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漪有容人之量,倒有點當家主母的氣度。陰差陽錯,這個兒媳婦,似乎還選對了。
王妃略一沉呤,便淡淡地說,“紅袖和添香這事,暫且先放一放。我先帶你進宮,給太後和太妃敬茶吧。”
世子大婚,進宮給皇祖母太後敬茶,是皇家規矩。太妃是梁王生母,也是世子嫡親的祖母,這杯茶也是要敬的。
盡管世子的婚事辦得荒腔走板,該走的程序,還得走。
冷清漪感到了壓力,但還是躬身應答,“是!”
王妃吩咐雨荷,“去,告訴世子,用過早餐就過來。帶著世子夫人一起進宮,給太後和太妃敬茶。”
雨荷很快就回來了。
進門就說,“啟稟王妃,世子身子不適,據說是染了風寒,不能進宮。”
王妃一怔,“病了,這麼巧?”
“奴婢沒有見到世子,是世子跟前的小廝,墨硯出來轉告的。”
王妃心裏跟明-鏡似的。
兒子的身體壯得能打死一頭牛,所謂身體不適,染了風寒,不過是兒子信口胡謅出來的借口。
進宮給太後太妃敬茶,世子不肯露麵,冷清漪這個世子夫人就尷尬了。
正氣得不行,卻聽冷清漪說,“世子既然病了,就讓他在府裏好好養著吧。進宮奉茶,有母妃陪著,想必也不算太過失禮。”
這孩子,懂事得令人心疼。
王妃不禁長歎,“清兒,真是太委屈你了。”
冷清漪搖頭,“有王爺和母妃疼愛,清漪不委屈。”
不過,坐上去皇宮的馬車,冷清漪心裏還是莫名地感到有些不安。
前世她以丞相夫人的身份,到皇宮向太後和皇後請過安,對淑和太妃卻十分陌生。
她隱約聽人提過一嘴,說淑和太妃曾經隻是個地位卑賤的宮女,在禦花園意外被先皇臨幸,懷上龍胎,才被冊封為貴人。
先下皇子後,她便被扔在棠梨宮,不再被寵。
先皇過世時,她也隻是個嬪,在宮中的存在感一直很低。
她生下的皇子長大後,出府另居,被封為梁王。
梁王跟她一樣,在大齊也是默默無聞地存在。除了皇家大典,幾乎沒有人會想起,皇家還有這麼一對母子。
先皇薨逝,有皇子的妃嬪是可以出宮跟兒子同住,接受兒子奉養的。隻是不知道為什麼,淑和太妃竟一直住在宮裏。
馬車轆轆,前麵就是皇宮了。
下車換了一頂暖轎,不多時,便來到太後居住的慈寧宮。
早有宮女迎上來,低聲說,“你們來得正好,太後和淑和太妃正說梁王和世子呢。”
王妃一怔,“太妃也在這裏,這麼巧?”
宮女含笑不語,直接進殿稟報去了。
片刻後,宮女已經出來,笑吟吟地說,“太後請王妃和世子夫人進去呢。”
太後近來感覺悶,宮裏的老太妃們,不時便會來慈寧宮陪她說會子閑話解悶。
淑和太妃今日來得早,太後的臉上,便帶著一絲倦意。
淑和太妃所生的梁王,在先帝的十幾個兒子中,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生個世子也是個不務正業,不求上進的那種。所以,麵對淑和太妃喋喋不休地抱怨,太後便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見王妃和冷清漪進殿,太後不禁笑道:“錦兒,正跟你婆婆說你呢,可巧你就來了”
“臣婦見過太後,見過太妃!”
“清漪見過太後,太妃!”
“起來吧。”
太後的眼裏閃過一絲詫異,“錦兒這是帶新婦進宮奉茶來了,可怎麼不見世子呢?”
王妃陪笑說,“燁兒不小心染了風寒,怕太後和太妃過了病氣。所以,我便讓他在府裏好生養著,不許出來。”
“是真病了不能進宮,還是不敢來見本宮?”
淑和太妃滿頭珠翠,已近六十的高齡,衣衫仍是明豔的碧青色。當著太後的麵,說話仍是夾槍帶棒,尖酸刻薄之極。
太妃這種說話的方式,王妃早習慣了。
她沒有生氣,隻不動聲色地說,“燁兒一向跟太妃親近,若不是病得不輕,怎麼會放棄進宮給太後、太妃請安的機會。”
梁王在朝中沒有話語權,連帶世子也不受待見。想要進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騙人的鬼話,哄三歲小孩子還差不多。”
太妃氣呼呼地說,“如此信口雌黃,你眼裏還有太後嗎?”
王妃嚴重懷疑,太妃已經老糊塗了。
自己可是她的兒媳婦,自己這個王妃真得罪了太後,豈不是給王府招禍。梁王是她唯一的兒子,真出事,對她有什麼好處。
不過,她還是跪了下去,“太妃生氣,自是兒媳的不是。太妃若是氣壞了身子,兒媳如何擔當得起。”
太後長歎,“錦兒,大齊以孝治天下,你婆婆年紀大了,你就多包容些吧。”
“太後教訓的是,臣婦知道了。”
王妃低眉順眼,小聲說,“臣婦今日,是帶新婦進宮,給太後和太妃奉茶來了。”
太妃卻冷冷地說,“婉兒呢,你把她怎麼樣啦?”
“婉兒是母妃的侄孫女,錦兒一直好生照顧著。”
王妃回答得十分小心,“有請母妃放心,婉兒在王府的一應生活起居,跟府中小姐並無二致。”
“你應該知道,本宮問的並不是這個。”
太妃在鼻孔裏冷哼一聲,“燁兒娶了冷家小姐,婉兒怎麼辦?”
“可是......”
王妃困難地說,“燁兒一直拿婉兒當親妹妹,牛不吃草強按頭,我這個當母妃的,總不能逼他吧。”
“不要以為,本宮住在皇宮,就是聾子,瞎子,你們做的那些個醃臢事,本宮都知道了。”
太妃提高了音量,“你們嫌棄婉兒的家世,我還以為,你們會找哪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沒想到啊沒想到,堂堂王府,居然隻娶了個巡撫千金。更可笑的是,洞房的時候才發現,新娘子抬錯了。你們這麼做,皇家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這事隻是個意外,誰也不想的。”
王妃的神情仍是淡淡的,“即便是抬錯了人,新娘子也是巡撫家的嫡女。我跟王爺都覺得,清漪配得上世子夫人的身份。”
她現在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幾乎是想也沒想,便挺身站出來護著她。
太妃卻仍不解氣,“現在梁王府都成了京城人眼裏的笑料了,你這個當家主母,還好意思在這裏說嘴。”
當著太後的麵,王妃仍選擇了忍氣吞聲,“事情已經發生,將錯就錯,把影響降到最低,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冷家送錯新娘子,有錯在先。馬上退婚,把新娘子送回冷家,才是明智之舉。”
淑和太妃倏地轉身,“太後,我娘家侄孫女周婉兒,性情溫婉和順,人品端正,模樣也長得好。還請太後下懿旨,讓燁兒娶婉兒為世子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