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著名語言學家,翻譯家,散文作家,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
王力先生的大名如雷貫耳,我讀本科時,古代漢語課用的教材就是王力的四卷本《古代漢語》。教我們這門課的老師趙遐秋,也是北大中文係畢業的,曾親炙王力先生門下。我每到上古代漢語課,開頭十多分鐘要抽查背誦,總是很緊張,生怕點到自己。但後來證明,這門課最受益。六十年過去了,我上學時翻爛了的《古代漢語》仍然包著書皮,珍藏在書架上,有時還會拿出來摩挲翻閱,想起當年上課的情形。
一生能有幾本書是百讀不厭的?王力《古代漢語》就是其中一種。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在北大中文係讀研究生,王力先生還健在,沒聽過先生的課,那時他已經不上課了,但感覺與王力先生很熟悉的。每天晚上在圖書館自習後,回29樓宿舍,那時可以穿過燕南園的,有時就會看到王力、林庚等老先生住屋的王力
燈光。這種感覺也就是學術氛圍吧:有大師和名家在,年輕人自己也好像挺來勁的。
王力先生指導的研究生曹寶麟,現在是著名書法家,那時他就住在我宿舍對過兒一間,有時我們也會聊起王力先生。後來我畢業了,留校任教,接觸王力先生的機會多了一些。曾有一兩回去他燕南園寓所拜訪,或者請教他老人家什麼問題。王力先生很是平和客氣,而我則有些誠惶誠恐。談過些什麼話都已經模糊了,似乎他曾對我的客家話口音有過興趣,而我印象深的則是他家牆上掛著一幅康有為寫的條幅。
那時王力先生的助手是張雙棣,和我是鄰居,都住北大南門21樓筒子樓。我剛讀過王力先生的散文集《龍蟲並雕齋瑣語》,曾建議張雙棣征求先生意見,把該書重新整理出版。那是王力先生1941年至1946年間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的小品文彙集,部分於1949年1月由上海觀察社結集出版。後來《王力文集》也收有《龍蟲並雕齋瑣語》,增加了一些篇劄,恐怕仍有遺珠。王力先生的散文善用平易、曉暢而又隱含寓意的筆觸描寫生活現象,傳達文史知識,是獨特有味的學者散文。
寫這篇短文時,我又找出《龍蟲並雕齋瑣語》翻閱,隨便翻到王力先生和沈從文先生商榷的文章《關於胡子的問題》,是答複沈從文在《從文物談談古人胡子的問題》文中對王力《邏輯和語言》一文的質疑。王力先生說:“我在《邏輯和語言》一文中,措詞有欠斟酌的地方……我和沈先生的分歧,就在刮胡子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古代的漢人是沒有刮胡子的風俗的,刮胡子都隻是特殊情況。”接著說自己的觀點和依據。結尾寫道:“沈先生主張從文物來證明古代文化,這一點應該肯定下來。至於怎樣證明才算合適,大家可以討論。我對於文物學是外行,需要向文物專家們學習許多東西,這裏所說的是否有當,還請沈先生指教。”現在讀了,感興趣的不隻是“胡子”問題,還在於討論問題的文字與風度,那種切磋商榷,溫文爾雅的感覺。對比一下當下某些動不動就惡語相向的文風,真感歎斯文安在?
我也曾想專門撰寫一篇文章來欣賞評論《龍蟲並雕齋瑣語》,可是材料收集闕如,未能如願。在撰寫《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時,論及1940年代“小品散文的多樣風致”,我才終於把王力的散文成就寫進去。這大概也是在現代文學史中第一次寫到作為文學家的王力先生:“學者型散文家王了一(王力)寫了一本《龍蟲並雕齋瑣語》,批評時政及社會習俗,能做到學問、趣味上的兩重統製,瑣事瑣議,設喻巧妙。作者有很深的中外文化上的修養,語言學家駕馭語言,樸雅的風格自備一格。”
王力先生,字了一,1900年生於廣西博白縣一個書香世家。在王先生少年時代,家境已敗落,高小畢業後即無力再讀中學。後在親友資助下到上海,先後就讀南方大學與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考入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受趙元任先生影響,走上研究語言學的道路。趙元任先生為其畢業論文所寫評語“言有易,言無難”,成為王力先生終生的座右銘。記得王瑤先生和我談話時,也曾引用過這句話,要求做學問重視實證,言之有據。我記得很牢。但當時還不知道此話係趙元任先生給王力的評語。
1927年,王力先生到法國巴黎大學留學,專攻實驗語音學,以《博白方音實驗錄》的論文獲博士學位。博白方言屬於客家話。客家人是漢唐以來躲避戰亂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其語言保留有中原古漢語的音韻,是中古音韻的活化石。據王力先生說,博白方言中所謂“新民話”,應該就是客家話,“新民”多自福建汀州來,或者從廣東嘉應州來。王力先生以此做博士論文,我感到有趣而且親切。我也是客家人。
1932年秋,王力先生歸國後即應聘到清華大學任教,1935年轉為教授。1938年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後,任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並創辦語言學係。1954年,中山大學語言學係並入北大,王先生北上燕園,自此耕耘於北大講壇,直至去世。
王力先生是大師級學者。1956年首次評定一級教授,全國共評出175名一級教授,包括文理科,北大最多,28名,中文係有4名,王力先生是其中之一。先生在語言學方麵的專著有40多種,內容幾乎涉及語言學各個領域,許多都具有開創性意義。王力先生主持並建設北大中文係語言學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語言學人才,在北大的就有唐作藩、郭錫良、何九盈、張雙棣等,他們也都成為知名學者,使北大的漢語史學科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