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被送到我宮中的時候,我正在忙著製作冰鎮綠豆湯。由於位分較低,我宮中分到的冰塊少得可憐,根本無法降低溫度,隻能用來煮些綠豆湯以解暑氣。
宣讀聖旨的劉公公因為天氣炎熱,不願多作停留,剛念完聖旨就迫不及待地想離開。
“恭喜江嬪娘娘,咱家還有要事在身,就不多留了。”他說完便要離去。
我微微福身,從手腕上取下一隻玉鐲遞給他:“勞煩劉公公了。”
劉公公見到玉鐲,眼中一亮,悄無聲息地收下後,低聲說道:“娘娘已晉升嬪位,又肩負撫育皇嗣的重任,內務府自會格外關照,稍後便命人送些冰塊過來。”
“多謝劉公公。”
等送走劉公公,貼身婢女小翠才憤憤不平地嘟囔起來:“這明擺著是欺負我們小主無權無勢!小主連自己的孩子都沒有,還要替別人養,還是個人人嫌棄的......”
“小翠!”我立刻製止道,“不懂規矩,退下!”
不遠處,站在奶娘身後的五皇子縮了縮身子,那雙如小鹿般的眼睛小心翼翼地看向我。
我盛了一碗綠豆湯,蹲下身子柔聲招呼他:“我煮了一個時辰的綠豆湯,甜甜的,你要不要嘗一嘗?”
他猶豫了一下,在奶娘的輕推下,才慢慢向我走來。然而,他並沒有接過綠豆湯,而是規規矩矩地向我行禮:“明軒拜見江嬪娘娘。”
聽到這話,我愣了一下,輕輕歎了一口氣。
一年前,我穿越到了齊國。
原身和我同名,叫蘇玉婷,是一個九品小官之女。
發現自己不僅穿越到了皇宮,而且是個地位最低的答應時,我心裏有些無奈,尤其是在沒有金手指的情況下,隻能安於現狀,在宮中混日子。
我住在臨月宮,當時這裏的主位是深得皇寵的雲嬪。因我容貌平平,對她構不成威脅,我們相處倒也和睦。
然而半個月前,雲嬪的父親因貪汙被滿門抄斬,雲嬪也被賜死。
在這偌大的後宮,一個妃子的死並不算什麼,然而她的兒子——五皇子李明軒,卻成了無人願接的燙手山芋。
宮中妃嬪們紛紛推諉,最終不知誰在皇帝麵前提及我與雲嬪同住,皇帝隨即下旨封我為江嬪,命我撫養年僅三歲的李明軒。
眼前這個隻有三歲的小皇子,因為懂得看人臉色,顯得格外讓人心疼。
穿越之前,我當了五年的幼師,照顧孩子對我來說是駕輕就熟的事。
我深吸一口氣,蹲下身子,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聽說明軒前幾天做了紙鳶,你真厲害,我都不會做呢,可以教教我嗎?”
與小孩子建立關係最快的方式莫過於誇獎,並讓他們當“老師”。
果然,李明軒原本緊繃的神情明顯放鬆下來,有些不確定地問道:“真的......真的嗎?”
“當然啦,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小的孩子就會做紙鳶呢,你願意教我嗎?”
“我願意!”
就這樣,我隻用了半天的時間,就贏得了李明軒的信任。到了晚上,他已經開始甜甜地喊我“江娘娘”了。
照顧一個三歲的小孩對我來說並不麻煩,甚至有些得心應手。
由於雲嬪之事,皇帝似乎對五皇子也有了芥蒂,把他交給我撫養後便再未過問。
宮中的妃嬪們也因此避我如蛇蠍。
沒有侍寢的壓力,也不需要參與宮鬥,還能無痛擁有“孩子”,我自然樂得輕鬆自在。
然而這種悠閑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
中秋宴上,皇後因飲酒過量,獨自在百菊園散步時突發心疾暈倒,幸好被想給我摘花的李明軒發現,他及時呼喚太監和宮女,救了皇後一命。
此事之後,皇後對我宮中賞賜了許多物品,皇帝在前朝也對李明軒讚賞有加。
一時間,宮中大小妃嬪紛紛前來拜訪,臨月宮的門檻幾乎要被踏破。
唯一的好處是,皇後見李明軒聰慧伶俐,特許他隨太子讀書識字。
然而這讀書識字,卻成了太子李明遠頻繁拜訪臨月宮的理由。
某個深夜,太子又一次抱著小被子以“怕黑”為由敲開了臨月宮的大門,我終於忍不住問出心中的疑惑:“殿下年紀尚小,為何不與皇後娘娘同住?”
李明遠的臉上閃過一絲失落,沉默了許久,才小聲說道:“母後......不喜歡我。”
雖不涉足宮鬥,我對宮中各嬪妃的底細卻了如指掌。皇後出身將門,是皇帝的發妻,曾與年輕時的皇帝相親相愛。據聞皇帝登基後,為了削弱她父兄的勢力,命他們出征,結果二人戰死沙場。家族敗落,皇後也因心傷染上了心疾。
我推測,皇後對皇帝的算計已心如死灰,對李明遠這個流著皇帝血脈的孩子也不免冷淡。
盡管不願卷入這些紛爭,但看到李明遠那小心翼翼的神情時,我還是不由得心軟。畢竟,他也不過是個五歲的孩子。
最終,李明遠歡天喜地地鑽進了我與李明軒的被窩。睡得迷迷糊糊的李明軒奶聲奶氣地問道:“是齊天大聖來了嗎?”
這幾日我給李明軒講的都是《西遊記》的故事,他最喜歡的便是齊天大聖。
“是太子哥哥。”我輕聲回答。
原以為李明遠半夜偷偷來我宮中的事皇後並不知曉,直到某日陪皇後散步時,她忽然開口:“我活不了多久了,太子很喜歡你,今後他便托付給你了。”
我一時惶恐,不明白她為何突然如此叮囑,猶豫了半晌才回道:“娘娘金枝玉葉,自會福壽綿長。”
皇後苦笑,自嘲道:“我早已無顏活在世上,父兄在九泉之下定會怨我。”
我對皇後的話摸不清頭緒。初冬的第一場雪剛落,皇後便一病不起,協理六宮之權迅速落到了最受寵的趙貴妃手中。
趙貴妃與皇後性情截然不同,善於籠絡人心。掌權後,她不僅免去了各宮妃嬪每日請安的禮節,還時常賞賜,今日送綢緞,明日給首飾,儼然新後的風範。自此,探望皇後的嬪妃們更是寥寥無幾。
唯有我每日帶著李明軒前去侍疾。
“你不必這麼做。”皇後淡淡道,“討好趙貴妃比討好我這個將死之人更有用處。”
“娘娘又在說胡話了。”我將溫熱的藥碗遞給李明遠,輕輕推了推他,“去服侍你母後喝藥。”
自皇後病重以來,我總是設法讓她與李明遠多些相處。我能感覺到,皇後並非不喜歡李明遠。倘若她所言非虛,時日無多,我希望她與李明遠之間少些遺憾。
趴在床邊的李明軒瞧著李明遠給皇後喂藥。皇後喝下最後一口湯藥時,他眼疾手快地擠開李明遠,奶聲奶氣地將手中的飴糖遞過去:“母後吃糖,這樣就不苦了!”
皇後眼角漾開了一絲笑意。待嬤嬤帶著兩個孩子去讀書後,她才溫聲對我道:“謝謝你。”
我將剛灌熱的湯婆子塞進她懷裏,輕聲道:“娘娘若是真心感激臣妾,那就快些好起來吧。”
年關將至,皇後的病情依舊未見好轉。年宴的籌備事宜自然落到了趙貴妃手中,一時之間,她風頭無兩,宮中嬪妃們紛紛前去巴結討好。
就在這期間,宮裏發生了一件大事。臘八那天,柳貴人誕下一位公主。小公主降生後,接連幾日的暴雪突然停了,連倚梅園的梅花也一夜之間齊放。這一奇景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祥瑞,尤其是在前不久,欽天監還為北方的雪災擔憂不已。小公主的誕生似乎正是上天賜下的福兆。
皇帝欣喜若狂,當即為小公主賜名“瑞昭”,寓意祥瑞昭彰。
李明軒得知自己有了妹妹後,興奮不已,天天纏著我問:“江娘娘,我已經集了五朵小紅花了,什麼時候能去看小皇妹呀?”
為了激勵李明軒好好讀書,我搬出了當年教幼兒園那套方法,設立了“小紅花獎勵製度”。我隨口搪塞道:“嘉華公主還沒滿月,不能見風,等她滿月了我們再去看她。”
其實,滿月之前也並非不能探望。但因為柳貴人身處柳妃的宮中,而柳妃與趙貴妃一派,我不願卷入這些是非,能拖一天是一天。
然而,瑞昭公主還未滿月,宮中就傳來了柳貴人暴斃的噩耗。按理,六宮事務現在是由趙貴妃主持,皇後不應插手。然而,柳貴人的貼身婢女春華卻連夜抱著尚在繈褓中的嘉華公主,跪在了皇後的坤寧宮外。
“求皇後娘娘救救小公主!為我小主討回公道!”春華哭喊著,引得守宮的宮女太監們紛紛側目。
當時我剛侍奉皇後入睡,聞聲趕來。春華滿麵淚痕,發髻淩亂,顯然是偷偷逃出柳妃宮。她一見到皇後,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哀求道:“求皇後娘娘救救小公主!”
嘉華公主在她懷中哭得撕心裂肺,我上前輕聲說道:“讓我抱吧。”將小公主抱入懷中輕拍安撫,嬰兒的哭聲漸漸止住。
皇後眉頭緊蹙,沉聲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春華哽咽著開口:“奴婢是柳貴人從府中帶入宮的丫鬟。小主身子一向康健,誕下小公主後也恢複得很好,太醫還說她體質異於常人,是長壽之相,絕無暴斃的可能。”
“那日,柳妃娘娘遣人送來藥膳,聲稱有助小主恢複。小主吃下後不久便腹痛如絞,奴婢急忙去請太醫,然而卻發現所有太醫都被召去了趙貴妃宮中,無人及時診治,小主最後被活活痛死!”
“奴婢的姐姐試圖去趙貴妃宮中求驗藥膳,卻被柳妃娘娘誣陷構陷,杖斃當場。”春華淚如雨下,“小主和姐姐接連慘死,奴婢怕下一個就輪到小公主,才不得不冒險求助皇後娘娘!求您為小公主主持公道!”
皇後沉默了片刻,終於冷冷開口:“本宮明白了。”她側頭吩咐身邊的嬤嬤:“傳趙貴妃與柳妃來見本宮。”
稍頓,她又補充道:“把皇上也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