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校長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你是怎麼開展工作的?”
“不知道您說的是哪一方麵的工作呢?”我打了個哈欠,懶懶問道。
許是我第一次當麵反問他,校長竟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
“自然是你不尊重老教師,不管課堂紀律,”電話對麵的李小斌提示道。
“但周大明他有超雄......”
“對待學生要包容知道嗎?”校長不耐煩地打斷我。
我嗤笑一聲,“我是包容他啊,今天我讓他自由吼叫了一節課呢。”
校長見我油鹽不進,軟了語氣,“現在這個時候決不能節外生枝,你堅持完這陣子,我給你轉正!”
我還想再說些什麼,那邊已經掛了電話。
沒等我放下手機,微信就叮叮咚咚響個不停,原來是家長群炸了。
鄧佳佳爸爸:
“孩子回來說今天課上有同學大吵大鬧,影響他學習。”
高宇軒媽媽:
“現在可是小升初的關鍵時刻,某些家長要約束好自家孩子。@周大明媽媽”
周大明媽媽:
“我家孩子這是練嗓子呢,自家孩子學不進去還找一堆借口。@鄧佳佳爸爸@高宇軒媽媽”
周佳瑞媽媽:
“我家孩子也說太吵了學不進去,老師您怎麼說?@王老師”
李佳甜爸爸:
“甜甜說您這節課沒給他們答疑?@王老師”
“......”
滑到最後一條消息時,我忍不住笑了。
上一世我是四年級接手的這個班,當時他們的成績已經被霍霍地穩居全年級斷層倒一。
但這是我第一次當班主任,不想辜負學校和家長的信任。
因此我把學校當成家,為每個學生製定個性化學習計劃,自習課上更是挨個輔導答疑。
一開始還有人質疑這占用了學生的自學時間,但隨著我們班成績穩步提升,這種聲音也漸漸消失。
我以為這是以真心換真心,沒想到冰冷的現實卻狠狠給了我一耳光。
我拿起手機,飛快地編輯信息:
“根據校長的最新指示,我們對待同學要包容。”
“周大明同學雖然嗓門大了一點,但我們也要包容孩子的不同特點。”
“最後考慮到自習課應該讓孩子自己消化知識,我們的答疑暫時取消。”
消息一發,周大明媽媽更加得意:
“連校長都說這是我家孩子獨一無二的個性,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我看你們就是嫉妒我家兒子嗓門大、身體壯。”
從此,周大明在學校愈發肆無忌憚。
上課吼叫、騷擾同學變成常態,下課更是動輒毆打同學,先後氣走好幾個老師。
我不再像前世那樣,費勁心思在其他老師麵前說好話,冒著被打的危險教育周大明,安撫家長情緒。
課任老師被氣走那就上自習,周大明沒打出人命就當沒看見,家長詢問就說要包容。
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愛誰幹誰幹。
躺平擺爛後,我發現自己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
我利用這段時間學習鍛煉,那感覺簡直不要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