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光夫妻對這份協議自然沒有任何意見。
他們一沒技術二沒特長三沒相關經驗,在我們這個二線城市能做一份月薪一萬的工作,還是管理崗,零投入高回報,未來還有可能擁有自己的實體,這跟天上掉餡餅也沒區別了。
簽完協議後,何明光夫妻就正式上崗了,成為了奔騰馬第六十六號店的店長。
由於事先已經溝通過,兩口子在工作當天就將自己的視頻賬號更名為「明光紅娟夫婦-奔騰馬店長」。
門店的人員配置標準是七人,其中三名收銀,兩名導購,兩名補貨。
何明光夫妻雖然是店長,但也不能不幹活幹坐著。
在這種店,店長隻是一種稱呼,並不具備什麼特權,兩人分別做起了導購和補貨的工作。
我特地抽出半天時間待在店裏觀察。
對於這兩口子的工作能力隻能說是平庸,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當然也有第一天工作沒有相關經驗的緣故。
呆了半天後,感覺不會有什麼差錯我才放心離開。
何明光夫妻可能也是在努力適應這份新工作,忙得顧不上,直到一周後,我才看到第一條更新。
視頻很短,不到一分鐘。
內容是何明光給貨架補貨的場景。
視頻應該是杜紅娟拍攝的,何明光全程沒有說話,隻是賠了一段文字:
「努力奔赴最好的生活。」
這段視頻的點讚量達到了三十萬,我分析原因是他們停更了一段時間,突然更新引發的效應。
評論區也很熱鬧,不少人都認出了他們。
「這不是明光紅娟夫婦嗎?怎麼去超市賣貨了?」
「上個視頻好像還是宣傳帶貨產品的,又轉行了?」
「臥槽,這不是奔騰馬的加盟店嗎?地址在哪裏?明天去打卡。」
「他們終於認清現實,踏踏實實工作,不吃網絡這碗飯了,我就說網紅不是那麼好當的。」
「樓上的懂什麼?這隻不過是換了個馬甲而已,網紅掙錢多快?不當網紅他還發什麼視頻?」
觀眾們議論得最多的,就是這夫妻倆身份的轉變。
不少人鼓勵他們,希望他們加油努力,過好未來的生活。
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對的,一些批評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有人指出何明光幹活不夠專業,給超市貨架補貨時動作有些粗暴。
尤其薯片這類易碎品,直接提著箱子就倒上去了,很容易把袋子裏的薯片擠碎,這樣做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
不過總的來說,這條更新還是很成功的,明光紅娟夫婦重新回歸到了眾人的視野中。
相信隻要操作得當,他們能夠保持一段時間的熱度。
如果他們能經營的很好,最後順利接手這家門店,同樣會給奔騰馬引來更多的加盟商。
這可比花錢做廣告宣傳更實惠也更具有信服力。
當晚閉店後,我約何明光夫妻倆出來吃夜宵。
首先關心了一番他們的生活,然後又鼓勵他們好好幹,必定大有所為,最後委婉的指出了他們在拍攝視頻過程中一些容易引發爭論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