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嶇的山道上,剛剛從麻城撤下來的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正在向黃安方向急行。他們接到電報,要求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趕往黃安,保衛總部安全。
七十三師師長劉英、政委吳煥先滿頭大汗站在路邊,後麵兩個警衛戰士牽著他們的馬,他們知道不到萬不得已,總部不會使用“不惜一切代價”這樣的話。
吳煥先焦急地麵向行進中的戰士高喊:“同誌們都跟上……快跟上!”他心裏無比清楚,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麼重要,但是看到眼前這些小戰士已經十分疲憊的身影,他的內心又備受煎熬。
劉英對吳煥先說:“黃安外圍並沒有多少咱們的部隊,咱們必須盡快趕到。”
吳煥先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歎了一口氣,低聲地說:“戰士們都已十分疲憊,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繼而他轉身又深吸了一口氣,提起精神對著隊伍高喊:“同誌們,國民黨反動派已經逼近黃安城,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趕到黃安去保衛分局和總部首長,大家再加把勁!危急時刻,黃安需要我們,總部更需要我們!”
操著一口山東口音的劉英是濰坊人,他體格健壯,生性豪爽,自小練就了一身武功,每有閑暇,都喜歡和懂點武術的戰士切磋功夫,當時在西北軍便因聰明勇敢、麻利幹練而被提升為中尉排長。為了改造西北軍,提高戰鬥力,馮玉祥挑選了一些有前途的青年軍官,分別送到日本和蘇聯留學,劉英亦在被選拔之列,與郝鵬舉、胡運泰、李彙泉、李海、師哲等人一起被送入蘇聯基輔紅軍軍官學校學習。回國後隨張國燾被派到了鄂豫皖,他此時並不知道,就在他們奉命趕往黃安的時候,衛立煌的第六縱隊已在黃安城西的馮壽二、馮秀驛地區與紅軍外圍守城部隊激戰了一晝夜,前沿陣地幾易其手,雙方損失巨大。
劉英和吳煥先正說著話,一匹快馬從後麵追了上來,馬上的交通員看到劉英和吳煥先二人,一把勒住韁繩,翻身跳下馬來,舉手敬禮:“報告,總部命令。”
兩人還禮,吳煥先上前一步接過交通員從挎包裏拿出的命令,交通員敬禮後翻身上馬疾馳而去。警衛戰士從背包裏拿出精心保管的手電筒,站到吳煥先身邊。吳煥先低頭借著手電的光迅速看了一遍,沉痛地對劉英說:“曠繼勳軍長在霍邱保衛戰中身負重傷,總部命令由蔡申熙接任二十五軍軍長。”
劉英左手扯掉軍帽,重重地擊打了一下右手,感歎道:“唉,現在打的是個什麼鳥仗啊!這樣一味死守,死打硬拚,和敵人拚消耗,最終不人地兩失才怪呢!”
吳煥先立馬打斷他的話:“先別說這些,還是想想咱們到了以後該怎麼辦吧!這些經驗教訓等戰役結束後再好好分析總結吧。”
劉英無奈地搖搖頭說:“還能怎麼辦,隻能執行命令!”
二人不再說話,回身各自上馬。
七十三師在拂曉時分趕到黃安城外圍。眼見前方槍炮聲隆隆,劉英、吳煥先來不及讓戰士們休息,就直接組織部隊向敵人的左翼進行攻擊,企圖打亂敵人的進攻節奏。敵人似乎早有防範,一向並不怎麼經打的國民黨部隊顯示出少有的戰鬥力,第一次衝鋒未能得手。
一時間雙方陷入膠著狀態,直打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
黃安縣城紅四方麵總部內,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站在地圖前。
徐向前手指地圖焦急萬分地說:“國燾同誌,現在的形勢已非常嚴峻,敵衛立煌、胡宗南、徐庭瑤等已對黃安形成包圍之勢,敵陳繼承的第二縱隊也已經逼近七裏坪。敵人上有飛機,下有大炮,我軍傷亡很大。是該咱們下決心的時候了!”說完,直視著張國燾。
張國燾背著手在房間裏來回走了兩圈,停下來,轉向徐向前:“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徐向前聽他這麼一問,急忙說:“我建議,立即放棄黃安縣城,各部主力相機撤往七裏坪,集結後迅速往皖西方向運動,以最快的速度跳出敵人的包圍圈,擺脫敵人的糾纏。”
張國燾回頭看陳昌浩,問:“政委的意見呢?”
陳昌浩回答:“主席,我同意總指揮的意見,現在確實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張國燾長出了一口氣,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好吧,那就下命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