:
“國華的那個媳婦,不行!”
“我早就看出來了,勸國華也不聽。”
“哎,國華也是命苦的孩子!”
我聽到他知道吳素珍的事情,心裏不由一陣喜悅,連忙問道:“那你知道吳素珍的事嗎?她是哪家人的?”
陳大爺直搖頭,然後又說了起來:“這個狠毒的女人,我早就知道她不懷好意了,我托人在省城問了,她結過婚,就是專門來騙國華的。”
我連忙問道:“她是省城人嗎?”
陳大爺又搖頭,說:“她就是貓兒山的,山裏人,國華不信。”
貓兒山,接近長白山山脈的一座山,我來這個村子的時候,就經過他們村,人口不多,應該能問出點什麼。
看來,明天又要去一趟貓兒山了。
我跟陳大爺告辭後,回到了張梅家。
第二天修整後,我才拿著杏黃旗,往貓兒山去了。
這有兩天路程,所以需要在野外露宿一個晚上。
不過貓兒山和草營盤之間,有一個破廟,可以待一個晚上。
破廟非常破爛,牆壁還倒了一遍,廟裏的神像都結滿了蜘蛛網。
不過好在有了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我先是生了火,然後倚在牆邊,睡了過去。
睡著睡著,我就覺得不對勁了,仿佛越來越冷,周邊好像是結冰了一樣。
耳邊還傳來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詭異聲音。
像是一個女人哭泣的聲音,十分幽怨淒涼,而且聲音越來越近,像是一個哭泣中的女子,正在慢慢向自己走來一樣。
如果是普通人在大晚上聽到這個聲音,絕對被嚇破了膽。
但我不是普通人,我是一個風水先生。
我睜開眼睛一看,心裏便明白了過來,隨即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從我隨身攜帶的布袋裏,掏出了一張張天師的鎮煞靈符,直接拍打到牆壁邊上。
隨即大喝一聲:“肅靜!”
頓時聲音戛然而止,同時陰冷的氣息不斷消散,氣溫開始慢慢回升。
一個黑色的山貓嗷嗚了一聲,夾著尾巴跑了。
其實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就是山貓嚇人罷了。
這山貓乃是陰物,長期在山裏,沾染陰煞之氣。
動物們其實都比人類要敏銳,山貓長時間接觸這些陰煞之氣。
一些特殊的山貓會簡單操控一點陰煞之氣,經常嚇過路的行人。
這些行人以訛傳訛,於是有了某些山鬼的傳說。
剛才自己露出一手張天師鎮煞靈符,讓它感受到威脅存在,自然就溜走了。
我不以為意,繼續睡了過去。
那山貓也不敢來過來嚇唬人了,這一覺我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清晨,天還蒙蒙亮,我就起身趕路了。
腳下很濕潤,雜草的上麵都沾滿了露水,很潮濕。
一直到中午,情況才好點。
我拿出一塊饃饃咬了起來,然後又喝了口水,才繼續往前走。
終於在傍晚時分,我來到了貓兒山。
貓兒山處於長白山脈邊的一座小山,上麵坐落著幾十戶人家。
人不多,基本上都是打獵為生。
我這一個陌生人來到這裏,立即引起了許多人矚目。
在這個年代,這些偏遠山村一般很少有人來,一個生麵孔,自然引人矚目。
一個個都湧了出來,圍觀自己了起來。
還沒等曹陽開口,一個中年大哥就直接開口問了起來:“先生,不知你來這裏有什麼事嗎?”
他或許是看我是道士,所以態度還算是恭敬。
“找人!”
“你們知道一個叫吳素珍的女人嗎?”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的幾個人都搖搖頭,隻有一個彎著腰,拿著拐杖的老婆婆驚訝的抬起頭來,看向我。
這個老婆婆一定知道吳素珍。
“老婆婆,你知道吳素珍這個人嗎?”我連忙開口問道。
這老婆婆想了一會,皺著眉頭說:“好像有點印象。”
我連忙拿出了這個照片,遞給這老婆婆看,說:“就是這個女人,現在應該六十多了。”
看到這個相片,這老婆婆恍然大悟。
“原來是她,這女娃子可是我們貓兒山裏,最漂亮的一個女娃子。”
那中年漢子一臉疑惑:“我怎麼沒有見過這個人?”
“你還年輕,當然不記得了就是你家姑姑呀!”
這老婆婆指著剛才說話的那個中年漢子說。、
“我姑婆?我怎麼不認識這個名字,劉婆婆,你是不是認錯了?”
那老婆婆繼續說:“不會,我認得這個女娃,當年嫁人時候可風光了,彩禮都有一輛自行車,還有兩頭牛,可是我們村嫁得最好的一個女人,要不然你家的自行車咋來的。”
這中年漢子頓時驚訝了起來,驚訝的說道:“你是說我們家的那一輛自行車是姑姑留給我們的。”
“當然了,我可還記得,當時你家老頭子可威風了,聽說現在已經到省城裏享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