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國國主的女兒,明麵上是藩屬國送去宗主國和親的王姬,實際上就是個隨時可能陪葬的貢女。
好消息是後宮佳麗無數的老皇帝並沒有選中我,所以他駕崩後我不用跟著活殉。
壞消息是老皇帝把我賞給了三皇子寧王,他登基後,我為他拚命誕下長子,卻至死都未得到任何名分。
那時的我還太年輕,沒有從別人的眼神中看到除禮讓之外的憐憫。
畢竟我所在的藩屬國再小,我也是國主唯二的女兒,除了偶爾煩惱如何跟淑嬪母女爭奪父王的寵愛,再不用為這錦衣玉食的人生發愁。
所以我從來沒想過,今年要送去宗主國的貢女會是我。
從大盛遠道而來的使臣冷眼怒斥父王,說南安國自父王繼位以來朝貢之物是一年比一年差,往年好歹還有年輕美麗的貢女可以交差,但這幾年的貢女身份越來越低微,竟然還拿平民女子充數。
“可是南安太小了,貧瘠之地舉全國之力,掏空國庫搜刮民脂民膏恐怕也無法讓大盛滿意。”
“皇帝不喜歡沒有見識不懂規矩的女人,早年送去南安貴族之女陸續失寵,近年的貢女都不得寵,無法為南安美言。”
但所有人都知道貢女的下場,左不過都是一個死字,又有誰家願意骨肉分離送女兒去死呢,南安能從民間搜羅出那些美女年年進貢已經很不容易了。
使臣冷笑道:“大盛的公主不知比你們南安的王姬金貴多少倍,然國家有需,曆代帝王皆曾下嫁公主和親,陛下也道區區南安小國人少物稀,故我等得陛下口諭,若能帶南安王女回京,則可免去今歲其它一應貢品貢女。”
我沒有看見貴為南安之主的父王跪坐於使臣下首,原本小心翼翼的表情因為這一句話而險些土崩瓦解。
我隻知道,自今年使臣抵達南安王宮後,父王這幾日的臉色都很難看。
王妃深夜突然召我和明柔兩位王女過去,下個月初使臣就要返回大盛了,依慣例各屬國都會舉辦隆重的宴會送別,南安王室也沒多少人,我等自然該出席充下場麵。
我原本以為王妃應該隻是想提醒我們在使臣麵前不要失了禮數給南安丟臉,故而並沒有太當回事,帶著我的侍女慢悠悠走到了王妃殿外。
卻見明柔早就到了,淑嬪陪在她身旁,隱約還能聽見她對明柔低聲說“莫怕莫怕”。
父王雖不像皇帝一樣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但後宮還是有好幾個的,不過隻有王妃生了世子,再就是淑嬪和我娘比較得寵生了我和明柔。
王妃地位穩固向來佛係,所以我們娘兒倆同淑嬪母女沒少掐,互相看不上對方的做派。
多大的人了還要親娘陪著走夜路,我當即朝明柔投去鄙夷的目光,邁開步子搶先進殿了。
明柔不服氣,要來追我,淑嬪死命拉著她,泣道:“你乖乖地聽為娘的話,咱們這次不跟她爭!”
王妃殿中坐在上方的還有父王,我立馬收斂起來,規規矩矩地行禮請安。
明柔還是磨磨蹭蹭地進來了,淑嬪不放心想跟隨她入殿,被內侍們攔住了。
父王的目光在我和明柔臉上來回掃視,又問王妃:“你覺得誰合適?”
王妃淡淡道:“您心裏不是早就有了人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