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沈耀之被抄家後,認識了他。
他漂亮又可憐,讓我心甘情願把一切奉上。
西北貧寒,我偷了我爹的十斤豬肉給他換了件襖子。
我被爹打個半死,可沈耀之溫柔地對我道謝。
“莫姑娘,沈某未來定會報答。”
我淪陷了,陪他從寒窗一路坎坷地讀上去。
後來他高中狀元。
皇帝問他有無婚配,他說未曾。
轉身就養起了他年少時的白月光。
從西北到京城的路很難走,可我想,也隻能到此為止了。
......
沈耀之已經很少回府裏吃飯了。
這也很正常。
他是殿試榜首,皇帝欽點的狀元郎。
策馬遊街時風光萬兩,進翰林院後更是萬眾矚目,忙得很。
他的貼身侍從青山傳信過來說,先生今天在宮內用餐。
翰林院事務繁多,這幾日都不回來了。
我看著桌子上豐盛的菜肴,思考了下怎麼處理。
這些都是沈耀之最喜歡的菜,是我親手做的。
醋溜白菜,香煎雞翅......還有滿滿三斤的豬頭肉。
是我用了爹爹那裏拿的最好的豬肉,親手切下來的。一塊塊肥瘦相間,蘸醬油吃最好吃。
沈耀之不來,真是浪費了。
我喊上府內熟悉的幾個侍女,叫上青山一起來吃飯。飯菜做得多,今天不吃就浪費了。
“初來京城,這邊的飯菜應該吃不太習慣吧。”
我看著青山大口吃飯,有點心疼。
他年紀小,可以算是我半個弟弟。
青山是給沈耀之找的書童。跟我一樣,我們來自大西北,吃的是粗獷的羊肉牛肉。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比不上京城這邊貴人們的夥食精細。
青山看著滿滿一盆的豬頭肉,低下了頭。他嘗了兩口。紅了眼眶。
“夫人,其實......”
青山的表情有一些猶豫。
我放下碗筷看向他。
他支支吾吾地說:“夫人,沈先生其實不在宮裏。”
我安靜地看著他。
他低下頭,躲閃我的眼神。
“他在望春巷。”
我知道那裏,是東邊一條比較偏僻的胡同,跟皇城的方向是相反的。
沈耀之在那裏,說明他是專門去的,不是巧合。
那裏住著鄭佩玉,是沈耀之的青梅竹馬。
青山低下了頭,沒有再說什麼,我也沒有再說什麼。
一頓飯結束了,我收拾碗筷,看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
突然覺得,沒意思透了。
我跟沈耀之也是在這樣的一場雨中認識的。
當時,他還隻是個小小的書生,沒有官職,沒有家世背景。
有的隻是一身汙點。
沈家自從涉嫌貪墨案被抄家後,隻有沈耀之一個人因為在西北探親,僥幸逃脫牢獄。
京城回不去,沈耀之就留在了大西北。
背井離鄉,討生活不容易。
他找了個攤位,在攤位上賣自己的畫。
賣了三天都賣不出去。
畢竟我們鎮上都是一群大老粗,誰會專程買他的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