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話,李豫給李隆基帶上了高帽。
李隆基在心底默念著李豫的話,“朕在一天,天下的百姓就心安一天,長安城的百姓也有多一天的盼頭!朕就是天下子民的信仰!”
對啊,他李隆基是誰,帶領子民走向大唐盛世的男人;是他發動政變,殺死了韋後一黨,還扳倒了政治強敵太平公主,結束了大唐自武周以來,女人幹政、亂政的局麵。
思及過往,李隆基心潮澎湃,仿佛又看見了當年英明神武的自己。
“朕不會有事,朕一定會好好的,不會讓安祿山這個叛賊得逞!”
一想到安祿山,李隆基心裏就恨得牙癢癢。
這個雜種胡人奴才,竟然利用自己對他的信任欺騙了自己,真是該死!
如今因為這個胡人,他堂堂的皇帝,竟然要離開長安逃亡偏於西隅劍南道!
憑什麼?!
就在李隆基憤怒之際,李豫一臉著急地說:“皇爺爺,此地不宜久留,孫兒這就送您離開!”
說著,李豫剛想放下車簾,他的手卻被李隆基抓住了。
李豫吃驚,“皇爺爺,還有何吩咐?”
李隆基看了楊貴妃一眼,神情嚴肅地說:“帶貴妃離開!”
楊貴妃聞言,美麗的臉龐上,露出震驚、傷心的神色,“三郎,您這是要拋棄妾身嗎?”
說完這句話,楊貴妃已然淚如雨下。
美人一落淚,李隆基就心疼。
就像此前他想要禦駕親征,親自抗擊叛軍一樣,楊貴妃一勸他就不去了。
李豫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裏也著急。
他很清楚,隻要楊貴妃還在李隆基身邊,這李隆基就難以保持清醒。
所以,這楊貴妃也留不得了!
古人說,紅顏禍水,有一定道理。
李豫咬咬牙,暗暗地握緊了手中的長刀。
“皇爺爺,天要亮了,您和貴妃一起走!長安城裏有孫兒就行。”
李隆基歎了一口氣,握住楊貴妃的手,對著李豫說:“是皇爺爺對不住你!保重!”
李豫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這是孫兒身為李唐皇室應該做的。”
天亮之前的黎明,是最黑暗的。
在黑暗中,最適合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就在馬車快要駛出城外時,又有一群人衝了出來,大喊:“皇帝要跑了,皇帝要拋棄我們了,攔住他!”
就這樣馬車沒行駛多遠,就被一群百姓再次憤怒地攔住。
本來隻有幾十個老百姓,在聽到喊聲後,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從屋子裏鑽了出來,紛紛加入攔截隊伍。
沒過一會兒,聞訊而來的老百姓,已經把馬車圍得水泄不通、寸步難行。
陳玄禮不停地嗬斥老百姓,讓他們後退,但是這些老百姓一個個都把生死拋在了腦後。
他們瞪著憤怒的眼,不停地逼近馬車,大聲地質問,皇帝為什麼拋下長安城、拋下長安城中的百萬百姓!
如果他們是叛賊,早就一個個人頭落地。
可是,他們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李隆基要是殺這些百姓,無異自掘墳墓,敗壞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聲譽。
所以,他隻能讓陳玄禮隻需要轟走他們就行,千萬不要殺人。
陳玄禮一個老兵頭,上陣殺敵他在行,可是和老百姓講道理,他有些欠缺。
嗬斥了半天,圍著馬車的百姓隻見多,不見少。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覆蓋在夜空中的烏雲也越來越少。
不到一個時辰,天就要亮了。
到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出來。
李隆基想走也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