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那舉刀老百姓的話,楊國忠唇角勾起冷笑。
多麼無知、愚蠢的賤民!
他身後的馬車,坐著的就是當今的陛下啊!
雖然是他楊國忠建議去劍南道(今四川),但是,他可沒有勉強陛下老人家。
反而是陛下自己親口說要去劍南道(今四川)避難,而且還不允許長安城的文武百官知道。
甚至皇城內許多的王爺、公主都不知道,陛下此時此刻要拋棄他們這些至親骨肉了!
更何況是長安城內,這些命如草芥的老百姓?
楊國忠充滿同情地看著眼前拿刀的男子,一字一頓,:“你們讓還是不讓?不讓開,老夫就讓身後的士兵把你們碎屍萬段!”
叛軍不日就要打到長安了,他得帶著陛下爭分奪秒地離開長安。
豈能因為這些命如草芥的百姓,而耽擱逃命的時機?
思及此處,眸中閃爍著跳動的火光,眸底蒸騰起殺氣。
拿刀的男子,似乎感覺到了楊國忠恐怖、低沉的氣場,下意識起身後退了幾步。
跟在他身後的上百名老百姓,自動讓開了一條小道。
楊國忠見此情景,滿意地笑了。
他勒緊馬繩,仰著高傲的頭顱,騎在馬上走過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
李豫騎著馬,在楊國忠的身後,冷眼看著眼前的這一切。
一切都在他的計劃當中。
六月的早晨,天氣還有些涼。
加之唐中期氣候變冷,所以一陣冷風吹過時,楊國忠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就在他發出縮脖子的動作的瞬間,一把刀橫空飛來,直直插入了楊國忠的胸口。
楊國忠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就看到自己胸口的衣服被染成了紅色。他的身體失去了重心,從馬上摔落,發出“撲通”一聲巨響。
“這樣棄百姓於不顧的官爺留了有何用!殺了他!”
人群中有人喊了這麼一句,於是幾百名百姓,蜂擁而上,在楊國忠身上瘋狂補刀!
不一會兒,楊國忠死得透透的。
負責守衛皇帝安危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忙指揮將士,把這些老百姓全部抓起,然後策馬到馬車旁,悄聲請示李隆基如何處置。
李隆基本來就心虛,所以也不忍責罰民變的老百姓,揮一揮手,讓陳玄禮把他們給放了。
“叛軍一旦攻入長安,等待他們的將是人災,朕不忍再加責罰,放了他們吧!”
昏聵多年的李隆基,在安史之亂後,一點點地找回了當年的理智。
他意識到自己犯了些錯誤。
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他老了,無力回天,隻求活著。
至於長安城的老百姓,就當他對不起他們吧!
馬車快速地駛過那些被五花大綁的老百姓麵前,他們低聲哭泣、哀嚎。
“陛下給你們俸祿,你們卻拋棄了長安,你們對得起陛下嗎!?”
“長安是我們的家啊,你們都走了,不要這個家了嗎?”
“老百姓何曾對不起你們啊!?”
聽到馬車外老百姓的哭喊,李隆基緩緩地閉上眼,拉住楊貴妃的手,歎氣連連。
“愛妃,你說,朕是不是錯了,不應該逃出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