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修鶴張嘴要說些什麼,沈涵芝不帶喘氣地繼續往下裝:“修鶴哥哥,我也相信你當真心裏隻有我。可是,若我就這麼入了侯府,外人隻會以為是修鶴哥哥逼迫我,怕是以後京城都要傳修鶴哥哥寵妾滅妻了。我,我舍不得修鶴哥哥被人如此詬病。”說著,沈涵芝的眼淚啪嗒啪嗒就往下落。
美人落淚,我見猶憐。
人總是會對弱者產生同情心,尤其這個弱者還是美人。
頓時人群議論紛紛,還有甚者都沒有聽見沈涵芝說了什麼,隻能看見沈涵芝落淚,再加上前幾日李修鶴鬧得那樣難看,更是心疼沈涵芝。
而李修鶴像是聽不見身後的議論聲似的,聽沈涵芝這麼說,原先還有些不滿的心又放回了原處,甚至自動將昨日沈涵芝命人潑了他一身泔水歸為沈涵芝還在氣頭上。他就說嘛,沈涵芝一介弱女子怎麼可能掙脫得了情蠱的控製。
隻要沈涵芝還對他死心塌地,待進門之後,拿捏沈涵芝豈不是易如反掌?
這麼想著,李修鶴也揚起笑容:“隻要能娶到涵芝,我背些罵名又何妨?”聞言,沈涵芝都快吐了,她倒是對李修鶴多了幾分佩服:這樣厚的臉皮,她可做不到。
“不行!修鶴哥哥這麼好的人不能被罵。”沈涵芝拿帕子掖了掖眼角,“修鶴哥哥,若是真心想娶涵芝,不妨稍微等等,待我們兩家再商量出一個兩全的法子,如何?”李修鶴一想,反正有三皇子在朝堂上托著底,他和沈涵芝的婚約就解除不了,再加上沈涵芝的態度已經緩和,左右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李修鶴也作出一副眼含熱淚的姿態:“涵芝,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修鶴哥哥,隻要能嫁給你,再久我也願意等。”沈涵芝快裝不下去了,她懷疑自己快把今天的早膳給吐了出來。
好在李修鶴離開了,隻留下看熱鬧的人群。
人群都在扼腕,沈涵芝好好一姑娘,在經曆了大婚的奇恥大辱後,居然還對李修鶴癡心不改,沈太傅有這麼個女兒真是造孽啊。
而被群眾扼腕歎息的主角一轉身臉就垮了下來,被自己和李修鶴惡心得夠嗆,沈涵芝一連深吸了好幾口氣才緩過神來,快步回了前廳。
有人將沈涵芝方才說的話對前廳裏另外三位主子學了一遍,恰好沈涵芝進來,沈母打量了一下沈涵芝,目露揶揄:“舍不得李修鶴被人詬病?”沈涵芝一噎,隨即無奈道:“娘!”
“涵芝這一出倒是演的不錯,他李修鶴與涵芝畢竟是聖上下的旨意,若是他要強娶,我們也不能抗旨不尊。如今緩兵之計,能拖則拖是最好的。”沈父讚許地看著沈涵芝,沈涵芝得意地對著沈父眨了眨眼睛。
可下一瞬沈父又擔憂起來:“隻不過也無法拖延太久,涵芝,辰王拜托你的那件事情,你有把握嗎?”
沈涵芝沉吟道:“不敢說十成,但如果李修鶴對我放下戒心,我有七成把握。”
她對鎮國侯府太熟悉來了,包括李修鶴的書房。雖然前世每次都隻是送餐食,但李修鶴偶爾會想著她身後的沈太傅還有點用處,也會同她假惺惺地演戲,作出一副紅袖添香的兩情繾綣模樣。
偏她那個時候還傻兮兮地為李修鶴磨墨。
雖然不能確保李修鶴的書房哪裏不對勁,但對勁的地方她還是知道的。
聽沈涵芝這麼有把握,全家人懸到嗓子眼的心緩緩落下幾分,沈母沒好氣掐了一下沈涵芝的胳膊:“你個冤家,你有沒有想過辰王不兌現承諾該如何?”沈涵芝握住沈母的手,注視著沈母那張風華依舊的臉龐,眼前似有些模糊。
有多久沒再見過母親如此鮮活的樣子呢?
上一世最後一次見麵,是冷如霜為了羞辱她,帶她去了關押沈家人的天牢。那時的沈母頭發散亂,麵容枯槁,整個人瘦到皮包骨頭,唯獨見到她時,那雙滿是慈愛與痛心的眼睛從未變過。
“娘,放心吧,辰王可比李修鶴那廝守信用多了。”沈涵芝不知道是在安慰沈母,還是在給自己吃定心丸,聽得沈家兩位男子眉頭直皺。
顯然在沒有任何利益關係的牽扯下,單憑一個口頭承諾太過於單薄。
與沈府稍顯凝重的氣氛不同,李修鶴可謂是放下了心裏的一塊大石,回到鎮國侯府都是帶著風的。
一回到侯府,老夫人就迫不及待見了李修鶴,見麵第一句就是:“怎麼樣,沈涵芝那死妮子答應沒有啊?”李修鶴相當自得:“娘,您兒子出馬哪有不成的事呢?您就放心吧,等沈涵芝進門了,好好給她立立規矩就行。”
聞言,老夫人冷哼一聲:“要不是看她的嫁妝豐厚,家世也還算不錯,我才不會讓她進我們侯府的門。”“娘,現在京城裏您兒子的名聲都不太好聽了。這樣吧,您聽我的,到時候再和沈家商量的時候態度好些,好好道個歉,也能讓您兒子少背點罵名不是?”李修鶴想起方才沈府門口沈涵芝的一番話,覺得自己好歹也是世代簪纓,怎麼也不能讓自己背這麼大的罵名。
不說還好,一說老夫人簡直就來火:“還沒進門就讓婆婆給她道歉?這要是進門了還得了!”
“娘!”李修鶴有些不耐,“為了兒子的前途,這點犧牲都不行嗎?說了等沈涵芝進門後,您想怎樣都行。”
一聽關乎到李修鶴的前程,老夫人這才不情不願地應承下來。
安撫好老夫人,李修鶴迫不及待地去了冷如霜的院子。
冷如霜倒是很開心的模樣,隻不過給他奉茶的時候被李修鶴不小心發現了手上的紅痕,急急忙忙地把手藏到身後:“夫君莫看......”
李修鶴心疼地將冷如霜柔嫩的雙手拉過來,放在掌心裏捂熱:“她是我的娘,也是你的姨母,這幾日隻是被沈涵芝氣昏了頭,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你且多些忍忍。”