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城嶺位於北洋聯豐村,古代是黃(岩)臨(海)捷徑的關隘,清鹹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與民團在此曾經激戰。史料記載,太平軍曾二打黃岩。十一月一日,侍王李世賢進入台州,黃岩鎮總兵張清標、知縣李汝紹棄城而逃;六日,太平軍占領黃岩;縣衙刑書邵炳照得知太平軍守將徐鬆泉守軍少,函約四鄉民團攻城;十一日,縣城收複,數百太平軍從西門退出,奔逃途中被民團所殺,幾乎全軍覆沒;李世賢大怒,於十六日親率主力黑旗軍至義城嶺,擊潰烏岩盧錫疇民團和茅佘牟以南民團扼守的第一道防線,下午在稠樹嶺又衝破第二道防線,殺入嶺下的苦竹街,舊誌載當時苦竹街“林氏死者二十八人,村人死者六十餘人,避地死者十餘人,婦女殉節者不勝計”;十七日,太平軍殺入縣城,西橋(五洞橋)上血流成河,東門城下積屍無數,非常慘烈。每次與老嚴路過山下,他總會說起此戰事,我們都覺得應該去義城嶺走一趟。隻是,十多年間,幾多蹉跎,竟一直未能成行。直至那一年,當時在北洋鎮工作的前同事任利軍先生力薦我去看看義城嶺古道,說那裏楓樹很多,秋景很美。在他帶領下,我們領略了古道的爛漫秋色。那時秋已深,樹上楓葉已不多,一路風起葉落,踩著厚厚的落葉倒也很有韻律感,古道兩旁的楓樹果真很多,頗有氣勢,行走其間會有“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之慨歎,很憧憬著下一個秋季的到來。
那個周末,朋友說,我們看紅葉去吧。於是又想起了義城嶺,直奔而去,這是離黃岩城區最近的一條賞楓古道,尚鮮為人知,不似臨海茶遼,擁擠得如集市般,全然沒了當年邂逅時的驚豔。
從家裏出發,過胡村嶺隧道後沒幾分鐘就到聯豐村,前後不過半小時。聯豐村位於長潭水庫瑞岩溪濕地口,岸邊的小水杉已泛紅,倒影曆曆,靜美養眼,村人很熱忱。
經過村後的小溪,穿過一片正開花的枇杷林,我們開始進入古道。眼前兩棵高大火紅的杉樹直刺青天,似在歡迎每一位登山者。一路向上,太陽很給力。藍天白雲映襯下,古道兩旁的楓樹和大片竹林相伴,火紅或金黃的楓樹與翠竹相偎,陽光在林間斑駁著,葉片兒通透豔麗,深淺不一,移步換景,讓人流連不已。很喜歡魯迅先生的那句“楓葉如丹照嫩寒”,江南的秋不似北方,沒有蕭瑟之感,倒是豐滿瀲灩、溫暖和煦的,爛漫之外常有嫩綠、翠綠、黛綠相伴,給人以希望與欣然,很少會讓人產生濃厚的憂愁。行走在靜靜的古道,淡淡的楓香陣陣襲來,竹林婆娑;輕風徐徐,吹落幾片楓葉,葉片兒劃過空氣的聲音竟清晰可聞。有時,仰望空中翠綠、朱砂紅與豔黃交織的色彩,驚喜萬分,酸了脖子卻潤了心情,淡淡相思嫋嫋而起,那些曾經的往事在心頭蕩漾,輕輕地泛起些細微的漣漪。秋天的夢,也如這葉片兒,輕輕悄悄就劃過心間。
半山一廢棄路廊背後是一棵高大的楓樹,屋頂上積滿厚厚的落葉,陽光斑駁陸離,便傻傻地偎在樹下看光影變換。想起一傳說,說是唐玄宗時一位渴望愛情的宮女在一紅葉上題了首詩:“一片紅葉禦河邊,一種相思題葉箋。千秋佳話盧舍人,百年姻緣詩葉牽。”撿到紅葉的公子怦然心動,回一首:“紅葉無詩亦是詩,何來宮女再題詞。秋複秋兮紅葉在,片片紅葉惹秋思。”姻緣竟因紅葉成。感覺這紅葉不僅有色有香,還有情有意,情意隨心而動。喜歡魚玄機因楓而起的相思詩:“楓葉千枝複萬枝,江橋掩映暮帆裏。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淡淡而綿長的思念水一樣溫婉動人。引人思戀的紅葉也讓人想起曾經的刀光劍影,古道上尚存的幾棵高大楓樹,見證了南來北往旅人的喜怒哀樂之時,是否也見證了當年的金戈鐵馬和鄉人為保衛家鄉而灑下的鮮血?
路遇兩村人,見我們如此磨蹭,便好心告知,說是村長在嶺頭路廊裏做中飯,不快點上去誤了飯點就沒得吃了。也是,看看時間,到義城嶺頭五裏路,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卻走了兩小時,夠嗆!山上原本有個義城嶺頭村,現在基本都已移至山下,僅剩一兩戶。嶺頭路廊黃岩臨海各半,路廊裏早已人聲鼎沸,好多人在那兒吃飯。朋友在那一堆人裏尋著一熟人,熱情招呼我們一塊兒用餐。村長親自下廚,燒了一大桌子番薯、蘿卜、綠豆麵什麼的。我們看到番薯時已經口舌生津,忍不住就用手抓著吃了起來。村長看到後,趕緊又去炒了兩大盆青菜,拿來筷子和碗,讓我們多吃。後來發現,吃飯的人有好幾撥,全互不相識,村長隻帶了一撥人來,但是他們太熱情,燒的飯菜量很大,光番薯就燒了滿滿一大鍋,來了這麼多蹭飯的人也吃不完,估計再來十幾個人都沒問題,深深體會村長想發展本村旅遊事業的殷殷之心。陽光下這餐飯蹭得很開心,大哥卻很過意不去,我們便開導他,吃不了倒掉很可惜的,我們這是在幫助他們。說得他一臉無奈,搖搖頭,歎一聲“你們呀!”也是,他是一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人,這餐飯,卻破了他守了這麼多年的規矩。
村長說,這條古道共十裏長,黃岩臨海各五裏,以前很美的。老人們都稱這段路為十裏楓香路,一路楓樹茂密,後來都被砍了,臨海那一段已不存,黃岩的還基本保留著。鎮裏現在計劃著要開發了,大家一臉的興奮。
午飯後,告別村長與一眾興致勃勃的朋友,我們順溪沿山穀走。這是一段迥然於上山景致的古道。一路下行,溪水潺潺,行走在溪水與梯田之間,靜謐美好。偶見一兩棵楓樹點綴其中,山間的各類灌木在陽光下豔麗異常,高大的柿樹上結滿火紅的柿子,逆光下的茅草花兒晶瑩剔透,各色鳥兒們在枝丫間歡鬧不已,梯田裏稻稈垛垛,真的很享受這樣寧靜而溫暖的時光。
這樣的行走,走心、靜美如夢,憶起時的感覺亦如詩:“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影;一道水,一座橋,一支櫓聲;一林鬆,一叢竹,紅葉紛紛;豔色的田野,豔色的秋景,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義城古道,紅葉紛紛,景隨情轉;沉醉,歡喜,默然於心,甚好!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