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仿佛是裝在袋子裏的水,隻要袋子的底線被戳了窟窿,裏麵的水便會一瀉千裏,不可收複。
曆史上的董卓本就是十足的野心家,裝水的袋子本就脆弱,此時陸淵拿著玉璽一捅,於是雄踞西涼的魔主提早蘇醒了。
“仙師來時,可說的是兩份大禮!”貪欲已經被玉璽勾起,董卓的眼睛裏泛著賊光,期待著陸淵能帶給他更多的好運。
當然,陸淵接下來的話,也沒有讓董卓失望。
“這第二份大禮,便是當今聖上的去處。”
此話更是在董卓和李儒心裏落下一道驚雷。
自古兵荒馬亂,護駕之功永遠是晉升高位的最有效直接的手段。
本以為這次倉促趕來,剩飯都不一定能吃上,誰知道這個道士竟然帶來了一頓大餐!
不過他們肯定想不到的是,即便沒有陸淵出來攪局,十常侍之亂的最終贏家還是他們自己。
曆史上陰差陽錯之下,最後還是讓董卓接到了少帝和陳留王,這也成了董卓進入洛陽之後最可靠的一項政治資本。
陸淵隻是讓董卓提早知道少帝的消息,順便把此事的首功扣在自己頭上。
“聖上安在?”董卓急不可耐的詢問。
“聖上與陳留王,被張讓段圭劫持,出了北門,一路往北邙山走,若是董公馬快,此時去追,尚且不晚。”
那董卓聽了這話哪裏還敢耽誤?
這時也不講究愛惜馬力了,隻要能接到皇帝,就算麾下這一千多匹戰馬都跑死了,那也是劃算買賣!
“仙師且在咱軍中稍駐!等咱辦了大事,再請仙師一同慶功!”
說罷就親自帶著五百騎兵先行北去,命李儒和騎都李蒙率領其餘部隊在後接應。
陸淵是想跟著董卓一起去的,然而他初來乍到,這種關乎對方核心利益的要求,他還不能提,隻是暗自有些擔心趙無傷。
李儒畢竟是漢末有名的智謀之士,做事要比董卓周全。
之前少許接觸,李儒已然認定陸淵必有大才,現在嶽丈正是用人之際,必須要將這道士徹底綁上西涼軍的戰車才是。
其實陸淵自己的情況自己清楚,真論大才,自己絕對算不上,就是靠著身邊每周刷新的現代物品,以及對當下曆史的少許了解,就在這洛陽城內外硬拐硬騙罷了。
陸淵現在重活一輩子,有的是逆流而上的勇氣,關鍵時候是不怕和人拚命的。
此時自己所缺的,漏船載酒的運氣,還需要跟著接下來三五年內,執天下牛耳的董太師去蹭。
“仙師今後如何打算?”
“貧道本就是被先帝強征入宮,如今此間事了,何妨回終南山潛心修道?”
“仙師莫要尋文優開心,憑仙師手段,想要出世,又何苦冒著風險淌洛陽這一灘渾水?”
“文優先生果然慧眼如炬,貧道不才,出山至今,無非是想日後混個國師當當,好教天下人傳我大道。”
“如此,仙師若蒙不棄,可否屈尊於嶽丈麾下?他日嶽丈騰達,必然不敢忘仙師相助之恩。”
“固所願,不敢請耳。”
至此,隨著李儒誠心邀請,陸淵已然成為董卓西涼軍的一份子。
......
半個時辰後,董卓親領的先鋒騎兵,終於在北邙山口追上了張讓率領的逃亡隊伍。
這隻北逃的隊伍混亂臃腫,一路哭嚎。
十常侍已經失去了對隊伍的控製,以至於這數千人,一直在北邙山口和穀水之間的小平津地段盲目的打轉。
如不是城內的袁術忙著搜刮皇宮內的寶貝,袁紹一心在永安宮裏挖玉璽,但凡有一路人馬追出來,他們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段圭手下還率領著數百內衛兵,作為蹇碩死後,宦官裏為數不多能掌握兵權的武太監,他自身卻沒有行軍打仗的本事。
看見董卓追來的兵少,並且一路跑馬很是疲憊,段圭竟然企圖縱兵掩殺。
他哪裏知道養尊處優的內衛,豈能是血海裏殺出的精良西軍的對手?
結果反而被董卓一次衝鋒擊潰軍陣,自己更是被一刀砍翻馬下,堂堂中常侍,落得個馬踏而死的下場。
負責押送和維持秩序的內衛被徹底消滅,幾千人的逃難隊伍邊徹底崩潰。
董卓剛才又是急行軍又是破陣殺敵,此時兵力已頹,隻好暫時後撤一段距離,等待李儒李蒙後軍趕到。
張讓此時已經走投無路,看著滾滾河水,哭嚎拜涕小皇帝和陳留王,接著便要投水而死,卻不料被一人拽住了胳膊。
那人一身小黃門宦官打扮,相貌卻十分清秀,尤其是長著一雙狐狸似的眼睛,舉手投足竟有一絲媚意。
張讓認得此人!
“是你?你怎麼在這裏?你大爺爺呢?”
此人正是和陸淵一同逃離出來的趙無傷。
陸淵本意是想讓無傷跟著自己一起去見董卓,然而趙無傷卻跟陸淵商議,既然陸淵判斷董卓和袁家不是一條心,那張讓段圭等人麵臨的局麵跟趙忠就完全不同。
換句話說,隻要陸淵成功贏得董卓的信任,和袁家站在對立麵,那董卓反而成了宦官們的天然的盟友。
讓宦官勢力繼續存在於洛陽城,對於製衡袁傀代表的士人集團是有利的。
當然,對於期望把東漢朝廷的水徹底攪渾,才好摸魚的陸淵而言更是有利。
於是二人決定兵分兩路,陸淵去見董卓,勾起董卓的野心。
趙無傷去找張讓,盡可能保留宦官勢力殘存的實力。
兩個人的行動都很危險,兩個人也都同樣選擇了把命賭在這裏。
兩隻螳螂想要靠著一己之力,撬動天下的局勢,不拚上性命怎麼行?
這邊趙無傷阻止了張讓自殺,另一邊董卓的後軍也在陸淵不斷的催促下迅速趕到了戰場和董卓彙合。
“文優,如何來的這般迅速?”董卓好奇發問。
“實在是嶽峙催促的緊!我等也是拚盡了馬力才追上嶽丈。”
董卓聽到女婿稱呼陸淵的表字嶽峙,而不是陸仙師,心下明白這是李儒給自己的暗示。
這位得道的高人,此時已經投入了自己的麾下!
董卓此時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看著緩緩打馬而來的陸淵哈哈大笑,高聲問道:“嶽峙!可是怕我獨吞了護駕之功?”
陸淵聽到董卓對自己改了稱呼表示親近,於是也說:“些許功勞,淵不放在心上,倉促趕來,卻是為了明公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