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枝枝點了點頭,沒作解釋。
趙成禮有些尷尬,囁嚅下嘴沒有開口。
沉默了好一會兒,趙成禮又莫名看她一眼,問:“我還記得外公外婆臨終前,托我好好照顧你。”
陸枝枝愣了一下,腦海中湧現無數回憶。
她現在還記得,當年趙成禮朝她外公保證的模樣,是那樣清晰。
不過這些,他或許早就不記得了吧。
陸枝枝掩下眼底的落寞,抬頭則是一臉迷茫,“是麼,我不記得了。”
見陸枝枝一臉平靜,趙成禮心裏莫名不是滋味。
他這一次來,本想著因為上次的事情,陸枝枝會傷心萬分。
隻要他答應陪她,陸枝枝肯定會欣喜萬分,痛哭流涕。
不料,她不僅拒絕,還一副淡淡的樣子。
看著她平淡如水的樣子,趙成禮鬼使神差地說道:“舒婷那邊,我已經替你道過歉了。”
說完,便大步離去。
三天後,晴。
陸枝枝見天氣不錯,便準備上山給外公外婆掃墓。
一出門,便瞧見趙成禮的身影在門口等著。
趙成禮見她出來,難得笑得溫柔:“昨天我聽奶奶說,你今天回去。”
陸枝枝有些意外,但在陸老太殷勤地目光下,她沒有再次拒絕。
兩人並肩走在鄉道裏。
兩人一路走著,村裏的人都投來羨慕的目光,笑著打趣:“成禮,這次回來是打算帶枝枝一塊進城去吧。”
“你們倆還真是郎才女貌 ,天生一對。”
陸枝枝沒有說話,她和趙成禮之間太過複雜,一句兩句說不清楚。
這些問題,就留給趙成禮吧。
但讓她意外的是,趙成禮也沒有解釋,反倒是笑容璀璨。
趙成禮一路上心情不錯。
他側眸,看著身側的少女,這才發現,她還記憶中的樣子,皮膚白皙,氣質溫和。
他不禁想,其實陸枝枝打扮一下,其實一點也不輸給那些城裏姑娘。
趙成禮正沉溺在回憶中,突然聽到一道指責的聲音。
“趙同誌,你怎麼在這裏?”
趙成禮回過頭,看見和自己同鄉的同學,愣了幾秒。
男人看了陸枝枝一眼,有些指責地看著趙成禮:
“舒婷都病了,你還有心情陪別的女同誌閑逛。”
說完便鄙夷地看了他一樣,揚長而去。
趙成禮看著男人遠去的身影,神情糾結。
陸枝枝看著他,主動開口:“你去看看舒婷吧。”
“好。”趙成禮鬆了口氣,看著她有些愧疚,說道:“要不你等幾天,等我回來了,再陪你去看外公外婆。”
“好。”
得了陸枝枝的答複後,趙成禮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趙枝枝看著人遠去,沒有選擇回去。
而是獨自向著山的方向走去。
這一次,她不會在等他了。
趙枝枝打掃完墓,給外公外婆做完最後的告別,便也下山了。
到天黑時,陸枝枝才回到趙家。
見她獨自一人回來,趙母不自在地朝她笑了笑,然後才問道:“成禮呢?”
“他有事,我先回來了。”
趙老太太則是恨鐵不成剛地斥責:“他是不是又去找那個女人了?等他回來,我一定替你好好教訓他。”
一旁的趙母忍不住低聲說:“媽,其實舒婷那孩子挺好的......”
還未等她將話說完,便迎來趙老太太劈頭蓋臉一頓罵:“那女人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你難道忘了這幾年是誰天天給你熬藥,又是誰每天帶著你往醫院跑,你難道都忘記了?”
趙母羞愧地垂下頭,但還是小聲辯解:“我沒忘,我都記得枝枝的好,但你不能逼孩子是吧,我就想著倆孩子既然沒那緣分,倒不如成全了成禮和舒婷。”
“行了!”趙老太太嗬斥一聲,一臉失望地看著趙母,譏諷道:“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兒子,還真是隨了你!”
趙母有些不服氣。
她兒子可是村裏唯一的大學生,有什麼不好的!
她就不知道這老太太怎麼想的,她不就是希望兒子娶個條件好點的,難道有錯嗎?
想到這,趙母有些埋怨地看著陸枝枝,“枝枝,你勸勸媽!”
陸枝枝看了趙母一眼,猶豫一下,還是走上前勸道:“奶奶,咋村裏頭可就數成禮最有出息,最孝順。”
趙母在一旁緩了臉色,臉上露出驕傲的笑。
趙老太太臉色也緩和了些,但還是恨鐵不成鋼地說:“光有有出息有什麼用,沒有一點擔當。”
陸枝枝勸她:“誰說成禮沒擔當,他要真沒擔當,怎麼會記得舒婷的好。”
一旁的趙母不由看了眼她。
要不是陸枝枝的表情很是真摯,她都懷疑她是話裏有話。
趙老太太張張嘴,想說什麼,但又感覺很是無力。
陸枝枝也沒有給她說話的機會,接著說道:“奶奶,既然成禮真心喜歡舒婷,你不妨試著接受舒婷。”
“對啊,舒婷那姑娘其實挺好的。”
趙老太太沉默了良久,最終歎了口長氣:“累了吧,早些休息吧。”
陸枝枝點點頭,便回了房間。
翌日早上,陸枝枝收拾好,便擰著提前準備的東西去了學校。
趙老太太見她出門,問:“去看沈老師?”
陸枝枝點點頭。
“過年了,是該去看看,當初你在村小學教書,多虧了沈老師幫忙。”趙老太說著,又朝著趙母說道:“成禮他娘,你去成禮帶回來的那瓶酒拿過來,叫枝枝拎著。”
趙母有些不情願,“娘,那是藥酒,是成禮特地帶回來給我們補身子的!”
陸枝枝這時候也開口:“奶奶,不用了,沈老師不喝酒。”
趙老太這才又說:“那把家裏的茶帶一包,叫沈老師沒事的喝一喝也是好的。”
“不用。”陸枝枝趕緊拒接,“奶奶,你又不是不知道沈老師,你要真帶貴重的東西去,她肯定是不會要的。”
趙老太沒在多說,隻是說道:“那你替我給沈老師道一聲好。”
陸枝枝點點頭,便拎著東西出了門。
一路上,村裏不少人聚在村口,有些人甚至還端著碗。
“枝枝,聽說部隊上的人來了,還來了輛吉普車,要不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