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流傳著一句俗語,長哥長嫂當爹娘。在部隊裏許多班長的嫂子,也像大哥大嫂一樣對待班裏戰友。
我當兵到部隊的第一天深夜,從大卡車往下跳,一位老兵說:這樣容易受傷。他背對著我,踩住車邊上的踏板,手抓住車廂上的掛鉤,一隻腳先著地,再放下另一隻腳。等我照著他的動作,跳到地上,雙腿站穩,他提著我的背包和旅行包,輕聲說:“陶正明,我叫劉永貴,是一班長。”
這就是我到軍營認識的第一個老兵,也是我的第一位班長,更是我成長進步的第一位引路人!
劉班長是河北省玉田縣蘇各莊人,入伍前在村裏當過多年黨支部書記。當兵時已二十四歲,改小了年齡才合格的。由於閱曆豐富,做思想工作很有一套,入伍半年就當上了一班長。我很幸運遇上他。他當了兩年我的班長,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和本領,終身忘不了這段戰友情,兄弟情。
劉班子比我早入伍三年,年齡大六歲。我們這一年兵分到一班共四人,分別來自河南、湖北、甘肅、四川,我讀過初中,算是有文化的,其餘三位是初小或文盲。
劉班長除了正課時間組織我們認真訓練外,業餘時間也幫助我們好好利用。
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有的同誌周末睡覺習慣不好,一次班務會,專門給我們開小灶,上了“如何睡覺”一課,他深入淺出,講得入情在理。人的一生,用來睡覺的時間大約占了三分之一,睡眠質量影響健康,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但是,又不能睡懶覺,“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個人怎麼度過早晨,將決定他如何度過一生。那些熱愛生活的人,大多是早睡早起的人,喜歡睡懶覺的,可能毀掉的卻是人生;也不要睡飽覺,有人飯飽就上床,這也是一種很傷身體的行為;不要睡情緒覺,有的人總喜歡把情緒帶到床上,心情不暢就用被子蒙著頭躺在床上生悶氣。不睡懶覺、飽覺、情緒覺,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更是對人生未來負責。
幾十年過去了,我聽進了劉班長的話,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劉班長還根據班裏同誌習慣,把周日安排得勞逸結合,精神物質雙受益。下午自由活動,上午三件事,學文化,寫家信,洗衣服。每件事情大約一個小時,中間休息十來分鐘。學習主要內容是精裝本毛選四卷,《解放軍文藝》或報紙。他把字典放在桌子中間,默讀,抄寫,認不著的字查字典,看不明白就互相詢問。記筆記多數用鉛筆,圓珠筆。班長要求筆記本要保存好,一段時間對比一下,看有沒有進步;寫家信可以給家裏人寫,也可以給其他熟人寫,寫了不一定郵寄,可以存起來,主要是提醒不要忘了親人,友人,懂得友誼和感恩,也可以鍛煉語言思維和組織能力。洗衣物督促大家要講衛生,把臟了的被套被單和衣祙拿出來洗晾曬幹淨,上下衣重點是四口:領口,袖口,褲口,褲角口,怎麼用洗衣粉,如何搓、涮水。大家按照班長教的方法,洗得又快又幹淨。自從用上了洗衣機,我有時還試用班長教的好辦法,因為這裏麵有劉班長的情和愛。
劉班長當兵四年,不知什麼原因提不了幹部。有天晚上他突然找我到菜地轉轉,邊看邊說:“陶正明,你當兵快滿二年,下半年我打算退伍,與你未過門的嫂子商量好了,因雙方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準備在部隊辦個結婚儀式,節約,簡單,她也想來部隊看看你們這些戰友。來了後,你帶班裏同誌到團招待所登記一間房子,買上幾張紅紙,你幫寫副對聯和三個“囍”字。晚上把排長,班長請來,再請幾個同誌來,你當證婚人。你同意不?”我說,你這樣信任我,請放心,我一定辦好!
對聯怎麼能最恰當地表達我們的心意,我們幾個人湊了好幾遍:王嫂嫂羞羞來軍營當新娘,劉班長心心盼威武生兵寶;橫幅:皆大歡迎。劉班長一聽,一拍大腿:“好,說到我的心坎上了”。
這是我第一次當證婚人,我怕說得不得體,改了好幾遍,給班長審閱,他說你講什麼我和你嫂子都愛聽!
嫂子來的第三天,就讓班長把班裏同誌的臟衣臟襪子臟被子輪流收過去,一天幾大盆,累得滿頭大汗。有天晚飯後我們又去新房看望嫂子,燈光下,嫂子坐在床邊,臉上紅撲撲的,我說,嫂子你比來的那時更美更漂亮,劉班長好福氣。嫂子說部隊飯菜好,你班長每頓打得那麼多,不吃完浪費怪可惜。石永東操著四川話說,今後我找老婆就找嫂子一樣的。大家哄堂大笑,嫂子低下頭輕聲說:“比我好的多的是,要好好地選一個。”
到了老兵退伍的日子,劉班長在名單裏。那幾天劉班長更忙碌,幫連隊幹這幹那,臨走那天晚上,連隊歡送退伍老兵會後,我作為一班長,提議班裏同誌再一塊坐坐,請劉班長給我們再傳傳經。大家圍坐在一起都哭了,好難受好難舍,我斷斷續續地說:“請老班長放心,也請各位戰友放心,我一定努力做劉永貴那樣的班長,把一班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