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中的紅四方麵軍主力在金家寨與紅二十五軍會合,鑒於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和第七十五師減員較大,總部決定撤銷第七十四師及第七十五師二二五團建製,剩餘人員全部補入紅四方麵軍各主力師。同時決定,第七十三師隨紅四方麵軍總部行動,第七十五師兩個相對完整的團擔負掩護主力轉移的任務。
這時,時間已進入十月,山區的早晚已有涼意。部隊一路往西,幾經輾轉返回到黃安以西的河口地區。這天午後,正在行軍中的隊伍迎頭與胡宗南部第一師四個團和第八十八師兩個團相遇。遭遇戰打了一天一夜,雖將敵擊潰並斃傷敵人兩千多人,但始終未能與對方脫離接觸。
翌日下午,增援的國民黨第二師加入戰鬥,情況十分嚴峻。紅二十五軍軍長蔡申熙臨危受命,率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擔負掩護主力西撤的任務。蔡申熙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北伐時因指揮果敢、勇猛頑強,先後擔任過北伐軍的營長和團長。大革命失敗後,他分別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並一度在中央軍委工作,後來還擔任過中共江西省委軍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紅十五軍軍長等職。
戰鬥至第二天上午,掩護部隊三麵被圍,情況十分危急。蔡申熙軍長親自走上前沿陣地,通過查看地形,組織兵力,搶占有利地形。國民黨軍憑借重機槍和山炮的掩護,成群結隊擁上紅軍剛剛占領的陣地。蔡軍長臨危不懼,先後組織部隊打退敵人七八次進攻。
雙方相持到中午。這時的蔡軍長已經一天一夜沒吃飯,也沒有合眼。警衛班的戰士們趁著槍聲停止的間隙,強拉苦勸地把他拉進工事,讓他吃飯。可剛端起飯碗,山下的槍聲又響了。蔡申熙扔下飯碗就往山岡上跑,邊跑邊命令:“特務隊跟我來,各團戰士進入陣地。”
蔡申熙在陣地上沉著指揮,警衛員見敵人快撲到跟前,幾次要拉他退下火線。蔡申熙都堅決拒絕了。在戰鬥間隙,他跟參謀和警衛人員說:“隊伍還沒全部撤到安全地帶,我還不能走!”
黃昏時,蔡申熙軍長帶隊實施陣地前反衝鋒,敵人做夢也沒有想到幾乎已經彈盡糧絕的紅軍還能組織衝鋒,一時間陣腳大亂,慌作一團,國民黨副師長柏天民在逃跑時被紅軍擊傷。
也就是在這次衝鋒中,蔡申熙的小腹被擊中,子彈擊中腰背,蔡申熙摔倒在地。很快他又咬著牙站了起來,用手捂住流血不止的傷口,命令部隊停止追擊,即刻返回陣地。
戰士們用擔架把他抬到陣地上。這時,重新糾集在一起的敵人又開始了進攻。蔡申熙躺在擔架上,用已經含混不清的湖南方言繼續指揮戰鬥。戰士們一邊高喊:“為蔡軍長報仇!”一邊將子彈射向敵人……
正在等蔡申熙開會的張國燾、徐向前,等來的卻是蔡申熙負傷的消息,兩人快馬加鞭趕到蔡申熙麵前。蔡申熙在疼痛中醒來,不知道是張國燾、徐向前二人到來,眼睛已經被疼痛折磨得難以睜開,依稀隻能看到眼縫中晶瑩的淚花,他以為過來的是醫生,聲音微弱地說:“求求你們了,再,再給我一槍吧。”
看到蔡申熙痛不欲生的樣子,眼淚從徐向前的眼角奪眶而出,他握緊了雙拳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當蔡申熙知道麵前是張國燾、徐向前時,低聲說:“我恐怕不行了,我現在隻有一個要求,你們能答應我嗎?”
徐向前看著曾經一起戰鬥的戰友,眼眶早已濕潤,他哽咽著說:“有什麼要求,盡管說吧!”
蔡申熙斷斷續續地說:“我向……張主席……報告過,紅四……方麵軍現在……在鄂豫皖……待不下去了,必須……必須拚死……突過平漢線……跳到外圍……跳到外圍去……你們,你們……要想辦法把隊伍……帶出去……”
徐向前沒等蔡申熙說完,眼裏已經湧出淚水。他原以為蔡申熙會提個人要求,沒想到蔡申熙在彌留之際,擔心的還是紅軍的前途。徐向前再也控製不住自己壓抑已久的情緒,在蔡申熙的病床前淚如泉湧。
蔡申熙犧牲時年僅二十六歲,一位軍事天才就這樣英年早逝。十月的大別山,殘陽西下,晚霞似血……
徐向前後來在《曆史的回顧》一書中這樣寫道:蔡申熙同誌是紅二十五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對鄂豫皖紅軍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不僅具有戰略家的膽識和氣度,而且在曆次戰役戰鬥中機智果斷,勇猛頑強,因而在紅四方麵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犧牲,是紅四方麵軍的重大損失,大家都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