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秋教授是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人文學家。1960年北京大學中文係畢業後,在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安徽大學等處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和教學。是中國儒林外史學會原會長、中國關漢卿研究會原副會長。1989年獲首屆全國高校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因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麵的突出貢獻,自1992年起就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出版《儒林外史》的專書18部,代表作有《儒林外史研究》《儒林外史會校會評本》《儒林外史黃小田評本》等。《儒林外史會校會評本》獲首屆(1978—1985年)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後擴充為《儒林外史彙校彙評本》),《儒林外史黃小田評本》獲首屆(1978—1986年)全國古籍優秀圖書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界著名學者張岱年教授評價李漢秋:“《外史》《紅樓》深解味,漢卿實甫真知音。”在政協還首編《新三字經》,首為“仁義禮智信”正名,首倡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傳統節日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